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行研|重要程度不逊芯片!年轻人不进厂后催生的行业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1-05-26 19:09: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根据人口结构,工控与自动化这个行业被低估和忽视了。

证星研究院简单按照现有人口年龄结构推演,17年后劳动人口将减少1.25亿,而现在的Z时代都不愿意进厂,这也就意味着工控与自动化领域有着巨大需求和潜力。

从战略角度,其对于中国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芯片行业,因为工业劳动力减少这是迎面而来的灰犀牛。我们日常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基本都来自于工业化生产,中国实业能否完成转型升级,以后还能否消费到现在这样高性价比的商品,这取决于每个参与到工控与自动化的工程师身上。

感谢这些工程师的坚守——在每周出差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在跳槽互联网就工资翻倍的诱惑下,依然坚守自己的行业。

(人口结构推荐详见下图,通过统计建国至今每年的出生人口做了简单推算,假设18岁成年65岁退休)

(文末附上每年的出生人口统计数据供查阅)

据七普数据统计,从存量的角度看,65岁以上人口已经高达1.91亿人,占比上升至13.5%。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已经是不可辩驳的趋势。

简单按照七普数据各年龄结构人数对未来进行推演,按18岁成年65岁退休算,未来17年将净减少约1.25亿劳动力,再根据19年的出生数据外推,未来20年将会净减少1.43亿劳动人口,30年净减少2亿劳动人口。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已然是确定性的趋势。

老龄化是世界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社会现象,也是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必须迈过的台阶。以亚洲的两个发达国家韩,日为例,韩国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6%,而日本是28%。

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给投资带来什么样的机遇?透过现象看本质,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生产效率的提升,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导致社会综合生产力的下降,但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减少,智能化制造的需求将会相当广阔。

而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也就仰仗于产业的升级。工业机器人是产业升级中比较具象化的一个东西。

遍观日、德、韩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的变化,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关系:

日本自1975年前后劳动力增长放缓以来,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在1985-2000年从9万台增长到39万台。德国工业机器人从1985年-2000年机器人保有量从8800台增长到91184台,后伴随人口结构变化加速,2015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增至18.3万台。韩国在GDP快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矛盾影响下,1990-2000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从3020套增长至37988台,2018年保有量已到30万台。

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经历了高速增长,2001年-2018年从1630台激增至649000台,绝对数量上已经遥遥领先日、德、韩等,但是从工业机器人密度来看还相差甚远。对比德日差距在两倍以上,对比韩国差距约5倍。

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深已是确定性趋势,未来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而且从需求来看,工业机器人下游的大头是汽车和3C产业,约占总量的60%,韩国机器人保有量的遥遥领先也就在于以上两个产业的高度发达,而中国也是这两个产业的消费大国(传统车厂会死一片!宝马、奔驰都够呛)。

无论从成本还是需求角度看,工业自动化产业都将会维持着较高增速。

01

新建产能自动化光鲜背后的窘境

高盛在早几年走访中国新建工厂时,发现中国制造业新建产能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节能化“四化”程度已经很高。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是制造业整体自动化程度还是低,落后产能还是很多。

其二在于行业的新建产能自动化水平虽然高,但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与自动化却都依靠国外公司的技术与设备。

后果就是,日趋复杂的国际关系给国内很多“卡脖子”行业当头一棒,就如国内新建工厂光鲜背后的窘境:“在大力推行机器人换人的浙江省,一些企业的日本机器人出现问题,工厂至少需要等两个星期才会有日本工程师前来维修”

曾有很多外企希望直接拿着标准品开拓国内市场,但是工业机器人的行业性质决定了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时,国外工程师不可能在我国的终端客户工厂中深入调研,梳理生产流程。于是一旦出现问题,运气好能从上海派人,运气差则需要等从欧洲、日本来的工程师。

诚然,国内公司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存在着差距,但伴随着国内市场规模体量的快速增长,国内相关企业的成立崛起,,很多领域都倒逼了国外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服务,毕竟国内企业产品的极致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绝对是国外企业无法企及的。

国内的企业不仅做自动化,还会了解你的产品,你的生产线,懂你的生产线哪里可以省人、哪里可以省电、哪里可以提高效率,还会有24小时之内的快速响应能力。这也是该行业国产替代的重要逻辑。

02

国内自动化行业现状

以工控为例,在知乎上搜索行业现状,出现最频繁的两个词便是“转行、出差”。行业的性质决定了相关从业人员始终在出差的路上,在调试设备的车间,在绞尽脑汁去满足甲方的各种要求。

有这样一个段子:“兄弟,买房了吗,娶媳妇了吗,不会吧,还是工控单身狗,亲,IT人傻钱多,速来!!”

