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北交所 - 正文

北交所新股研究:威贸电子——国内深耕线束组件和注塑集成件领域的企业

来源:西经控股 2022-01-05 16:11: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北交所新股研究:威贸电子(833346)——国内深耕线束组件和注塑集成件领域的企业)

发行状态

核心概要

1、威贸电子于1998年成立,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线束组件及注塑集成件,产品达300余个系列、300余种型号,并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公司结合自身销售经验和客户反馈信息,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强化产品性能、提高性价比;同时结合自身线束和注塑生产加工工艺,为客户提供集成化加工生产,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现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销售网络,与赛博集团、日本寺岗等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公司2018年到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03.65万元、15,698.29万元、17,231.67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4.12万元、3,055.26万元、2,942.04万元;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0,553.79万元,净利润为1,847.96万元。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1.80亿元。用于新建厂房项目及增加投资、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3、威贸电子具有产品优势、质量控制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和研发涉及技术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主要客户相对集中、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拓展、因经营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风险、毛利率下降和子公司到期不能续租等风险。

创新特征

1.业务创新

公司致力于差异化发展战略,专注“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定位,为下游汽车、家电等领域优质客户提供包含线束、PCBA、注塑结构件和线圈的一站式集成化的电子组件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分散研发、采购带来的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2.产品创新

公司始终致力于顺应最新的市场变化,从设计与应用角度对线束组件与注塑集成件进行研发与创新,在智能控制、快速连接、物理性能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较有代表性的创新产品是:新型智能化电熨斗前盖组件、IDC刺破式连接器线束、直流风机防水线束。

3.技术创新

威贸电子现已掌握了线束组件和注塑集成件的相关产品核心制造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研发、生产和检测设备,围绕精密端子压接、自动化组装、高可靠性传感器应用等技术进行拓展研究。主要技术创新有:精密端子压接技术、自动化组装技术、可靠性传感器应用技术和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国家标准创新。

4.生产管理创新

公司创新运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ERP)、智能仓储物流系统(WM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等系统,可以实现最快 5 分钟完成原材料分拣,通过 AGV小车最短 5 分钟自动送达生产线。

综上,威贸电子的创新特征聚焦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公司通过采取创新性的生产模式、研发模式,共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2项及多项非专利技术,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具有市场先进性的核心技术,得到了市场及客户的高度认可。


企业概况


公司简介

上海威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贸电子)成立于1998年6月,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线束组件及注塑集成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POS机与计量衡器、新能源汽车/汽车、大型印刷机、高铁、医疗设备等领域。产品涵盖300多个系列、3000多种型号。公司长期以创新技术为基础,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及客户的信任度,在工艺技术、生产设备技术先进程度和操控经验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西经资本

主要产品和业务

威贸电子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线束组件及注塑集成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POS机与计量衡器、新能源汽车/汽车、大型印刷机、高铁、医疗设备等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按照功能划分为线束组件、注塑集成件两大类。公司线束组件、注塑集成件产品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为智能家电组件、工业自动化组件、POS机与计量衡器线束组件、汽车/新能源汽车组件、大型印刷机组件、高铁组件、净水环保组件和医疗设备组件。

资料来源:威贸电子官网、西经资本

客户概况

威贸电子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器人、高铁、计算机、家电等高端制造产业,终端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奥迪、玛莎拉蒂、大众、 法国 SEB 集团、德国 Vorwerk、德国 Ebmpapst、日本 DIGI、美国 Culligan、中国中车、徐工集团等海内外知名公司。

2021年1-6月,威贸电子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SEB及其下属子公司、福维克制造、寺冈电子、EBM及其下属子公司、格林通安全装备,分别占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2.15%、6.61%、4.82%、4.48%、4.00%。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商业模式

采购模式

威贸电子建立健全了采购管理制度,对所有供应商按照主要、次要、备选分类采取三级管理模式,并定期对各大供应商进行评审考核,优胜劣汰;根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形式向国内生产商及其经销商统一采购;采购量与订单保持同步,每月根据客户订单量通知供应商滚动备货,提高周转效率。

生产模式

威贸电子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据业务部门获取的客户订单,通过合同拉动式生产,保证准时生产,减少库存积压成本。

由于公司同时具有线束和注塑生产加工工艺,可以为客户提供集成化加工生产,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现拥有模具制造、精密注塑、产品组装等一系列完整的生产线。公司产品的关键零部件自行安排生产,部分零部件通过委外加工实现,所有产品的试验、装配、检测均在公司内部完成。

销售模式

威贸电子主要的销售模式为直销,具体分为国内直销和海外出口直销,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0%和30%左右,相对较为稳定;同时与海外客户签订FOB协议,将商品销往终端客户。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及时跟踪客户新项目开发、并提供快速高效的售后服务,实现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服务模式。

