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科创板的建设问题,业内有诸多探讨。日前,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股权投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代表,收集了目前市场上关于科创板七大焦点问题,不少机构人士给出了各种建议。
焦点一: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过去,阿里巴巴、美团、爱奇艺、拼多多等企业无法在国内上市,国内投资者也无法分享到这些企业的股东红利。因此,对于科创板的定位,似乎更倾向于在当前制度框架内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对标纳斯达克和联交所。
而这类企业可能是某一个战略新兴行业的细分龙头,符合国家战略且拥有核心技术,类似于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升级。一家上市券商投行高管表示,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还需要区分模式本身是否成立,一些玩噱头玩概念的企业应该排除。
焦点二:打破盈利要求?
目前,科创板草案尚在讨论阶段,能否打破对企业的盈利要求备受关注。
一位曾从事投行多年的创投机构创始人表示,净利润为2000万元~3000万元的传统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不是较理想的上市企业,何况“净利润”这个指标容易财务造假,科创板上市门槛参照纳斯达克考虑企业的市值、收入、现金流等指标更为合理。
不过也有投行认为认为,科创板仍应当遵守《证券法》中关于“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的上市基本条件,除非修改法律,否则没有商量余地。不过可以考虑到高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特殊性,需要重新对这两点作出合理的判断和界定。
焦点三:发行定价突破市盈率限制?
目前,A股市场首发(IPO)定价市盈率的上限是23倍。多位投行人士建议,科创板一定要实行市场化定价,否则更容易导致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出现套利空间。
华南一家券商股权私募子公司总经理表示,科创板的定价权应该回归市场,可以让私募等机构参与询价、定价。
焦点四:做市交易还是竞价交易?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业务管理部总经理预测,科创板实行做市商制度的概率较大,做市制度就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这对资本金实力不强的中小券商会带来一些压力。
但也有股权私募基金负责人认为,做市商制度在我国尚未成熟,拥有真正定价能力的券商还不多,如果实行做市商制度需要有足够多的私募、公募机构参与,才能提升市场活跃度。
焦点五:采用T+0?
业内人士分析,科创板的交易制度仍有讨论空间,但大体上不会比现有的沪深交易规则有太大出入。此前市场讨论的完全取消涨跌幅限制,或实现T+0等交易制度,短期内可能性不大。
焦点六:投资者门槛高?
流动性直接关系到未来科创板市场的成败,吸取过去新三板的经验教训,多位市场人士表示,50万元的投资者门槛过高。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业务管理部总经理表示,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中,50万元以下证券资产的投资者占了大部分比例,如果科创板要保证足够的流动性,不应设置那么高的投资门槛。
焦点七:如何严惩财务造假?
多位业内人士在受访过程中表示,未来科创板推出,一定要严惩造假的责任人,中介机构需要勤勉尽职,但发行人更要严惩。同时,强化“事后”监管,对于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可以设计保护投资者的案件诉讼制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