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间的合作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上周末,酷派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公告指出,今年中期业绩将录得约20.5亿港元的亏损。对比2015年上半年与下半年,销售分别减少40%与10%。公告认为,销售减少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市场的衰退及竞争激烈,以及集团业务重组与零售渠道发展并没有为改善集团的销售表现带来显著成效。可见,360、酷派与乐视之间的三角恋不但没有带来盈利,反而拖累了业绩表现。
酷派将亏损归为以下原因:
1、由于本土智能手机市场衰退、竞争激烈,相比2015年上半年与下半年,销售份额分别减少了40%与10%。同时集团业务重组以及公开零售渠道发展没有为改善销售表现带来显著成效。
2、此前与Tech Time Development Limited(360旗下公司)及Coolpad E-commerce Inc.(360、酷派合资公司)订立的股份调整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所产生的预期亏损约18.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3亿元。
3、由于应占Coolpad E-commerce的亏损而带来约1.7亿港元亏损。2016年4月22日完成股份调整框架前,应占Coolpad E-commerce亏损为50.5%,调整完成后为25%。
近年来,随着运营商渠道补贴的大幅降低以及市场日趋饱和,国产手机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小米、魅族等具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品牌。他们不但拥有更低的成本,还将互联网营销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国内市场的饱和倒逼国产手机不断尝试开辟国外战场。但由于高通、三星、苹果等大牌厂商的技术垄断,国产手机的出国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总体而言,一系列因素导致老牌的“中华酷联”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
在小米等互联网品牌大浪追赶下,酷派也在尝试打造线上品牌。2014年,奇虎360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360出资4.09亿元持有奇酷45%的股权,之后又增持到49%。酷派看中了360的资金与互联网运营经验,而360则看中了酷派供应链等手机业务的经验。
然而随着乐视入局,360与酷派相亲相爱的关系悄然发现变化。不仅乐1系列与奇酷成为直接竞争对手,乐视还直接以21.8亿元入股酷派占比18%,成为第二大股东。乐视的插足招致360的强烈不满。直到去年九月,酷派与360达成新协议,酷派持有奇酷的股份由50.5%下降到25%,而360的股份直接增加到75%,获得绝对的控制权,并最终得以独立。
众所周知,一般的合资公司存在投资回报少、控制性不强、运营过程中协调成本大等问题。360、酷派、乐视之间这段三角恋不仅没有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还导致了20.5亿港元的亏损。此外,这段纠葛也使酷派付出了宝贵的时间成本。在这两年中,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品牌强势崛起,迅速抢占国内市场。反观酷派,合资公司孕育的奇酷与大神两大品牌不仅最后落入360手中,自己孵化的线下品牌ivvi也没有什么名气。
一直以来,国产手机都面临着同质化现象严重、核心技术专利缺乏、创新不足等问题。正因为如此,手机厂商即使意识到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却也无法踩出平坦的出国之路。在众多品牌中,除了华为海外市场对其贡献接近一半、中兴跻身美国第四大品牌外,小米、魅族、酷派等虽然在国内的销售成绩十分亮眼,但却迟迟不敢转战国外市场。三星、苹果所逐渐的技术壁垒,使国产手机厂商望而却步。
国产手机厂商在紧紧把握渠道、供应链、低成本、互联网营销等优势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应该加大技术投入,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可以规避三星、苹果技术壁垒所带来的风险,才成为破局的关键。只依靠价格战与噱头营销开辟市场的国产手机,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