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圆通速递175亿元借壳成功 首发三季报净利同比增九成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矫月 2016-10-27 09:06: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继更名圆通速递后,大杨创世正式成为了历史,而圆通速递也因借壳登陆A股市场,荣获了“快递第一股”的头衔。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借壳成功后,圆通速递于2016年10月26日首次发布了上市来的第一份业绩公告。

据圆通速递2016年三季报显示,公司2016年1月份至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13.95亿元,同比增长4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90.74%。公司称“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由于业务量增长所致”。

成功借壳上市

2016年10月20日,随着上证所9点30分的一声鸣锣,圆通速递正式宣告登陆A股。从2016年1月16日首次披露借壳方案到成功登陆A股,圆通速递用时仅仅9个月。

根据重组方案,大杨创世拟将全部资产与负债出售给蛟龙集团、云锋新创,同时向圆通速递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合计22.67亿股,收购圆通速递100%股权,作价175亿元。交易实施后,圆通速递的控股股东蛟龙集团将成为大杨创世的控股股东,圆通速递的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张小娟夫妇将成为大杨创世的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圆通速递的总股本为28.21亿股,实际控制人为喻渭蛟、张小娟夫妇,根据公司公告前十大股东明细,两人直接及间接持有圆通速递62.7%的股份。

据了解,圆通速递2013年至2015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49%、16.79%和13.32%,呈下降趋势。在此情况下,公司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业务总量的增加。据统计,最近三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快递业务总量增速分别为62%、52%及48%,增速逐步放缓。但预测期内圆通速递的利润未出现下降趋势,反而不断上升,交易对方承诺圆通速递未来三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3.33亿元、15.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圆通速递成功借壳上市后,公司发布的首份三季报业绩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亿元的成绩,暂居交通运输行业净利润榜首。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梳理,目前发布三季报的20家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亿元以上,其中,圆通速递以9.76亿元的业绩暂居首位。

快递板块加快上市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继圆通借壳大杨创世获批后,其它快递公司借壳上市的进程明显提速,如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事项也于日前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有条件通过。另外,艾迪西10月18日公告,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将于近日召开工作会议,审核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于10月18日开市起临时停牌。此外,中通也已赴美展开路演。

中原证券分析认为,国内快递一线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国内快递业未来发展前景被市场看好。

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快递行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全国快递业务量以50%以上的增速增长。从2007年至2015年的8年间,全国快递业务量年复合增速42.7%,快递业务收入规模年复合增速29.9%。2016 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达到 133 亿件,同比增长 57%;业务收入达到1714.7亿元,同比增长43.4%。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月度数据同比增速又重新回复到50%以上的水平。

国金证券分析师苏宝亮认为,随着全国宏观经济增速换挡,快递行业的发展增速也逐步放缓,2015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已降到50%以下。但快递物流行业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快递为代表之一的新经济仍表现出较强的活力,表现出一定的抗周期性。“十三五”期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规模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超过1000亿件,收入规模超过8000亿元,真正成就万亿级海量市场。

从基本面来看,快递行业有较高的景气度,10月18日,国家邮政局公布9月份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其中,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实现360.2亿元,同比增长50.2%;业务量实现28.3亿件,同比增长47.7%。

长江证券表示,随着双十一等的到来,四季度行业将再迎传统销售旺季。另外,叠加快递标的过会预期高等因素,快递板块有望继续获得超额收益。

在快递公司争相恐后的上市之举背后,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快递业的格局,兼并重组、优胜劣汰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会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型,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转型,并由单纯的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转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江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