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世达上市八年亏1.5亿元 市场质疑业绩亏损强推高送转目的不纯)
从上市之初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心气全无”,对于创业板公司易世达来说,还不到8年。
遥想2011年年初,易世达披露上市后的首份年报称,7.78亿元的募资净额让公司觉得发展资金充足,要将公司打造成拥有世界领先的余热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技术的新能源开发推广应用型企业,使公司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
不过事与愿违,七年后的2017年报中,公司却无奈地表示,目前主营业务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均遭遇较大的经营压力,短期内无法实现重大突破。
另外,易世达还在2017年报中表示,公司要积极探索“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产业,力求通过兼并、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创经营新局面。有投资者就此给了记者一个通俗的解释:“就是目前的主要业务还不太好干,压力很大,未来想干点啥,还没想好,都得靠卖”。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公司咨询,对于未来兼并、收购等方面的合作,有无具体目标,公司工作人员称,“不清楚”,而对于控股股东质押股权比例过高的事项,也回答称,“只是代控股股东履行信息披露。”
上市八年亏的“底掉”
转让参股公司股权
易世达公开披露的2010年度报告显示,上市首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51.13%,净利润6616.80万元,同比增长73.60%。不过2010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成了公司此后再也无法触及的巅峰。
《证券日报》记者据数据统计,从2011年开始,易世达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震荡下滑,截至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和-2.64亿元,分别较2010年下降80.94%和498.98%。这7年中,公司仅2015年的营业收入增长38.13%,其余6年均为下滑。净利润方面,公司仅2013年净利润实现增长52.04%,另外6年也均下滑。
而从2016开始,易世达进入了亏损模式。2016年公司净利润为-6225.83万元,同比降875.42%,2017年公司亏损2.64亿元,同比下降324.44%。记者据数据统计,易世达上市八年,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却是-1.50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8年年初,易世达披露的一份关于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显示,公司于2017年6月底转让的一份参股公司的股权,极有可能收不到钱。
公告显示,公司以2250万元的对价将持有的海南亚希投资有限公司18%股权转让给自然人刘里。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经多次协调,刘里拒绝履行支付股权转让款等义务。经与审计机构充分沟通,并经外部法律机构出具分析意见,对刘里的应收款项收回可能性极小,公司拟对该笔应收款项100%计提减值准备,本期计提2250万元。
记者查阅公告得知,当时约定的付款方式也比较拖拉。公告显示,签订协议的各方一致同意,股权转让款在协议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250万元;2018年至2022年每年12月31日前支付200万元;2023年至2024年每年12月31日前支付500万元,也就是说,这笔股权转让的资金,要到2024年年底前才能结清。
除了上述转让的海南亚希18%股权,2017年年底,公司称为了有利于在太阳能相关行业、光伏发电业务及有关新能源等领域的拓展,借助优质的资源和平台,寻求更适宜的发展模式,争取早日开创经营业绩的新局面,转让全资子公司厦门易世达新能源有限公司45%的股权,合计对价450万元。
“卖房卖地”增现金流
高管层纷纷出走
除了下属公司股权,易世达还在卖房卖地。
2018年年初,为盘活存量资产,易世达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意向书》,由园区管委会整体回购公司“易世达科技园”项目用地及地上建筑物。
公告显示,“易世达科技园”项目于2011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15年12月份项目基本建成,已经完工6号堆场和7-10号4个单体建筑,建筑面积为1.74万平方米,项目因未竣工验收,截至2017年12月31日,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帐面原值6287.92万元,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帐面原值为3350.96万元。易世达在相关公告中称,项目由于外部配套等原因,至今尚未投入使用。
公司披露的相关协议书显示,为有效解决易世达作为上市公司面临的业务转型、资金受限等诸多困难,园区管委会同意整体回购“易世达科技园”项目用地及地上建筑物。此外,为促进易世达加快发展、拓展新项目,园区管委会将对易世达的经营发展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易世达在公告中表示,“易世达科技园”项目多年受配套等各种原因影响一直未达到预期目的,若能如期完成回购,将有助于公司盘活低效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增加现金流。
业绩不振,公司高管层也不稳定。自2015年9月末韩家厚辞任后,从最开始的赖建清,到2016年的林晓辉,再到2017年的陈祥强,光董秘就换了三个人。
记者查阅公司披露的一系列公告得知,2015年9月28日,韩家厚辞去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16年9月9日,赖建清辞去董事长等一系列职务,仅留任董事,并在2017年1月份辞去董事一职,彻底离开公司。2017年4月25日,时任董事、总裁吴爱富,董事、董事会秘书林晓辉也辞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职务。2017年4月28日,非职工代表监事戴楠请辞,2017年7月6日职工代表监事罗桂生辞职。2017年8月1日,侯宏启、林志、肖作平三位未到届的独立董事同时请辞。公告显示,对于辞职原因,侯宏启称因长期居住在国外,业务比较繁忙;林志称因近期工作繁忙,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担任公司的独立董事;肖作平则直接称因个人原因请辞。2017年9月29日,一直在公司管理层的何启贤董事也辞职离开。
“人还没认熟,名片还没揣热乎,人就变了。”近两年参加公司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除了经营管理人员的纷纷出走,记者还留意到,易世达原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于2017年9月28日有效期届满后,公司已不再享受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自2017年度起将由15%调整为25%。
经营巨亏不忘“高送转”
大股东所持股权全数质押
虽然从2016年以来公司业绩亏损,易世达却出人意料的推出了一份高送转分红方案。今年2月份,易世达发布《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预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以截至2017年底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公司实控人刘振东表示,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有利于扩大公司股本规模,增强公司股票流动性,有利于广大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兼顾了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公司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相匹配。
不过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还是受到了市场的质疑,有投资者认为在业绩亏损的情况下强推高送转目的不纯。在2018年4月20日公司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多名投资者就利润巨亏情况下推高送转方案问题向公司发问。当时,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陈祥强称,业绩盈利与否不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必要条件。转增股本有益于公司扩大股本,提高股票流动性,以及对外经营业务的开展。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自杭州光恒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解称“杭州光恒昱”)通过协议转让取得控股权以来,其所持有的易世达股份就一直都是质押、解除之后再质押的状态。
2017年9月15日,易世达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票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公告显示,杭州光恒昱于2017年9月14日将持有的460万股股票进行了质押式回购交易。截至公告当日,杭州光恒昱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2193.80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84.97%。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当时公司的股价在27元/股(未复权,下同)左右,不过到了今年的2月初,公司的股价一路下跌,最低时曾跌至20.56元/股。
记者留意到,在易世达分配方案披露后,公司股价已一路走高,5月21日一度突破30元/股。
虽然股价暂时来看已经无虞,但是,4月25日,在杭州光恒昱将以前质押股份全部解除质押的两天后,其将所持的全部股份再度质押。
易世达4月26日披露公告称,杭州光恒昱于4月25日将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2582万股都进行了质押,质押到期日为2021年2月6日。当日披露的公告中还特意强调,杭州光恒昱质押的股份目前无平仓风险。
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高比例质押公司对股价非常敏感,公司股价过低就存在很大风险,如果不能稳定住股价,且股东不能按要求补充质押品的话,或将存在被强行平仓的结果。
主营业务压力重重,易世达寄希望于业务转型。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公司董秘陈祥强在4月2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曾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均遭遇较大的经营压力,公司亟待业务转型和新利润增长点的挖掘。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国家战略重点发展的领域产业,力求通过兼并、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创经营新局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