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小米、中兴、华为等10家手机厂商联合对外宣布,推出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生态“快应用”及相关标准。在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日益壮大、硬件利润微薄的背景下,快应用的推出被看做是手机厂商与腾讯争夺流量与利益的举动。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流量竞争有促进作用,但微信已经具有较强的用户黏性,十大手机厂商要想争夺用户流量并非易事。
在“流量经济”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情况下,无论是硬件拥有者还是软件运用者,都会把目光转向流量市场,瓜分流量市场产生的利益。只是由于此前硬件生产市场有着较高的利润,手机厂家没有重视流量市场的利益。现在,硬件市场明显出现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也越来越薄,如果继续满足于硬件市场的利益,对手机厂家来说,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流量市场并不是说瓜分就能瓜分,说进入就能进入,说抢到份额就能抢到份额的。微信小程序能够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喜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没有竞争对手,或者说没有可以与其竞争的对手。因此,从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单边发展、快速扩张、无拘无束的格局,所有的用户,都只需要围着微信小程序转,就能得到方便与快捷,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相反,手机厂家却在为市场份额打得不可开交。当手机厂家终于发现硬件市场已经没有什么利益空间,没有多少可以瓜分的利益的时候,微信小程序已经在流量市场赚得钵满盆溢了。想从既得利益中抢占一块,对手机厂商来说,确实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
很显然,不管难度有多大,抢占流量市场都是硬件生产厂家必须迈出的重要步伐。十家手机生产企业能够不计前嫌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微信小程序,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继续在硬件市场竞争,对谁都不会有好处。只有跳出硬件市场进入流量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利益空间。
这个思路是对的,也是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最大的问题在于,硬件生产企业是否有条件和能力与微信小程序展开竞争,十家手机厂商的“抱团”,能否与腾讯真正进行对抗。
首先,十家手机生产厂商能否做到齐心协力?要知道,尽管流量市场的利益很可观,抢好了,确实对手机厂商的经营能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不同的手机厂商,抢占流量市场的能力存在差别。如果看到别人抢占得比自己多,会不会不去配合,而转向与腾讯合作呢?如果明合暗分,那要想与微信小程序对抗,没门。
其二,微信小程序能够轻易被打败吗?退一步讲,就算十家手机厂商能够齐心协力,是否就能够与微信小程序对抗了,也是一个问题。毕竟,微信小程序已经与用户之间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多数用户已经由“用户”变成了微信小程序的“粉丝”。粉丝可不是一般的用户,其黏性之强,其他经营者是很难将其分开的,也是很难将其吸引过来的。所以,手机厂商对流量市场的进攻,可能不会那么容易产生效果。此前一些眼尖的手机厂商推出的类似做法,也似乎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
第三,手机厂商有决心与微信小程序展开对抗吗?虽然说微信小程序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粉丝,但是,粉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其他企业能够用更方便、更快捷、更实惠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粉丝也会离开微信小程序的,就看手机厂商能够推出怎样的服务,如何在流量市场施展拳脚了。譬如被微信小程序“抢”走的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App,打车、订票等轻应用操作就能在微信中完成,手机厂商如何应对,如何推出比微信小程序还要方便的服务,这对手机厂商抢占流量市场份额很重要。又如手机厂商习惯于在手机中强制安装一些硬件,让手机用户感到很不满意,从而不愿多用手机厂商推出的业务,为了抢占流量市场,手机厂商是否能够有所改变呢?等等。对用户来说,方便是第一位的。不方便,就会被用户抛弃。
当然,手机厂商的“抱团”,对广大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抱团”对抗以后,不仅可以倒逼腾讯做出新的改变,继续优化微信小程序的服务和功能,而且可以倒逼手机生产厂家在很多方面做出改变,推出许多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新业务,取消一些强加给消费者的旧业务。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开心的事。至少,用户可以多一个选择,多一个增加话语权的窗口。否则,微信小程序与用户之间会形成不平衡的话语权语境。
手机厂家“抱团”与微信小程序对抗,结局如何演绎,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