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摘牌潮起,优质公司不断出走新三板。现在年报季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在这种情况下,新三板公司去年整体表现究竟怎么样呢?
新三板11382家挂牌公司中,除了准备摘牌以及460家未能按时交作业的公司,10764家公司都已经披露2017年年报。
从营收情况来看,新三板公司的营收中位数为7241万元,与2016年6243万元相比增长15.98%;
从净利润情况来看,76%的新三板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中位数为410万元,2016年净利润中位数为398万元,同样在上升。去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新三板公司达到458家。
2017年新三板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为8.71%,与创业板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8.86%相比不相上下,不过创新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达到12.87%,秒杀创业板;与此同时,新三板公司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9万元,要好于2016年的134万元。
可以说,一大批优质公司逃离后的新三板,去年整体表现并不差。(PS:文末附2017年最赚钱的100家新三板公司名单)
/ 01 /
营收中位数为7241万元,8家公司营收超百亿
2017年新三板公司的营收中位数为7241万元,与2016年6243万元相比,整体营收规模呈现较大增长。不过整体规模依然偏小,2017年创业板的营收规模中位数达7.5亿元。新三板营收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公司仅有230家,占比2.14%。
总体来看:
营收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只有8家公司,占比0.07%;
50亿-100亿以上的仅有19家公司,占比0.18%;
20亿-50亿区间内共有62家公司,占比0.58%;
10亿-20亿区间内共有141家公司,占比1.31%;
5亿-10亿区间内有368家公司,占比3.42%;
1亿-5亿区间内有3640家公司,占比33.82%;
营收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公司则高达6526家,占比高达60.36%。
从不同的层级来看,创新层公司业绩规模要明显高于基础层,做市公司高于竞价转让公司:
创新层公司营收中位数为1.8亿元,基础层仅有6308万元;
做市公司营收中位数为1.21亿元,竞价转让为6753万元。
从单个公司来看,营收规模最大的钢银电商(835092.OC),从事钢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服务,去年总营收达734.5亿元,较2016年410亿元的营收出现大幅增长。
营收规模最大的十家新三板公司
虽然因为市场等多方面原因,许久未见优质公司挂牌新三板,但一些新三板原有的“大块头”公司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这对新三板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可以看到,营收规模前十的公司中,4家公司的营收增长率超过50%,且只有两家同比出现下滑。
除此之外,还有112家公司,2016年营收已超过1亿元,2017年增长依然超过100%,势头很猛。典型的如先融期货(870115.OC),2016年营收为1.03亿元,2017年营收达13.46亿元。
营收2016年达到1亿元,2017年增长比例最高的10家公司
/ 02 /
81%的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增长中位数16.17%
从整体来看,新三板公司的营收增速也没有放缓:2017年营收增长率中位数为16.17%,2016年为15.25%。
近81%的公司营收较2016年同比增长,只有19%的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其中420家公司营收下滑比例超过50%,占比3.90%。
从增幅来看,23家公司营收增幅超过1000%;
增长比例在500%-1000%的公司有36家;
增长在100%-500%之间的公司共有611家;
营收增长超过50%-100%之间的公司1368家;
当然,其中大部分公司营收规模较小,故营收增幅只是看起来极大,比如增幅最大的是兴致体育(831027.OC),去年营收增幅达1852468%,主要是2016年营收仅655元,去年大幅增长后,营收为1214万元。
从不同板块来看,做市公司的增长率不如竞价公司,创新层公司虽然高于基础层公司,但创新层公司的营收增速已大幅减缓,而基础层公司的营收增速较2016年依然小有提升。
做市公司营收增长中位数为12.22%,2016年为11.41%;
竞价转让公司为16.69%,2016年为15.97%。
创新层公司营收增长中位数为16.90%,较2016年的35.06%出现大幅下滑;
基础层为16.01%,2016年为13.31%。
/ 03 /
76%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中位数410万元
再来看一下盈利水平。
2017年,76%的新三板公司实现盈利,共135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410万元,较2016年398万元的净利润中位数也有所增长。
不过,总体来看,新三板公司的净利润规模还是普遍较小,要知道创业板公司去年净利润中位数已达到8244万元。
具体来看:
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公司只有3家,占比0.03%;
5亿-10亿之间的只有17家,占比0.16%;
1一5亿元之间的有115家,占比1.07%;
5000万元-1亿元之间的323家,占比3.00%;
净利润规模在1000万-3000万的公司2442家,占比22.69%
1000万元以下的公司则多达7227家,占比67.15%。
按照2017年业绩,符合传闻中拟IPO公司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的新三板公司共有458家,占比4.26%。
