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测电子:扩展布局泛半导体检测设备,双重利好刺激业绩提升)
作为览富财经网长期关注行业,半导体产业链内除光刻机、蚀刻机等热点设备外,还需要检测设备配合,才能制造出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创业板公司精测电子(300567)是国内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平板显示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涉及半导体领域的测试设备,适用于各种类芯片的缺陷检查。
面板检测龙头布局泛半导体检测
成立于2006的精测电子起家于Module段电讯技术信号检测,不断向前中段Array、Cell工序延伸。
精测电子创立之初定位于液晶行业检测设备市场。2008年下半年,在经历发展低谷期后,调整战略方向,紧抓面板检测中的电讯技术信号检测(PG)领域,到2013年,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面板Module段电测领军企业。
为进一步拓宽业务面,精测电子2014年引进宏濑光电和台湾光达关于AOI光学检测系统和面板自动化设备相关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开始构建自身的自动化检测及AOI体系,向平板检测中前段Array和Cell工序进发,2017年,公司成功进入苹果和三星的供应商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市场的市占率。
精测电子2018年进军半导体、新能源、激光等检测业务。凭借前期在面板检测的经验积累,公司于2018年设立武汉精鸿,同时参股韩国IT&T,聚焦自动检测设备(ATE)领域,目前已在国内一线客户实现小批量订单。
此外,精测电子在上海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精测,以椭圆偏振技术为核心开发适用于半导体工业级应用的膜厚量测以及光学关键尺寸量测系统,聚焦于半导体前道(工艺控制)检测,电镜设备计划于2020年投入市场。
2019年,精测电子控股日本半导体ATE测试设备公司Wintest,标的公司主要产品是驱动芯片测试设备,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实力。精测电子2019年在整个半导体板块实现零的突破,实现销售收入469.6万元。
在新能源领域,精测电子2018年设立武汉精能,布局新能源测试领域,并于当年实现小批量订单,得到客户认证,全年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398.3万元。
国产替代、市场扩张双重利好叠加
回顾全球面板行业发展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面板就开始向大陆延伸,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韩、台三地面板产能遭遇危机,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深天马等国产面板厂商成为LCD和OLED新一轮扩产的主力,带动产业链设备公司的订单增长。
2017年大陆面板产能面积约1亿平米,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2019年京东方在LCD领域开始超过LG Display,成为全球TFT-LCD出货面积第一。根据IHS数据,预计到2023年大陆LCD产能将占全球产能约60%,OLED产能约占40%。
在产能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作为国内面板Module段电测领军企业,精测电子将持续受益。毕竟,检测设备贯穿面板制造前中后段,投资比例分别为70%、25%和5%。
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前段阵列工序(Array),中段成盒工序(Cell)以及后段模组组装工序(Module)。由于OLED是一种有机自发光屏幕,不需要添加背光模组,因此OLED与LCD制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段成盒工序(Cell)以及后段模组组装工序(Module)上。
根据统计,目前内地LCD生产线存量投资7858亿元,OLED存量投资4374亿元。2020年OLED和LCD新增产线对应投资分别为758/547亿元;LCD投资速度有所放缓,以目前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或许以存量市场更新换代为主。
根据2020年4月14日Semi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达到598亿美元,我国半导体销售额达到134.5亿美元,按照测试设备19%的占比,则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达113.6亿美元,其中前道检测设备为60亿美元,后道检测设备为54亿美元。
数据显示,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达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1亿元,其中前道测试设备达95亿元,后道测试设备达86亿元。在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精测电子有望直接受益国内检测市场持续扩大及国产设备占比持续提升的双重利好,结合公司现有的优质产品及雄厚的研发实力,精测电子未来业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