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长期资金有望入市 踏准投资节奏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当前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增速疲软,外部环境下行或拖累国内企业业绩,不确定性依旧存在。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上,权益品种整体优于固收品种,国内权益优于海外权益,目前黄金、原油等商品不宜作为分散化工具持有。

(原标题:长期资金有望入市 踏准投资节奏)

当前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增速疲软,外部环境下行或拖累国内企业业绩,不确定性依旧存在。A股市场短期震荡下行概率加大,机构短期内落袋为安、锁定利润动力较强。

但长期来看,我们依旧认为A股估值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其原因在于:第一,美国、日本等国在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的后GDP增速为3.2%及4.5%,中国2018年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当前6%的增长率依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统计显示,近十年来上市公司年均盈利增速高达11%,远高于美国的6%,但股票市场表现却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资金进入了一级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股票二级市场目前并没有充分反映现出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导致A股市场的流动性缺失造成边际定价偏低。

但此格局未来几年内有望得到改善,其中一方面是近来A股打新收益锐减及国家加大对房地产价格的管控;另一方面是监管层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投资环境变化将引导更多的国内长线资金进入A股二级市场,帮助现有上市公司改善估值。

第二,包括消费、服务及科技等行业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今年以来,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为8.1%、服务业增速7%、科技投入增长超20%,在今年股市中该类板块已有不错的表现。

第三,中国金融市场自全面对外开放及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后,受到了国际肯定,已吸引了大量的海外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未来开放加大后会吸引更多国际长线资金,将促进国内市场更加成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对A股形成长期利好。因此,建议投资者不要被短期K线所影响,拉长投资期限并保持一份积极的心态。

债市方面,11月社融稳定,货币稳健,债市延续震荡。在权益市场估值有望改善的可能下,可转债投资要优于利率债。信用债投资方面,资质较好的龙头企业融资条件有实质改善,高评级品种发行比重较上半年有较大提高,配置价值显著提升;但低评级品种违约事件依旧频发,需谨慎配置。

大类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理性长期投资者的必备武器,多元化配置在任何时候也不过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以平衡的多元配置结构应对多变的未来不失为上策,但合格投资者或更应该在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参与市场投资。当然,投资节奏是关键,任何孤注一掷的行为都值得警惕。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上,权益品种整体优于固收品种,国内权益优于海外权益,目前黄金、原油等商品不宜作为分散化工具持有。

权益基金:

科技服务核心资产仍是主线

我们认为,A股在短期仍将保持震荡,但下行空间有限。中长期来看将重返上行通道,在这一拐点到来之前的震荡期,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选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投资方向上,首先,关注科技服务产业基金,目前中国经济向服务业、科技业为主体转型,11月经济数据显示该类行业在整体经济增速下行的环境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且该趋势将长期持续;其次,关注有盈利支撑的中大盘基金,此类基金定位市值较大,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尽管部分消费和制造业的白马股已经估值较高,竞争力在下滑,但部分景气度较高的子行业(如创新药等)仍然值得关注。

固定收益基金:

精选绩优基金经理关注转债产品

债券基金方面,配置型投资者建议遵循从基金公司到基金经理再到具体产品的选择思路,重点关注具有优秀债券团队配置以及较强投研实力的基金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信用团队规模较大、拥有内部评级体系、具有较强的券种甄别能力,具体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管理规模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未来利率曲线可能趋于陡峭化,较适合配置中短久期债券基金。在权益类资产长期看好的基础上,较适合配置可转债类基金产品。目前高评级信用债类基金也优于利率债类基金。

QDII基金:

港股QDII值得期待

美股方面,美国多项经济数据无明显提高,且美联储宣布暂停降息,基本面对美股目前估值继续上涨难以形成支撑,美股短期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我们维持对美股QDII的谨慎判断;港股方面,尽管会受到国际经济下滑的扰动,但长期来看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估阶段,且港股全流通改革将释放内地企业在香 港上市的H股的流通价值,将有效改善港股市场估值水平,同时阿里回港上市后有望对市场整体起到带动效应,港股QDII产品值得期待;黄金在国际经济疲软等背景下,已有较大涨幅,处历史最高位,其商品类资产的周期特征使之在当前价位上丧失作为避险资产的意义,黄金类QDII应谨慎持有;原油方面,市场预期OPEC将保持现有减产措施至明年中旬,但全球经济放缓、需求减弱叠加美国页岩增产将引发的新过剩,对原油QDII仍需保持谨慎态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