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中国网络金融联盟、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局主办,中国民生银行银川分行,清华EMBA宁夏校友会协办的“2016金融科技驱动银行转型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近200位网络金融高管和专家就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电子账户、信息脱媒以及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话题展开了广泛探讨。
近年来,作为一个新型技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逐渐受到广泛认同,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就其现状而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表示,多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包括美国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印度储备银行、荷兰央行等均在正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或者已经进行研究并积极探索区块链全面应用。此外,金融机构以及许多高校都加强区块链应用或技术研究,比如美国银行提交了20份区块链专利申请,欧洲多个商学院曾与巴克莱等大型国际银行合作开设区块链课程等。
鉴于智能合约(SC)/区块链(BC)技术可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伍旭川认为,应抓紧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契机,采取“跟随战略”,积极筹建符合我国金融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SC/BC联盟,即中国的R3联盟,加速形成我国SC/BC标准,同时积极加强区块链应用的试点,确保我国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不过,伍旭川也也强调,区块链技术是点对点、去中心化,但是它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带来的便捷和高效,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洗钱问题怎么解决?去年、前年有一份绑架事件,绑匪的洗钱问题怎么解决?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区块链还是要慢慢的做好、做稳,不要把风险完全暴露出来,把事情做好才能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德勤中国区块链发起人、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主管合伙人秦谊表示,区块链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是一种基础架构的技术。通过特定的数据结构和共识算法,设计实现了多方参与的自制系统,它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因为它有一个分布式的架构,由电脑来实现并且是通过系统来维稳的共识的一个系统。如果基于区块链的前提下,全球就是一个大的计算机,从而形成庞大的价值传输系统。秦谊认为,区块链的基本特征有四个:第一是去中介化的信任;第二是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第三是强安全共识机制;第四是交易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张伟认为,区块链技术在不少方面已经有实际的应用案例产生,尽管它也存在缺点,但是应尽可能去利用它的优点,具体来说它的应用场景可以分成三个方向:一是在货币方向做应用,这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方向;二是在金融当中的应用,实现价值传递;三是扮演金融基础设施里的重要角色,包括支付结算、征信、资产交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