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18:7大数字!数读2018年新三板IPO全貌

来源:犀牛之星 2019-01-08 07:59: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周,带着三类股东和超百名集邮党的亚世光电成功过会,2019开年之际新三板迎来了开门红!

(原标题:透视2018:7大数字!数读2018年新三板IPO全貌)

回首过去一年的IPO市场,既有堰塞湖的消解,又有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渐行渐近;既有A股过会新速度,又有港股IPO市场的喧嚣与热闹。

2018年新三板企业IPO也颇具看头,例如第一家携三类股东过会的公司、第一家携做市商过会的公司,第一家“新三板+H”上市的公司等,他们为2018年的IPO市场带来了不少水花。

下面犀牛君用7大数字来述说2018年新三板IPO全貌。

51.06%

2018年,低过会率一直是A股IPO市场热议的话题。

据犀牛之星统计,2018年共有199家企业上会,其中,111家企业首发获得通过,过会率为55.78%,这一数据创下了近五年新低。在12个月中,1月份的单月过会率最低仅有40%。

而新三板IPO也与之共振,新三板在2018年的过会率为51.06%,略低于整体的过会率。据统计,2018年新三板共有47家新三板企业上会,其中,24家成功过会,2家企业取消审核,2家企业暂缓表决,过会率51.06%。

24家新三板过会企业中,申请在主板上市的有12家、 中小板6家、创业板为6家。截至目前,上述企业中已有16家企业成功转板,还有8家企业未拿到批文。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泰林生物过会后被人举报,至今未能发行上市。

随着IPO审核从严,上会审核企业家数也大幅下降。据统计,2017年同期,新三板共有92家企业上会审核,而2018年仅有47家,约为2017年一半。

有不少市场人士表示,证监会IPO审核趋严,将严把资本市场准入关、防止“病从口入”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为A股资本市场生态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59亿

业绩作为IPO审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坊间传言:IPO在审企业要求,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超1亿元,且最后一年超5000万元。新申报IPO企业的要求则更加严格,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8000万元,创业板则不低于5000万元。

事实上,从2018年新三板过会的企业可以看出,净利润上升是IPO审核的一个新动向。从可以统计到的2018年23家过会的新三板企业看,过会企业最近一年最低净利润达6549万,23家企业2017年平均净利润达1.59亿元。

具体来看,在24家过会的新三板公司中,除永冠股份外,主板上会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均在亿元以上,创业板上会企业最近一年净利也集中在亿元以上。这其中,南京证券2017年净利润达4.12亿元,居于过会企业净利润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证券于2018年6月13日正式挂牌A股,成为A股市场第31家上市券商,也是新三板首家转板成功的券商。

2882户

2018年虽是资本寒冬的一年,却是2882户股东欢呼的一年,24家新三板过会企业带着2882户股东成功闯关。

2017年12月6日,拥有383户股东的科顺防水成功过会,成为新三板首例股东人数超200人成功过会的案例。

此前证监会和交易所都曾表示股东人数超200,并不构成IPO的实质障碍,但由于没有成功先例,一些公司也不敢贸然尝试。科顺防水的成功案例,让更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拟IPO公司吃下了定心丸。

据犀牛之星统计,在24家过会企业中,芯能科技、捷昌驱动、海容冷链、宁波水表、有友食品股东户数均超过200户;同时,宁波水表也是迄今为止,携带员工及投资者数量最多,并IPO成功的新三板公司。

此外,随着文灿股份于2018年3月13日携10户三类股东成功过会,成为三类股东破冰第一股!多年困扰新三板IPO企业在“三类股东”等问题方面也迎来了突破。

之后,芯能科技、捷昌驱动、海容冷链、宁波水表、有友食品、贝斯达均携带“三类股东”成功过会。

近日,超200名股东的浙江力诺也开始加入IPO排队,大股东能否携“三类股东”走上人生巅峰呢?

499天

2018年,以创业板首家独角兽身份登陆A股的宁德时代,从招股书预披露更新到顺利过会,历时仅24天,刷新了工业富联36天“闪电”过会的纪录。

新三板企业要转板IPO,首先得经历IPO辅导阶段,其次等待证监会受理后停牌,最后需要取得上市批文摘牌。

据统计,2018年过会的新三板企业中,从IPO获受理到上会平均用时499天,排队时间则主要集中在300天至600天之间。其中,排队时间在300天至400天的为7家,400天至500天的为4家,500天至600天的为5家。

在这24家企业中,排队时间最短的为沃格光电,从IPO获受理至上会只用了260天,而排队最长的则为有友食品,耗时达1029天。

148.72亿

2018年24家成功过会的新三板企业中,已有23家新三板企业成功拿到“A股”船票,实现A股上市。

尽管2018年是资本寒冬的一年,但新三板企业ipo“吸金”能力并未减弱。据统计,23家新三板企业在2018年首发募资148.72亿元,这一数字较于2017年的69.57亿元,同比增长113.77%。

据悉,2017年A股首发ipo的新三板企业为18家。以平均值衡量的话,23家新三板企业2018年首发平均募资6.46亿元,2017年平均募资3.87亿元,融资能力较2017年大幅度提升。

从新三板市场融资金额看,科顺防水、润建通信、捷佳伟创、江苏新能、南京证券“吸金”能力极强,分别融资15.19亿元、13.22亿元、11.33亿元、10.62亿元、10.42亿元,均融资10亿元以上,成为这23家企业中的佼佼者。

73家

和2017年相比,2018年IPO市场最大的特点之一是IPO审核趋严、过会率创新低。在此形势下,IPO市场上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撤单潮”现象。

在此大环境下,越来越多新三板企业对IPO萌生退意。今年以来,主动终止IPO辅导及撤回上市材料的新三板企业数量大幅增长,让新三板公司从一窝蜂申报到一窝蜂撤回。

至今,撤回IPO申请的新三板公司多达73家,其中过半公司属于邮票:挂牌新三板后新增股东超过10名的公司达44家。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主动撤回材料的企业对自身“不自信”的表现。此外,撤单潮的出现还受到“IPO被否的企业3年内不许借壳”的重组新规影响。

另一方面,受益于严审核的标准、以及IPO审核效率的提升,再加上不少在审企业主动撤回IPO材料,IPO排队企业数明显减少,困扰A股多年的IPO堰塞湖现象得到有效的缓解。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处于上市辅导的新三板企业为100家,而2017年年底为423家,同比减少了近8成。

此外,2018年拟IPO新三板公司终止IPO申请并撤回材料多达73家,而2017年该数字仅为19家。就在10月最后一场发审会之前,原本将上会的通宝光电也紧急撤回了IPO材料。

11家

自今年4月21日,港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出“新三板+H股”政策以来,新三板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热潮。

据统计,2018年共有11家新三板企业表达了赴港上市意愿,其中,君实生物于2018年12月24日正式敲钟港股,为首家“新三板+H”股企业。

随着君实生物成功挂牌,也意味着“新三板+H股”的模式已经走出成功的范本。

“新三板+H股”模式下,企业不必承担高昂的私有化成本,即可实现两地挂牌和上市融资的功能,因此受到企业青睐。

除“新三板+H”公司外,多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并赴港上市,如华图教育、新东方在线、豆盟科技等,其中华图教育曾被认为有望成为首家从新三板转战港股的公司。

但今年3月份披露招股书后,华图教育港股上市没有明显进展,在首次披露招股书失效后,10月份华图教育再次披露了招股书,目前华图教育仍未进行聆讯。

而比华图教育更晚提交申请材料的新东方在线,已于11月通过上市聆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