我们可以看出,工控行业从业者面临的压力与收益是不对等的。这也侧面说明了当前该行业的市场地位。

工控与IT行业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工控连接的是人与物。放大到整个行业,工业建设的特点还是重资产,相对于工业项目巨大的资本和人力投入,工控只是服务中的一环,还与最终的用户之间隔着机器、工人、产品、仓储、销售、物流等N个环节,话语权决定了你的收益。

企业的崛起都是从低端产品发力,并逐渐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在这一阶段,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和国外竞品差距仍较大时,会势不可免在低端市场苦苦挣扎,而相关从业人员也是沦为外企的分包商和打工仔,在其中做着极低价值量的工作。

然而,正如许多已经实现国产替代的行业,国内企业不可能一直当外企的打工仔。国内变频器龙头汇川技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借用汇川董秘在投资者交流平台说的一句话:“对公司来讲如果确定是市场机会,那么我们一定也会做好强攻击的准备和落地执行”而中国未来工控与自动化的发展就是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就会有一批有一批先行者在此领域开拓与发展。

之前在雪球看到有业内人士说:在汇川初始进入工控行业时,做变频器相关业务,开始采购汇川产品还是国内一些有情怀的国内老板。因为产品性能不稳定,汇川的工作人员经常在三四十度高温的产品车间里调试产品,而在如今汇川产品的性能已经很成熟,还有了完整的销售渠道。在2019年汇川在变频器业务上国内市占率13%排名第三,仅次于国外的ABB、西门子。

03

以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产业国产率来看现状

一:CAD/CAM(研发设计软件)

目前,在CAD研发设计软件市场,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PTC以及美国Autodesk公司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工业领域最基础的软件,其开发者不仅需要编程相关知识,还需要了解工业制造,还有包括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工程等多领域的知识,对开发者要求极高。

这是没有CAD之前的工程制图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plc(可编辑逻辑控制器)

Plc是工业领域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简单理解下来就是控制机器人运行的,可以根据其控制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国内企业都先以小型plc为基础积累相关技术。目前上市公司中,汇川、信捷电气在小型plc领域都已有所收获,并逐渐向中型plc拓展。

三: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还是以外企机器人四大家:“发那科、ABB、库卡、安川”为主,2019年占据了国内市场的38.7%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在此领域发力。

这就是中国工控乃至很多国内绝大多数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艰难的崛起。

04

华为-艾默生体系成就了中国工控行业的一波辉煌

2001年,在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了《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

在文章开头,任正非写道:“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当时是,华为遭遇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2001-2002年每年裁员3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裁掉了5%,市场人员裁掉了20%左右。于是华为为了聚焦主营业务,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决定剥离与核心业务相差较远的华为电气,后因出售改名为安圣电气。而当时的华为电气已经是国内电气电源领域的领头羊,但还是在于5月作价7.5亿美元(折合现金人民币60亿元)出售给了艾默生电气。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华为卖给艾默生的安圣电气为中国工控的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在这之后,一批原来的华为人、后来的艾默生员工,陆续结伴出走。

而当时国内工控市场的情况就是:

(1)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

(2)进口产品价格奇贵

在国内工控领域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本土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难有突破的时候,一批华为-艾默生体系出来的工程师陆续出走创业。

如麦格米特董事长童永胜所说:“收购完成后,我被安排负责艾默生海外业务,去过六十多个国家,天天跟一些外国人沟通一些市场问题,我兴趣不太大。加上跑过很多国家后,发现了一些市场机会,因此决定出来创业。”

一批继承华为的企业精神和艾默生的国际视野的创业者,在各自领域与国外巨头直面竞争,孵化出了一大批上市公司,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009年创业板的开启,正式拉开了华为-艾默生体系公司上市的序幕:以铁路信号电源为主的鼎汉技术首当其冲,紧跟其后的是主打通用变频器的英威腾,做通信电源和电力电源的中恒电气,擅长电梯和变频的汇川技术,做客车电驱的蓝海华腾,还有后续的英维克、麦格米特、禾望电气、盛宏股份和欣锐科技,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05

中国的西门子在哪?

伴随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制造业的升级,工控与自动化的发展将会是时代势不可当的潮流。中国在2010年制造业规模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那么中国工控与自动化也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在市场需求旺盛、技术不断积累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工控与自动化行业必然会诞生一批与ABB、西门子齐名的公司,会有一批“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近期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未来中长期的展望,智能化和制造业周期是重点。而证星研究院也通过研究历史,发现每一个工控与自动化的龙头都是伴随本国工业升级而崛起的。

这一轮,中国大规模使用自动化技术的行业正是时代前沿的:新能源车和光伏。

伴随着中国这两个王牌行业的崛起,在这一轮工业升级进程中,中国的西门子会是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