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七年时间过去,这些以“300”开头的股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的神话,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心目中的“牛股集散地”和“造富集中营”,也成为了A股市场的“人气风向标”。创业板是如何从28只股票、1399.67亿元市值的“前世”,演变出拥有546只股票、5.49万亿元市值的“今生”,耐人寻味。
市值扩容:“快”
说到创业板,很多投资者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词就是“成长性”。而这种成长性不仅仅体现在创业板的新兴产业属性,也体现在市值快速扩容方面。自从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创业板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27日,创业板共有54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5.49万亿元。而在2009年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市值仅1610.08亿元。由此可见,从绝对数值上看,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七年间增幅达1850%,总市值增幅达3825.04%。
不仅是绝对市值扩容规模,从相对市值比例增长情况也可以明确看到创业板市值规模的高速成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2009年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总市值占当时全部A股14.78万亿元总市值的比例仅为0.54%,转年扩大到0.55%。此后,这一比值就呈现出增速逐步扩大的趋势,从2011年末到2014年年末,创业板总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比例分别为2.41%、2.94%、3.23%、5.46%和5.06%。近两年增速再度迈上一个台阶,到昨日收盘时,创业板总市值在全部A股总市值占比已直逼10%关口,达到了9.75%。
中小板市值增速则明显慢于创业板,同期中小板的总市值在A股总市值占比从4.87%增长到昨日收盘时的17.86%,增幅为266.73%,而创业板同期增幅达1705.56%。
从个股层面来看,Wind数据显示,2009年10月30日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只股票当中,仅乐普医疗、神州泰岳和华谊兄弟的总市值在100亿元以上,分别为118.96亿元、130.07亿元和257.40亿元。到昨日收盘,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创业板股票数量已经达到了162只,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29.67%。其中,温氏股份的总市值达到1587.42亿元,乐视网、东方财富、碧水源、蓝思科技和三聚环保的总市值也都在500亿元以上。从平均市值角度来看,增长更为直观。截至2016年10月27日,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市值已经超过了100亿元,达到了100.59亿元,而这一数据在创业板刚成立时只有49.99亿元。
股价构成:“高”
市值高成长一方面是由于股票数量的扩容,另一方面也与高价股数量的争夺密切相关。Wind数据显示,2009年10月30日首批挂牌的28只股票当中,红日药业和神州泰岳的收盘价均在100元以上(不复权,下同),最低的大禹节水和新宁物流的绝对股价也都在32元之上。而彼时,全部A股当中的百元股只有3只,除了两只创业板股票以外,居于首位的是贵州茅台。而50元以上的21只股票当中,创业板就有11只,占据了“半壁江山”。
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3只百元股,其中创业板占据18席,占比高达78.26%。其中,维宏股份和冰川网络的收盘价都在150元以上,分别达167.02元和152.89元。而成安网络、朗科智能、世名科技和雄帝科技的价格也都超过了130元。
虽然“百元股大本营”中创业板股票占比明显增加,但创业板已经渐渐从初期的“高富帅”集中营逐渐演变为较为均衡的股价构成,显示出了市场扩容带来的多元化结构。相对于创业板初期的32元的最低价和50.60元的平均价,截至昨日收盘时,创业板最低股价花落通裕重工,仅3.43元,另有包括东方电热、向日葵、神农基因、宝利国际、红日药业等在内的37只创业板股票的股价都在10元以下。创业板股票的平均股价下降至31.49元,但即便如此,也远高于全部A股同期20.65元的平均值。
趋于均衡的不仅是创业板股票的股价分布,还有创业板股票的行业分布。Wind数据显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通信、计算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当中,而到昨日收盘时,创业板的546家公司整体虽然仍以上述新兴产业为主,但所属行业已经从一开始的15个扩大到了25个。
个股涨幅:“牛”
创业板的“造富”效应与其“牛股集散地”的属性密不可分。假设投资者从2009年10月30日当天随机选取一只股票持有至今的话,将有67.86%的概率实现100%以上的收益,有28.57%的概率会获得200%以上的收益。其中,如果买入的标的为网宿科技的话,7年下来累积的涨幅达到978.85%,机器人和爱尔眼科的累积涨幅也分别达到了651.15%和387.08%。在这28家首批登陆创业板的股票当中,只有金亚科技七年内出现下跌,累积跌幅为8.24%。整体来看,这28家创业板股票七年以来的平均累积涨幅达到了187.57%。相比之下,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仅有5.13%。
即便是未能参与首轮创业板股票投资,此后每年创业板都给投资者贡献了大量的牛股。例如2010年,创业板共有10只股票的年度涨幅在50%以上,其中万邦达当年涨幅达到116.90%,鼎龙科技和爱尔眼科的涨幅也分别达到了98.66%和82.15%。2011年只有拓尔思和东软载波的涨幅在50%,但到了2012年,涨幅在50%以上的股票达到了24只,易华录和红日药业的年度涨幅分别达106.22%和104.24%,盛运环保、巴安水务和聚龙股份的涨幅都超过了90%。
2013年创业板的牛股数量迅速放大,当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达到了75只,网宿科技、掌趣科技、中青宝、潜能恒信、上海钢联、天喻信息、乐视网和华谊嘉信的年度涨幅都在300%以上。2014年和2015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分别达到了55只和274只,雷曼股份、旋极信息、同花顺、朗玛信息、九强生物,以及暴风集团、中文在线、乐凯新材、创业软件、信息发展等大牛股都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即使是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居前的股票也依然被“300”军团所引领,包括名家汇、科大国创、蓝海华腾、昊志机电、恒和模具、博思软件等在内的55只创业板股票的涨幅都在100%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创业板股票的优异表现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铸就的。首先,新兴产业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在获得更多政策扶持的同时,也更能够获得投资者的认同。其次,创业板公司本身业绩增速优势也比较明显,再加上并购重组动作频频,外延式扩张提升了公司规模及盈利能力,也支撑了股价的上涨。最后,创业板股票往往具有盘子小、高送转比例较大、题材相对较多等特点,因而也受到活跃资金的青睐。
估值水平:“贵”
一说到创业板,不少投资者嘴里蹦出的第一个字就是“贵”。不过,这个“贵”并不是绝对股价上的“贵”,而是指创业板的估值“贵”。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2009年9月30日的平均市盈率(TTM)为86.30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华谊兄弟(TTM)达190.73倍,远高于当时A股46.87的平均市盈率。
直到七年后的今天,估值“贵”也依然是创业板的最大特征之一和行情掣肘因素。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指的市盈率(TTM)也分别达到了46.6倍和67.3倍,在沪深交易所核心交易指数中排名居前,远高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15.7倍、32.4倍的市盈率水平。而创业板指最高峰时的市盈率在去年6月3日时一度达到137.86倍。
尽管创业板的估值争议时有出现,但自创业板指2010年6月1日设立以来,至昨日收盘依然实现了121.34%的涨幅,远远高于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20.07%和5.73%的水平。市场人士表示,部分创业板公司业绩增幅是非线性增长的,不能简单的以市盈率论英雄,而应综合评估未来的市值空间、产品技术价值和商业模式价值等。这也是创业板估值较高,但并不能阻挡资金持续买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