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利用新三板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有可为)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海外市场看,美国、德国、日本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左右,对就业的贡献率大约为60%-70%。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另外,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国家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2013年底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指出,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渠道,充分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新三板肩负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使命,就是为了解决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来。
2013年以来,新三板快速发展,每年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千亿的股权融资规模,有力地支撑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近两年的去杠杆,就是为了把通过影子银行流向地产、城投的钱收回来,再通过正常的信贷投放到实体经济。一方面改变资金投向,一方面降低资金成本,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误伤一些中小企业。
大量资金通过银行信贷体系,投放到了国企、地方政府。这些单位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往往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众多民营中小企业为其上下游的供应商或者客户。当这些单位资金充沛的时候,民营中小企业也可以拿到现金收入。但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这些单位资金紧张,往往通过延长对民营企业的账期来缓解自己的资金状况。民营企业的当期收入就会变成应收账款。如果应收时间过长,将挤压了民营企业本就不高的盈利空间。
去杠杆,有两种办法,一方面是减小分子,一方面是做大分母。银行去杠杆是减小分子,减少债权融资;与此同时,应该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做大分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直接融资可以盘活社会存量资金,直接注入实体经济,而不必新增货币。当资本市场有稳定的赚钱效应,民众有了可靠的投资渠道,自然不会去炒房。这样可以引导炒房资金流入资产市场上的实体经济。让存量资金循环起来,活起来,而不是被锁在钢筋水泥的空楼里。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可以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为了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其中,专门提到了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等措施。
期待新三板能够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建设,继续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作用。
声明:本文为新三板在线转载文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 直接融资小微企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