研发模式

威贸电子的研发模式以自行原始创新为主,设立了工程技术部主导研发工作。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祥飞先生总体负责研发工作。工程技术部针对不同产品的性能需求,组建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小组,协同生产部、模具部、采购部、品管部等多部门共同配合完成产品研发;现已掌握了一系列线束组件和注塑电子集成组件产品制造工艺,并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2项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IPO概况


股权架构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权架构图如下: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实际控制人

威贸电子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周豪良、高建珍及周威迪。其中,周豪良、高建珍为夫妻关系,周威迪为二人之子。周浩良和高建珍夫妇直接或者间接合计共持有公司85.48%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前十大股东

截至2021年12月8日,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5,482.52万股,占比为95.63%,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参股控股子公司

截至2021年6月30日,威贸电子有2家控股子公司。

资料来源:choice、西经资本

苏州威贸电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与销售,商业模式为采购铜丝、PVC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经过挤出机塑化后产出电子线,并销售给下游线束工厂。原为威贸电子上游供应商,2020年12月公司收购苏州威贸后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其生产的电子线除出售给母公司使用外,还对外销售。

上海威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熔喷布的生产与销售,与威贸电子主营业务线束组件、注塑集成件的研发、产生及销售无关联关系。

核心高管

威贸电子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基本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choice、西经资本

财务分析

资料来源:choice、西经资本

报告期内,威贸电子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403.65万元、15,698.29万元、17,231.67万元、10,553.79万元。2019年营业总收入较2018年增长8.99%,2020年较2019年增长9.77%。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整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但细分品类由于消费需求多样性和变化快速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有增有减的变化情况。总体来说,公司报告期内研发产品速度稳定,订单逐年上升。

2018年~2021年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4.12万元、3,055.26万元、2,942.04万元、1,847.9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分别是:3,740.68万元、3,129.74万元、2,119.77万元、1,137.7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差异金额分别为926.56万元、74.48万元、-822.27万元、-710.2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6.18%、35.77%、34.13%、33.93%;产品属于小批量、多批次,因而毛利率水平较高。

资料来源:挖贝网、西经资本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84.41万元、853.69万元、731.65万元和456.89万元。2018年度至2020年度研发费用有所下降。2018年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加大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研发。2020年度,受到疫情影响,公司研发项目进度受客户新产品开发频率下降、速度减缓影响,研发费用明显下降。

成长能力分析

资料来源:choice、西经资本

杜邦分析

资料来源:choice、西经资本

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构成

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或服务分类

公司主营产品主要为线束组件、注塑集成件及其他,其他包括PCBA、线材、半成品、模具、熔喷布,其中线束组件的销售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年收入占比均在60%以上,注塑集成件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报告期内收入占比分别为14.31%、26.19%、21.17%、22.47%。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区域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各区域销售总体稳定。境内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70.02%、64.66%、73.48%、73.26%。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主营业务收入按下游应用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最大的下游应用为智能家电,报告期各期占比分别为58.79%、65.97%、57.08%、58.61%。报告期整体的订单量及订单金额均呈现上升趋势,收入也相应呈现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挂牌后定增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威贸电子在2015年挂牌后,报告期内共实施了一次股票定向发行融资,股票发行总数为433.90万股,发行价格为5.30元/股,共募集资金2,299.67万元,全部用于购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工业园区A9-11(1)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选择的北交所上市标准

2015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0年5月登陆创新层。

2021年12月24日北交所过会。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标准一”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即: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募集资金

威贸电子发行拟募集资金1.80亿元用于公司新建厂房项目、新建厂房项目增加投资、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着眼于提升公司产品产量、质量和技术研发实力,不会导致公司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募投项目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1.新建厂房项目及增加投资:威贸电子新建厂房项目于2018年1月获得环评批复。截至2021年11月底,募投项目余7000平方米装修工程尚未实施,部分生产设备未购买,待后续继续实施;同时由于原有厂房存在拆迁风险,且规模较小,产能提升空间有限,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建设并增加投资,新建生产车间,扩大生产能力,并配套引进一批先进生产辅助设备及软件,有效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生产及管理效率。

2.偿还银行贷款: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公司将资金用于支付购建固定资产的相关费用,使得流动资金相对不足,公司需要进行流动资金贷款以补充日常流动资金需求。

3.补充流动资金:为满足公司生产、运营的日常资金周转需要,此次募集资金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行业概况


行业简介

威贸电子主营业务为电子线束组件、注塑集成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它把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器电控系统;它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机械、电气及耐环境影响等特性。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 2,522.50 万辆,以单车线束 2,000 元的价格估计,中国汽车电子的线束产品的年产值将超过 500 亿人民币。

家电行业也呈现出三大发展方向,即“大”的发展趋势、细分的需求市场和新颖的营销模式。“大”的发展趋势主要包含健康、智能、高端等产品的发展方向,并将成为家电厂商竞争抢占的主要赛道;细分的需求市场爆发式增长并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体现在小家电市场,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更广泛。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1.客户资源壁垒

下游知名企业通常会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对供应商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要求供应商能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对供应商的研发与测试能力、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保养状况、生产规模、品质控制、产品交期、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通常都有严格的要求。