从不同的板块来看,表现与营收情况一致,创新层与做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均要高于基础层和竞价转让的公司。
创新层公司净利润中位数为1910万元,基础层为328万元;
做市公司净利润中位数为806万元,竞价转让公司为381万元。
从单个公司来看,金融行业依旧是新三板“盈利王”主要的构成,净利润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6家属于金融行业。其中净利润规模最大的是齐鲁银行(832666.OC),2017年实现20.26亿元的净利润。
净利润规模排名前十的新三板公司
从亏损情况来看,新三板足球第一股恒大淘宝(834338.OC)亏损9.87亿元,登顶“亏损王”。2016年的“亏损王”神州优车(838006.OC)虽依然位列前十大亏损公司之列,但其亏损已大幅收窄,2016年亏损高达36.72亿元,2017年亏损收窄至3亿元,相信盈利就要到来。
亏损排名前十的新三板公司
事实上,有不少像神州优车这样,前期大幅亏损的公司在登陆新三板后逐渐走上盈利之路。
2016年亏损超过1亿元的百合网(834214.OC),去年已实现6500万元的净利润。虽然不断有优质公司逃离,但是这些公司的成长,对于新三板来说是个好消息。
/ 04 /
净利润增长情况表现不好,43%的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整体来看,新三板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17年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为12.38%,2016年则是15.13%。2017年净利润出现下滑的新三板公司占比更是高达43%。
具体来看:
净利润增幅超过1000%的公司有204家,占比1.90%;
净利润增幅在500%-1000%之间的有226家,占比2.10%;
净利润增幅在100%-500%之间的有1999家,占比18.57%;
净利润增幅在50%—100%之间的有1230家,占比18.57%;
净利润增幅在0—50%之间的有2457家,占比22.83%;
净利润下滑小于20%的企业共有839家,占比7.79%;
净利润下滑比例在20%—50%之间的共有839家,占比7.79%;
净利润下滑超过50%的公司多达2806家,总占比26.07%。
在优质公司不断出走的背景下,上述数据对于新三板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市场人士指出,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二,首先,一些公司在过去几年已冲过业绩,2017年的净利润下滑是在为过去几年还债,“像创业板开始一样,2009年净利润表现都非常好,2012年也是明显增长乏力”;其次,目前行情不好,部分公司释放业绩的动力不足。
事实上,创新层公司和做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中位数都已明显低于基础层和竞价转让的公司。
创新层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为9.01%,2016年为29.35%;
基础层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为13.17%,较2016年增长率11.65%有所增长。
做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为1.23%,2016年为1.48%;
竞价转让为14.43%,2016年为17.90%。
当然,这与创新层公司、做市公司本身规模都比基础层、竞价转让公司规模要大有一定的关联。
整体表现不好并不意味着个股不好,34家公司在2016年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情况下,2017年实现净利润增长超100%。最典型的当属金川科技(837205.OC),2016年净利润7410万元的情况下,去年达到9.28亿元。
金川科技是一家从事钴金属冶炼的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受新能源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和工业经济复苏影响,电池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业绩大涨。”公司在年报中表示。
2016年净利润超3000万元,2017年净利增长率排名前十的新三板公司
/ 05 /
优质公司不断逃离后的新三板,表现没有你想的那么惨
新三板公司的整体现金流出现好转。
2015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中位数为155万元, 2016年出现下降,中位数为134万元,当时市场人士颇为重视,毕竟对于举债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尤为重要。
不过2017年,新三板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中位数为179万元,不仅出现回升,且好于2015年的水平。
还有新三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虽然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但依旧与创业板不相上下。
可以看到,2015年时,新三板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高达13.23%。也就是说,花100块钱,能够有13块钱的收益,而当时创业板仅有9.34%,中小板、主板不到9%。
2017年新三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只有8.71%,但与创业板相比,仍是不相上下,创业板723家公司去年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为8.86%。而创新层企业去年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达到12.87%,远远超过创业板。
2015年的数据不排除提前透支的情况,但在监管趋严、挤泡沫的情况下,2017年新三板公司的财务更加真实。
要知道新三板公司的举债能力要远远低于创业板,缺乏金融资源支持的情况下还能达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2017年最赚钱的100家新三板公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