(原标题:华友钴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23% 海外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在产能过剩与库存压力持续、锂盐材料价格下行的双重挤压下,锂电产业链三季度业绩分化,而部分企业在逆境中仍实现增长。
近日华友钴业(603799)披露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10.91亿元,同比增长4.88%;归母净利润30.13亿元,同比增长0.1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7.46亿元,同比增长0.29%;归母净利润9.28亿元,同比增长23.37%。
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以铜钴开采冶炼业务起家,当前拥有从钴镍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构建了集上游资源开发、中游有色精炼、下游锂电材料研发制造的锂电一体化发展格局。
华友钴业在三季报中表示,第三季度营收增长主要依赖产品销量的增加,其中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均同比增长。
分业务来看,华友钴业前三季度前驱体出货9.3万吨左右(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40%,其中第三季度出货近4万吨,环比增速超30%;正极材料出货7.1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3%,其中第三季度出货2.5万吨左右,环比基本持平。
东吴证券研究所预计,华友钴业2023年有望前驱体出货13-15万吨,同比增长60%-70%,2024年预计维持50%以上增速;预计2023年正极出货10万吨左右,同增约10%。
与此同时,华友钴业海内外布局的项目逐渐释放产能,或也对三季度业绩产生部分正向效应。海外方面,据公司此前公告,自3月份起,华友钴业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逐渐释放产能,截至2023年9月末已达80%利用率。广西配套锂盐项目正在抓紧达产达标,预计四季度实现出货。
华友钴业印尼镍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三季度镍冶炼出货预计超2万吨。其中,华越6万吨湿法项目满产,单月产能超设计产能40%以上;华飞12万吨湿法冶炼项目于6月投料试产,预计年内将全部投产;华山12万吨湿法冶炼项目和Pomalaa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
在新能源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今年华友钴业已经在日本、韩国、印尼、匈牙利等地签订新的业务订单或拓展现有业务范围,围绕锂电材料布局一体化产业链。
今年4月,华友钴业与LG化学等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韩国投资设立电池材料生产工厂;5月与POSCOFUTUREM等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计划在韩国投资设立电池材料硫酸镍精炼及前驱体生产工厂;6月拟投资12.78亿欧元在匈牙利建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正极项目;7月,拟出资2亿美元在印尼合资建设华翔精炼年产5万吨镍金属量硫酸镍项目。
此外,华友钴业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主要受金属价格下跌影响较多。从行业来看,三季度钴价仍处于下降通道,不过跌势已有放缓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1#钴27.3万元/吨,较去年57.8万元/吨的高点已逾腰斩,较年内32.85万元/吨高点下降16.89%。
在三季度钴产品价格企稳的情况下,华友钴业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0.18亿元,环比下降8.92%,减值损失对业绩产生的压力有所缓解。
其他原材料价格方面,三季度硫酸钴均价达到4万元/吨,环比增长7%;LME铜均价8401美元/吨,环比小幅下降0.93%。三元材料也有小幅下跌,三元前躯体523均价8.27万元/吨,环比下降3.92%;三元正极811均价24.31万元/吨,环比下降12.18%。
浙商证券研报分析,在电池产业链上,电池厂库存目前已处于低位,在当前锂电材料价格处于下行通道时,企业补库积极性较弱。展望后续,随着锂电材料价格不断筑底,有望迎来新一轮补库,产业链盈利有望随之稳定。
10月26日,华友钴业还公布了公司回购股份进展。截至今年10月26日,华友钴业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203.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0%,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39.49元/股,最低价为33.98元/股,交易总金额为4.42亿元(不含交易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