2.工艺技术壁垒

随着下游企业对电子线束材料强度、使用寿命、制造精度、稳定性等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要求更加严格,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具备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

3.资金和规模化壁垒

为实现扩大规模,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品开发、模具开发、生产制造、检测等,以上环节均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资金实力雄厚、规模化程度高的企业有着显著优势,行业有较高的资金和规模化壁垒。

4.管理壁垒

电子线束及注塑集成件生产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大规模等特点,在上述特点下,电子线束及注塑集成件企业需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强综合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以应对库存及经营风险。

市场规模

在汽车线束行业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20年汽车产销量为2,522.50万辆和2,531.10万辆,近十余年内,汽车产销量增长了近三倍,以单车线束2,000元的价格估计,中国汽车电子的线束产品的年产值将超过500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在家用电器行业中,,2020年家电行业国内市场零售规模为7,297亿元,同比下降9.2%;家电行业出口规模为4,582亿元(不含彩电),同比增长为24.2%。生活家电整体市场规模为1,284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线上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8.8%。

在国际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安波福、泰科电子等海外线束上市公司总资产均超过为1,000亿元,年销售额均超过800亿元。

产业链上下游

在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中,中游企业需要上游企业提供镀锡铜、裸铜、硅胶制品和配线器材等;中游企业通过采用上游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研发和生产,销售狗日下游客户端类型的企业,如:智能家电行业、汽车行业等。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行业上下游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制造加工厂商一旦与品牌制造商形成合作,双方也容易结成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制造加工厂商可以随着品牌制造商业务的发展共同发展。

2.电子线束的应用行业将更加广泛及更加精细化

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我国的制造业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分工,各类家用电器及机器设备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电子线束可以应用于国内外如航空航天、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等更加广阔的领域。

3.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精度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配件制造商采用自动化设备的意愿也越来越强。

4.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的电子线束企业总体而言相对比较分散,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提升缓慢的制造加工厂商将逐步被淘汰,而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厂商能够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并最终树立自己的品牌。

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线束厂家有数千家之多,生产集中度低。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线束行业,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两级分化明显,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形成了国际知名的线束大品牌,且占据着本土线束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份额。

汽车线束行业

汽车厂商尤其是全球性汽车品牌通常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供应商管理,供应商体系较为封闭。少数外资及合资汽车线束企业长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汽车线束行业寡头竞争的局面,主要以德国莱尼、德科斯米尔、科络普,日本矢崎、住友电气以及美国李尔、安波福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合资厂商为代表。

现在,全球汽车工业行业正逐步向生产精益化、非核心业务外部化、产业链配置全球化、管理机构精简化的方向演化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此趋势下,形成以汽车整车厂商为核心,以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金字塔形多层级配套供应体系。随着全球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国内线束企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外资或合资汽车线束供应链体系,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家电注塑行业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塑料加工业整体集中度较低。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16,592家,营业收入为18,890.13亿元,平均营业收入为1.14亿元。行业前十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整个行业的5%。目前,中国的小家电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在家电行业市场,由于行业品牌众多、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没有形成类似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供应链,但是存在NEWLEAF(H.K.)LIMITED、HONGRITAPLASTICSLIMITED、Cablex集团等海外大型家电线束供应商。

行业内主要可比公司

威贸电子的同行业可比公司有:兴瑞科技、智新电子、胜蓝股份、海能实业和沪光股份。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西经资本

公司核心竞争力

1.产品优势

威贸电子根据不同下游行业对功能的偏好,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产品的整体架构,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并长期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从事多种高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公司的产品现已涵盖300 多个系列、3000 多种型号逐步打破了外资企业对高端线束、注塑组件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2.质量控制优势

威贸电子建立了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于2002年9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04年6月通过ISO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于2017年5月通过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19年5月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于2004年11月全厂产品通过UL认证,于2011年6月通过TS16949:2009汽车线束质量体系认证。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制造商,如:世界小家电巨头赛博集团。客户对公司的严格要求,使公司在理解产品和生产工艺方面具备了国际先进的视野,为公司的制造加工标准树立了标杆。

4.研发设计技术优势

威贸电子现已掌握了一系列线束组件和注塑电子集成组件产品制造工艺,形成了端子压接技术、模具开发技术、注塑成型技术、自动化组装技术及组件化、集成化、模块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等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2项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竞争劣势及公司风险

1.大量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对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人才储备问题是公司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2.持续资金支持的缺乏。新技术的研发与新市场的开拓需要大量且持续的资金投入,需要公司不断提高资本实力,开拓融资渠道,满足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3.生产线操作工人相对匮乏。公司所在地上海,因生活成本、区域整体薪酬水平等原因,导致用工成本相对较高。在生产线操作用工因地域资源因素导致的相对匮乏及成本较高劣势。

威贸电子现存在:主要客户相对集中、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质量控制、市场拓展、因经营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风险、毛利率下降和子公司到期不能续租等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兴瑞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