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程序审核与现场检查同时发力 IPO通过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共计18家企业IPO被否,新股发行的通过率为91.21%。但是,2017年年初至今,仅半年的时间已有41家企业IPO申请被否,而且,每月的IPO否决率都在持续攀升,4月份IPO审核被否率为12%,5月份被否率为14.06%,6月份,在发审委审核的42家企业IPO中,10家公司审核未通过,被否率达到创纪录的23.81%,7月份虽然只过去了10几天,但已经审核了11家公司的首发申请,这其中就有4家被否,可想而知7月份IPO被否率也不会低。
IPO持续走低的通过率,表明了证监会对IPO审核的从严审查。证监会多次表示,重点关注IPO带病申报的问题,强化问核工作力度,从严审查把关,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挡在IPO门外。特别是保荐机构不主动撤回申报材料存在问题的拟IPO企业,仍然带病申报意图博弈过关的,证监会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格追究相关方面责任。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也明确表示,证监会将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杜绝脱实向虚,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创业领域,坚决把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挡在IPO大门之外。
通过梳理被否公司,笔者发现,监管部门加大了审核力度,一方面体现为审查把关趋严,审核通过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相关反馈意见越发细致、深入。监管部门主要关注公司的经营业绩变化、盈利能力、财务数据、关联交易等,企业自身存在的瑕疵往往成为其过会的障碍。
不仅如此,证监会还加大了现场检查力度,同时还建立起与会内多业务部门监管协作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在介绍今年上半年IPO现场检查工作安排时表示,今后证监会将对IPO企业实施常态化的现场检查,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检查对象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中抽签抽中的企业;二是在标准不降、条件不减前提下享受即报即审、即审即发优惠政策的贫困地区企业;三是日常审核中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检查的企业。
2017年3月,证监会启动2017年第一次现场检查,对34家首发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其中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企业14家、日常审核发现重大疑点企业11家、贫困地区企业9家。与此同时,证监会发行部在检查中发现的线索,均向会内有关职能部门移送或通报相关情况。2016年,发行部将4家首发企业的问题线索移交稽查局处理,将4家执业存在问题的保荐机构移送机构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笔者认为,IPO审核中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不仅会提高新股的发行质量,而且也给予了市场信心,更是对投资者权益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