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隆股份4月20日发布年报,称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43.29亿元,较2016年增长61.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较2016年增长33.15%。
从主要业务板块来看,辉隆股份2017年度化肥业务销售收入79.17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1.27%;农药业务销售收入16.92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6.71%;化工业务销售收入45.78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25.24%。
辉隆工业强势崛起
2017年,辉隆工业推行“八统一”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贸融合,产销两旺,全面盈利。五大肥料生产基地以安全生产为中心,改工艺、降能耗、提质量、促销售,全年实现自主品牌复合肥销售50万吨。
其中,五禾生态肥业围绕稳产高产、提质降耗,积极开展作物、土壤、肥料、工艺、技术等项目研发,2017年申报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件,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银山药业凭借农药研发优势与完善的制剂加工体系,聚焦重点作物、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客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位列2017年中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30强第24位,自主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辉隆商业持续转型升级
2017年,辉隆商业各经营单元顺应市场走势,把握购销节奏,引领行业操作,创新经营模式,规模全面提升。期内化肥业务销售收入79.17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1.27%;农药业务销售收入16.92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6.71%;化工业务销售收入45.78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25.24%。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连锁集团明确提出以“四个标准化”(即试验示范标准化、田间观摩标准化、工厂参观标准化、演示宣讲标准化)为手段,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4S”店。瑞美福、连锁集团、海南农资、农业科技发挥农化技术服务优势,转变经营思路,从“产品贸易商”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从服务客户为中心”向“以服务作物为中心”转变。
在开展电台讲座、辉隆科技大讲堂、试验示范、飞防植保服务的基础上,上市公司强化跟踪调查,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程度,贴近终端、贴近农户,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种田大户提供配方施肥、种肥同播、统防统治、节水灌溉、机械作业等系列化服务,初步破解了“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难题。服务作物定向化。瑞美福以直营店为平台,设立长丰草莓服务中心,为种植大户提供绿色草莓生产全程技术解决方案,打造“三绿一改良”(绿色通道、绿色产品、绿色食品,改良土壤)合作模式,成立一年多已服务2000多亩草莓、600多农户。
多元板块协调发展
年报披露,辉隆股份农业科技经过近7年探索,已形成苗木贸易及种植、农业休闲旅游、基地托管、社会化服务和农产品销售五大业务,发展路径明晰;辉隆全椒现代农业生态园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发展前景美好。农仁街在电商服务站及县域运营中心建设、农特产品贸易、粮食收购加工一体化等领域开展试点,确立了“线下支撑线上,产后拉动产前,电商+实体同步发展”的模式。
另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都已完成,参与发起设立的四支产业并购基金运行态势良好。充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专业资源与专业能力,加快推动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融合发展,加大对优质资源的投资,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农资流通行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能过剩。截至目前,除我国钾肥产能基本自给自足外,其余品种均已出现产能过剩的态势,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二是行业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步伐加快,中小型贸易商逐步在竞争中退出,市场要素资源向大型农资企业集聚;三是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取消。铁路运价优惠取消、天然气价格上调、电价市场化改革、化肥增值税恢复征收等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逐渐提高;四是“零增长”提出新挑战。在国家进一步明确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农药行业必将面临更严厉的环保、安全监管,落后产能也会加速退出,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持续推进。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发布,这标志着新的农药管理监管主体框架初步建成,农药管理法规日臻完善;五是农资电商建设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终端市场的快速渗透和国家政策面利好的背景,农资电商的发展应准确定位切合点,把握优势、利用资源,顺势发展。
对此,辉隆股份表示,上市公司在坚守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农资主业的同时,将切实加强资本运作,落实双轮驱动战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合理、灵活发挥公司投融资功能,一方面加快谋求自身开拓发展,积极发掘、筛选、储备优质项目,孵化、培育好现有项目;另一方面紧密围绕上市公司主业,稳步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产业链,丰富上市公司业态,增厚上市公司利润,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逐步提升市值,实现资本、实体融合协同发展、做强做优的战略目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