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造船业承接全球新船接单量“三连冠” 行业迎来上行周期)
财联社 (北京,记者 李佳佳)讯,近日,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发布了2021年初步统计数据,中国新船承接2280万修正总吨(CGT),以近5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从2019年起实现了全球接单量的“三连冠”。12月28日,中船系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进行资产重组。
分析人士指出,根据造船业订单和业绩数据判断,造船业行业拐点已至。中船集团此举意味着解决同业竞争计划揭开了序幕,其他上市公司有望跟进。根据造船业周期的滞后性,可以预测船舶制造行业在2023年即将迎来新一轮业绩爆发。
一改前期行业增收不增利 有船企订单创建厂48年记录
目前造船市场回暖已经在订单量与船价上有所体现。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中国承接新船订单2240万修正总吨,已经远超韩国全年1735万修正总吨,确定了2021年全年新船订单总量第一名的位置。全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增长182.6%,手持船舶订单同比增长35.9%,75家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一改前期行业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造船行业业绩拐点初步显现。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船舶出口357艘、金额122.8937亿元,以金额计,同比增长5.6%。今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出口船舶4368艘,金额1285.1962亿元,虽然出口船舶数量同比下降11.9%,但金额同比增长18%。从具体出口的船舶类型来看,今年11月,液货船出口17艘,金额62.6697亿元,艘数同比增长41.7%,金额同比增长116.4%。1~11月,我国液货船出口达129艘,同比增长37.2%,金额达334.8868亿元,同比增长37.5%。
1月4日,中船系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第四艘15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达飞·阿波罗”号在上海命名交付。这是沪东中华2022年交付的第一艘船,全面开启了2022年完工交船20艘、营收超200亿的生产经营新征程。
中船系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2021年全年新接船舶订单35艘、金额超百亿,实现年度接单计划的205.88%,不仅超额完成中国船舶集团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更是创造了中船澄西建厂4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物流与航运形势”经济论坛上表示,目前全球在运营集装箱海运运力达2400万TEU,集装箱达到4800万TEU。当前大量资金正在被投入到造船业,目前广州的造船企业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船箱平衡问题预计在2023年到2024年会得到较大缓解。
某中船系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海运景气度回升,将进一步利好船舶企业订单释放空间。中国船舶集团内各业务顶层优化布局,将强化各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带动公司业绩提升。
“中国神船”:解决同业竞争揭开序幕
12月28日,中国船舶(600150.SH)和中国动力(600482.SH)发布公告,为规范中国船舶集团下属柴油机业务同业竞争,中国动力拟与中船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中船科技(600072.SH)也发布了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中船海装、中船风电发展、新疆海为、洛阳双瑞、凌久电气部分或全部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
中国动力同日公告,中国船舶集团正在筹划公司、中船工业集团与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事项,用于出资的标的资产为交易各方所持的中船动力集团、中国船柴、陕柴重工和河柴重工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国动力将持有合资公司控股权。股权结构方面,天眼查显示,中国船柴、陕柴重工为中国动力全资子公司,河柴重工由中国动力持股98.26%,中船动力集团由中国船舶持股63.77%,中船工业集团持股36.23%。
中国船舶集团被称为“中国神船”,由南北船合并而成,旗下九家上市分别为中国船舶(600150.SH)、中船应急(300527.SZ)、中船汉光(300847.SZ)、中船科技(600072.SH)、中船防务(600685.SH)、久之洋(300516.SZ)、中国重工(601989.SH)、中国动力(600482.SH)、中国海防(600764.SH)。
九家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业务重叠,北船已按照“分板块上市”思路打造出三大专业资产整合平台——中国重工(海洋装备总装平台)、中国动力(综合动力平台)、中国海防(海洋信息及船舶电子平台),旗下还拥有中国应急(应急交通装备)、久之洋(光电装备)两大上市公司;南船3家上市公司也按照业务板块进行了整合,中国船舶(船舶总装上市平台),中船防务(船舶动力上市平台),中船科技(高科技资产上市平台)。
安信军工分析师温肇东表示,本次中国动力、中国船舶设立合资公司,开启了中船集团解决同业竞争、开展重组的序幕,后期,为了解决中船集团旗下船厂资产同业竞争等问题,中船集团有望进一步出台方案。
温肇东还表示,船舶行业资产证券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的最后一年。各军工集团均提出要加快推进实施三年行动改革任务,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是其中的关键任务之一。温肇东认为,本次中船科技发行股份并收购中船集团旗下海上风电等相关资产,表明中船集团在国企改革及资产证券化方面已开始有所行动,未来中船集团相关资产的改革有望进一步加速。
军工行业私募投资人士表示,2011年左右,是上一次周期性的新船交付完工量高峰,新船替代老船而催生的造船高峰还要10-20年才能够到来。主要受全球疫情的影响,航运市场在本年度迎来了大爆发。根据造船业周期的滞后性,可以预测船舶制造行业在2023年即将迎来一轮业绩爆发,船舶制造已经迎来上行周期。
上述私募人士还表示,除了“中船系”旗下上市公司,上游一些船舶配套企业也值得关注,比如国瑞科技(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亚星锚链(一般用链、船舶配件及船用链配件)和中船科技。这些配套企业船舶业务毛利率十分可观,都在30%以上。随着船舶制造业整体景气度的上涨,业绩增长方面也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亚星锚链的调研交流显示,公司所在万吨轮市占率50%以上,在中日市占率80%以上。公司所在地晋江的扬子江船厂已有100亿美金的在手订单,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