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恒集团靠“买买买”转型压力挺大 大股东持续输血能否解困?)
12月9日,中恒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投集团”)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持2%到4.38%的股份。
这不是广投集团第一次计划增持。截至当日,广投集团持有中恒集团25.52%的股份,如果本次增持按计划完成,那么广投集团将持有中恒集团最多29.9%的股份。
截至9日收盘,中恒集团股价为2.96元,上涨1.72%。
大股东欲打通大健康产业链
公开信息显示,中恒集团诞生于岭南中药之乡——广西梧州,是一家大型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业务范围包括医药制造、食品制造和房地产开发等,而食品制造及房地产业务目前已逐步退出。
而广投集团与中恒集团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6年。2015年,受医药行业政策以及主打的血栓通系列产品在各省医药招标和销售过程中被限价、限量等因素影响,中恒集团业绩出现腰斩式下滑。2016年初,困局中的中恒集团通过股份转让方式,引入广投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从2018年10月底起,广投集团开始增持中恒集团,截至今年10月28日,该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成,累计耗资5.28亿元,增持1.33亿股,占中恒集团总股本的3.83%。截至12月9日,广投集团持有中恒集团8.84亿股,占总股本的25.45%。
为什么广投集团看好中恒集团?
广投集团表示,再次增持中恒集团是因看好中恒集团发展前景,并有意巩固其对中恒集团的控股权。
有业内人士认为,广投集团不断增资中恒集团,主要是想推动产融结合,构建大健康产业平台,尤其是将旗下医疗、旅游、养生、养老、康复、金融、信息等产业打通。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经管系副教授王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东选择增持有多种原因:一是,从直接目的来看,看好投资标的公司前景,寻找增值空间;二是在交易方式许可的市场中,为未来针对标的公司做市做准备;三是获取公司控制权,以支配公司,这是所有原因中较为重要的一条。
依赖单品困局如何破解
单从近期业绩来看,广投集团持续看好中恒集团似乎也有充足理由。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中恒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52亿元,同比增长11.77%;实现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20.81%。
在中药行业整体面临转型压力的当下,以中药生产为主的中恒集团却逆势取得较好业绩,实属不易。
不过,记者注意到,中恒集团存在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情形。中恒集团的血栓通系列产品,占其营业收入90%左右。
随着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再评价、药品带量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医药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中恒集团只靠血栓通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维持较好业绩,带来的风险与日俱增。
中恒集团也曾表示,由于公司产品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血栓通注射液均进入甲类医保,且备注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中风偏瘫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预计2020年血栓通销量将会下降15%至25%。
那么,中恒集团该如何破局?
某医药行业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保控费的压力下,未来公司不能仅靠单一产品在市场上存活。为了丰富产品线,这些公司只能走转型路,即通过并购扩大业务范围。
事实上,中恒集团已走上并购之路。11月25日,中恒集团发布公告称,拟耗资约30亿元并购莱美药业。
公开资料显示,莱美药业主营业务包括生产、销售(限本企业自产)粉针剂、片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冻干粉针剂(含抗肿瘤药、含激素类)、胶囊剂等。
也就是说,若成功并购莱美药业,将极大地丰富中恒集团的产品线。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莱美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2.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4.86万元,同比下滑23.97%。
在莱美药业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背后,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大股东正被债务问题缠身。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7月,莱美药业控股股东邱宇、持股5%以上股东邱炜、持股5%以上股东西藏莱美医药投资有限公司等持有的莱美药业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冻结。
截至今年9月30日,莱美药业的短期借款达到9.88亿元,合计流动负债达到17.14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仅为3.72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6.11亿元。
成功转型还是被并购所累
中恒集团特别成立了一个并购工作领导小组,将对今后涉及到生物医药、医药企业、健康食品等领域的并购项目进行立项和尽调。
除并购莱美药业外,这个并购小组还有其他“动作”。
11月13日,中恒集团宣布,将出资1.96亿元,与同德投资合作设立“中恒同德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创新药研发项目。
11月23日,中恒集团披露,与景峰医药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原料药、化学药、仿制药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布局相关领域优质项目。
某医药行业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受行业政策影响,今年下半年开始,中恒集团内部“动静”很大。从半年报可以看出,其解决现有困境的方式就是加强研发和并购。事实上,中恒集团外延式扩张的模式已拉开序幕,并购的信号和脚步也渐渐清晰,在莱美药业和景峰医药上的投资只是小试锋芒。
近年来,不少公司都通过收购、并购成功转型,但也有不少公司被收购的企业“拖累”,如仙琚制药、创新医疗等。那么,中恒集团是否有能力整合其所并购的资源,又将如何解决莱美药业的债务问题?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中恒集团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