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十年来达6.5万亿 监管力度正加大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7-02-07 08:54: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十年来达6.5万亿 监管力度正加大)

规模动辄数百亿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因乱象不止已成为A股市场的“心腹之患”。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高达6.5万亿元之巨,远远超出IPO融资规模。种种迹象显示,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以定增为主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监管力度,从而抑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无序融资。

据报道,监管部门对于以定增为主的再融资审核监管正在明显加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定增的批文是比较好拿的,只要规模不是特别大,基本上过会一个月左右就能拿到批文。但是去年年底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周期变长了,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北京一家券商的投行部人士表示。

相较于IPO的发行融资规模,上市公司以定增为主的再融资规模近年来节节攀升。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按照网上发行日期计算,A股市场共计进行了248宗IPO,募资总金额仅为1633.56亿元。而再融资方面,按照发行日期计算,2016年A股市场共实施增发737起,均为定向增发,计划募集资金15813.4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15245.30亿元。同时,实施配股10起,实际募集资金172.58亿元。A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达到17051.44亿元,超出同期IPO融资规模十倍以上。

统计数据还显示,2007年至2016年的十年中,A股市场的股权融资总规模为8.36万亿元,其中IPO融资总规模为20033亿元,相比之下,增发融资则达到3386家,合计募集资金高达61711亿元,配股则为3414亿元。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十年中,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高达6.5万亿元之巨,远远超出IPO融资规模。从历年情况来看,仅2007年和2010年的IPO融资规模略大于增发融资。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再融资乱象不止。一方面,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堪忧。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了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各类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私募、信托、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总金额达7268.76亿元,两项数据分别同比增长23%、39%。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5526.24亿元,占比72%。7628.76亿元理财产品认购额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达58%和42%。另一方面,一些ST类公司也大量增发融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A股共计有12家ST类企业实施了增发融资,募集资金共计1136.95亿元,其中有多家ST类企业的定增融资规模超过了百亿元。

今年1月2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融资结构不合理,募集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益不高等。下一步,证监会将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次融资金额过大,健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现场检查制度,督促保荐机构对在审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进行复核。同时,有必要对现行再融资制度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予以优化调整。总体考虑是严格再融资审核标准和条件,解决非公开发行与其他融资方式失衡的结构性问题,发展可转债和优先股品种,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

从增发融资的规模来看,2012年至2013年,这一规模始终为3500亿元左右,2014年,增发融资达到6734亿元,2015年至2016年更是跨过了万亿大关。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以定增为主的再融资规模的迅速扩张,主要与这一段时期IPO低价发行有关。

数据显示,2016年实施的737起定向增发所涉及的618家上市公司中,上市时间在2015年以后的就有45起,这意味着在IPO上市仅仅一年时间之后,这些公司就开始在一级市场实施了定增融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在现有的新股发行体制下,发行人为了获得股份募资最大化,一般采取的应对之策就是IPO尽量少发股票,等上市后再高价增发大量股票。另一方面,由于排队时间较长,一些企业弯道超车进而出现了大量壳公司增发、反向收购买壳者资产的炒壳现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A股共计发生重大重组事件657起,交易总价值高达2.25万亿元。

董登新表示,一些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无心主业和研发,却热衷于连年增发股份,不断购买他人的资产和利润,玩报表数字游戏,制造业绩“高成长”,进而刺激股价“高成长”,配合大股东和机构减持。其实质就是股权倒腾转手、谋取差价暴利。更糟糕的是,有些上市公司并不差钱,他们却赶时髦、玩增发,拿募资的钱炒股,或搞委托理财。

他认为,为了让股市资金流向优秀企业,并让股市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应当设置系列增发红线或负面清单:凡是近三年出现亏损的公司,不允许增发;凡是近三年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不允许增发;凡是近三年出现信息造假或行政违规的不诚信公司,不允许增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