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A股煤炭板块异动拉升。截止收盘,上海能源、兰花科创、郑州煤电等均涨超6%;陕西煤业涨4%,盘中再创历史新高;电投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煤等纷纷跟涨。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收跌,仅煤炭行业独领风骚。受益于煤炭行业的高景气度,万家基金黄海凭借重仓煤炭股“咸鱼翻身”,一举拿下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冠亚季军。那么煤炭板块此番又因何走强?行情能否持续?
三则消息引爆煤炭行情
消息面上,至少有三则信息,引爆煤炭股行情。
一是全国日产煤炭量再创新高。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五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10.4%,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了1200万吨,创历史高位。
二是夏季用电高峰正式来临。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民用电需求回升确定性较强。据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报告显示,6月23日-30日,电煤供给和需求均持续增加,但供给增幅收窄,可用库存持续下降,进口煤供应量继续下降,电煤价格由降转增。
三是欧洲多国重启煤炭发电。近期以来,面对“断气”危机,欧洲多国走起了“回头路”,将目光转向了此前一度计划淘汰的煤炭发电。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已相继表明,将增加燃煤发电产量。
实际上,早在此前欧洲多国已承诺早日淘汰煤炭能源。欧盟承诺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少55%,荷兰承诺到2030年、德国也承诺到2038年逐步淘汰煤炭能源。
此番重返煤炭,显然与此前承诺相矛盾。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称,增加对煤炭的依赖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
国际能源署(IEA)还预测,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强劲,受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今年煤炭需求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多家煤企业绩表现亮眼
除了上述消息以外,煤炭行业的行业也离不开业绩的支撑。
继去年斩获良好业绩后,中国A股煤炭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继续延续高景气,收获“开门红”。据2022年一季报显示,36家上市煤炭企业中,仅1家公司实现营收和盈利双下降,31家公司营收和利润双上涨。
具体来看,中国“煤老大”中国神华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9.02亿元,同比增长24.1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9.57亿元,同比增长63.27%;中煤能源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7.3亿元,同比增长33.51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7.93亿元,同比增长93.15%。
此外,还有兖矿能源、陕西煤业、潞安环能、山西焦煤、山煤国际、平煤股份等多家煤企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煤价高位运行是煤炭企业一季度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冀中能源把业绩预增原因归结为一季度以来煤炭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中煤能源也表示,一季度主要产品价格高位运行。
而今年二季度煤炭基本面由供需双弱逐渐向供紧需增转变,预计煤炭产量环比增长有限,煤价维持高位并环比上涨。参考一季度的历史经验来看,供紧需增下煤企二季度的业绩可期。
此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如永泰能源预计2022年1-6月业绩大幅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0亿至8.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08%至76.09%。
这是继永泰能源2022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和扣非净利双增后再次预增大涨。公告显示,此次业绩预增得益于公司煤炭板块表现优异,焦煤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大幅提升了公司利润。
行情能否持续?
整体来看,我国中短期仍然离不开煤炭,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煤炭这一主体能源的兜底保障作用。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
国泰基金表示,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俄乌冲突导致的贸易和生产中断,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受此影响,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飙升,预计一直到2024年底都将保持在历史高位。
兴业证券指出,旺季如期来临,日耗持续上行,动力煤价格平稳运行,经济复苏持续拉动用能需求,下游日耗持续回升,随着库存进入下行周期,煤价将获得新一轮上行动力。同时,国际煤价延续涨势,进口煤量呈减少趋势,全球能源依然紧张。双焦方面:焦煤价格虽然承压,但下游钢厂去库存已接近尾声,随着复苏持续,焦煤价格拐点渐进。
操作策略上,国泰君安认为,“全球供给”+“国内需求”核心逻辑持续演绎,行业基本面强势难改,市场重新认知煤炭高分红能力和盈利释放能力,板块盈利确定、估值极低、分红可观,长期高煤价下具备大幅提估值空间。推荐:
1)稳健龙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
2) 兼具成长:靖远煤电、华阳股份;
3) 优质弹性:兰花科创、山煤国际、兖矿能源、中煤能源、潞安环能、昊华能源;
4)稳增长: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上海能源、盘江股份、首钢资源、中国旭阳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