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达实智能:应收账款高悬 订单增长难掩业绩不振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吴凡 2024-12-04 11:03: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智慧园区、楼宇智能化的市场前景广阔,这也为作为智能物联网方案服务商的达实智能(002421.SZ)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据了解,达实智能为客户提供包含 A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和基于平台的智能化系统应用,例如空间场景控制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等在内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今年前三季度,达实智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6亿元,同比下降21.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98.79万元,同比下降54.83%。对于营收下降的情况,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2023年签约及中标情况未达预期。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达实智能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合计为29.4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43%。不过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签约及中标项目金额合计23.2亿元,同比增长13.13%

因此,尽管当前业绩不振,但较多的在手订单似乎也是公司能够直面投资者的底气。

不过这些订单能否悉数转化为公司到手的“真金白银”还有待观察。事实上,公司长期存在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较高的情况,今年前三季度,达实智能应收账款余额达到16.67亿元,营收占比达到77.68%。

应收账款高居不下

对于2023年整体订单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达实智能解释称,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部分重点跟踪的项目延期招标;另一方面是主动加强了项目的筛选,尤其是对回款风险较高的客户和付款方式较苛刻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证券之星梳理发现,达实智能主动对项目进行筛选的行为,反映出其此前客户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其期望降低应收账款高企的风险。

从客户侧看,由于下游房地产客户暴雷,达实智能2021年底计提大额坏账,致使公司该年归母净利润巨亏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8.48%。达实智能也在这一年的年报中坦言,“公司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将引以为戒,在未来年度加强风险预警及风险防范。”

而在财务侧,常年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一直是悬挂在达实智能头上的“阿喀琉斯之踵”。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达实智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5.65亿元、20.09亿元和22.34亿元,占各期营收比重分别为:49.46%、55.9%和58.28%。

值得注意,2020 年新收入准则实施后,达实智能按新收入准则核算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科目。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合同资产分别为:14.15亿元、13.6亿元和14.4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同资产达13.52亿元。

根据达实智能2022年9月对证监局的反馈回复,公司合同资产主要由已完工未结算工程和尚未到期的质保金构。对于如此大体量的未结算工程款,公司未予以大幅计提。

达实智能解释称,剩余已完工未结算部分形成合同资产余额较大,符合公司业务特性,并非由项目进度异常所致。此外,由于政府事业单位或国企客户较多,项目工程款多来源于政府拨款,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各地财政预算收紧影响,前述客户结算和付款审批周期延长,导致部分客户回款比例较低,合同资产期末余额较大。

曾被监管指出治理不完善

今年前三季度,达实智能实现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1.33%和54.83%。此外受累应收账款高企,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亿元。

尽管业绩和现金流承压,但是公司投资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

证券之星发现, 2014年至2023年,达实智能每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额为-2.7亿元。

为减轻资金压力,2023年,达实智能完成非公开定增,募得7亿元资金。另外公司的长期借款从2020年的17.48亿元持续上涨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6.95亿元。

对于现金流的改善,外部的“输血”只是一时,公司最终还是需要打造自身的造血能力。

此外,证券之星注意到,在2023年11月深圳证监局对达实智能的现场检查中,公司还被检查存在治理不完善、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

根据达实智能2023年12月29日披露的关于公司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深圳证监局指出公司个别股东大会推选与审议议案存在关联关系的股东担任监票人,部分董事会审议年度董事和高管薪酬方案,相关董事未回避表决。违反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相关规定。

深圳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还发现,达实智能子公司江苏达实久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工程项目未按照进度确认单及审定结算情况确认收入成本;个别项目出现停工一年、客户未按约定回款、接手方不明等情况,公司未充分评估减值迹象,合同资产减值计提不审慎。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上述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一定程度反映出,达实智能业务模式的压力以及信息披露质量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应收账款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其财务管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