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国移动计划明年新增1亿4G用户 加快推进物联网行业应用

来源:证券时报 2017-11-27 15:49: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移动计划明年新增1亿4G用户 加快推进物联网行业应用)

虽然5G的脚步越来越近,但是,根据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11月24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的表态,集团2018年的重要目标之一仍是“降低4G消费门槛,做大4G客户规模”。

目前,中国移动4G用户已经超过6亿户,在中国移动合计8.8亿移动业务用户中,4G用户占比达到71%;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2018年集团4G用户规模将突破7亿户,这就意味着明年还将至少新增1亿4G用户。

另外,中国移动同时在加码布局NB-IoT(窄带物联网),尚冰透露,集团物联网连接数已经超过2亿,2018年还将新增物联网连接数1.2亿,总连接数超过3.2亿,进一步提升集团客户和行业垂直领域的业务和收入规模。

借力4G创新业务体验

在国内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的4G网络建设起步较早,其4G基站数已达179万个,终端方面,2017年中国移动网内销售4G终端接近4亿部。受益于4G网络及终端的普及,今年,中国移动4G单用户月均流量消耗已经超过2GB,据中国移动总裁李跃透露,集团流量经营在2017年取得高速增长,整体流量增长超过100%。

谈到中国移动明年的4G发展策略,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新增1亿4G用户规模的目标并不激进,属于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实际上相比2017年的增速已经有所下降了”。付亮表示,新增4G用户则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原来的2G、3G用户向4G迁移,二是新开卡4G用户。

为了扩大在4G方面的领先优势,中国移动还延续了往年的终端补贴政策,具体来看,将根据4G手机与网络和业务的适配程度,延续“普通合作、战略合作、深度合作”三类机型合作,回报率分别设定为30%、40%、50%;同时,为促进Native RCS(手机内置)产业成熟,2018年上半年战略合作机型的回报率上浮至60%。

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表示,2017年,全行业的手机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年销量超过5亿部;其中,中国移动网内手机销量就超过4亿部。“针对‘战略合作、深度合作’两类机型,将对‘咪咕视频、和彩云、手机邮箱、手机营业厅、和飞信’5项业务,免流量体验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将力推视频彩铃业务以及和飞信业务,支持这些业务的终端提供商也将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中国移动解释称,视频彩铃主要是为进一步提升通话体验,加速普及高清通话服务;和飞信则将推动通信业务向富媒体化演进。

“运营商一直有这样的补贴惯例,也就是说,终端厂商越支持运营商的业务,运营商给终端厂商的补贴越多。”付亮告诉记者,中国移动对和飞信等新的信息服务业务非常重视,未来会成为其转型的一项重点,所以需要更多的终端设备加以支持。

窄带物联网探路5G

“明年,我们将拿出20亿专项补贴,推动物联网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各行各业引入物联网技术的门槛和成本。”这是李跃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大会上的表态。

他认为,在物联网比目前人际网的数量翻几倍规模的推动下,物联网高水平的应用,物联网应用的爆炸性增长一定会催生出来今天还看不到的一些基于物联网发展的巨型企业。

事实上,除4G以外,物联网也将是中国移动明年重点发力的方向。正如李跃所说,网的价值与网络连接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连接数量越多,网的价值越高。

在中国移动已经启动的“139合作计划”中,“1”代表着力推动NB-IoT(窄带物联网)新网络合作。沙跃家透露,到2017年底,将实现346个城市NB-IoT连续覆盖和全面商用,并推出“简明、实惠”的包年资费方案,分为20元、40元两个档次;同时,结合客户价值,针对NB-IoT模组还将设置60%-80%不等的补贴率。

据了解,物联网是未来5G网络正式商用后的重点应用场景之一,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的能力依然不足,为了提早培育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NB-IoT应运而生。

付亮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建成NB-IoT网络,在远程抄表、视频监控等行业已经有所应用。他向记者表示,不管是电信运营商还是设备提供商都能提出一些较好的NB-IoT解决方案,但是应用范围尚未大规模推开,其中的原因在于用户的使用成本将增加。

“对于用户而言,主要涉及两方面的新增成本支出,一是一次性购置NB-IoT设备的支出,二是网络使用的费用支出,因此,要想快速大规模推广,必须让用户感受到使用NB-IoT的新增支出能够从其它方面获得补偿。”付亮说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