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一直吸引着海内外机构和舆论的关注。
日前,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在内的四部委在分析回答中国债务率问题时表示,中国整体债务和杠杆不高,风险总体可控,但其对非金融领域的债务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提示。
事实上,负债率相对透明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正是管窥国内非金融企业负债率的一个横切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自2014年以来,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负债率已经出现连续下降,即从2014年的45.49%下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42.22%,这或意味着,“去杠杆”目标已在上市公司层面得到一定实现。
但另一方面,在负债结构上,非金融上市企业整体的长期负债比重出现了微升,同时存在担保行为的企业数量及担保倍数也在悄然增长,分析人士指出这与不同体量企业间的去杠杆难度差异有关。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非金融企业过高的负债率仍然与大型企业的高负债现象有关,而影子银行业务的推波助澜,也让资金以空转的形式放大了整体债务规模,并埋下了潜在的债务传递风险。
降杠杆生效?
在监管层看来,目前过高的非金融企业负债率仍然是降杠杆的主要原因。
“可优化债务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配置,政府和居民部门可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财政部等四部委在答记者问时指出。
在近年来的去杠杆政策导向下,仅从上市公司维度考量,国内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或已进入下降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咨询统计2805家上市公司数据后发现,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平均负债率达45.69%,该比例在去年底时已降至43.02%,并在今年一季度末进一步下降至42.22%。
不过从负债率上下变动的公司数量上来看,负债率“整体走低”的趋势并不显而易见,例如和2014年相比,2015年负债率下降的公司数量为1468家,占统计范围的52.34%,同负债率上升的企业数量相差无几。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然有15家上市公司负债率超过100%,其主要分布在*ST川化、*ST舜船等连续戴星公司中,同时亦有313家企业的负债率在70%-100%之间,这一较高负债率或对其信贷融资构成影响。
“我们一般把70%视为负债率的一条线,如果超出了,即便是上市公司也不会轻易放款。”北京一家股份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和负债率超过70%的328家上市公司相比,2014年底时存在此类情况的公司数量更达374家之多,这意味着,在平均负债率下降同时,高负债企业的数量也在减少。
在分析人士看来,2014年至今上市公司负债率的整体下降并不奇怪。
“一是资产荒,作为上市企业,公司有了一层信息披露的信用背书,所以反而更容易拿到资金;二是2014年牛市以来,各类上市公司定增、重组事件不断,非公开发行后减少带息负债,实际上都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债券研究员表示,“但这个还是和上市公司的身份有关,一个是信誉带来的溢价,另一个是可以开展资本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中,长期负债比例也出现了整体上升,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的平均长期负债比例分别为12.55%、12.59%和13.60%;这或意味着在去杠杆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以长期负债代替短期债务,从而降低短期偿还压力。
“长期负债的比重增大了,这个和债券创新后,一些债务资本工具更好的运用有关,比如更丰富的企业债、公司债、融资工具。”前述债券分析师表示,“一些固收类金融工具的引入不但能改变债务的期限结构,还能对债务率构成缓释,比如ABS,即使是原始权益人担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名义负债。”
高担保明降暗升
在负债率下降的同时,非金融上市企业的平均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也出现了微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底平均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31.67%,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而2015年底的担保余额也较上一年度下降接近200亿元。
但具体到公司数量上,该类企业的担保情况却出现了逆势增长的趋势。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在2809家可统计企业中共有1406家企业的担保总额比净资产为正;到了2015年,存在这一情况的公司数量已上升至1567家。
这意味着,2015年内或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新增了对外担保事项。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上市公司整体负债率走低的同时,部分新增债务或以子公司、关联公司举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形式予以增加。
“这说明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需求正在下降,而下面被担保的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的债务正在积聚。” 灯卓投资董事姚剑锋认为,“也就是说这个阶段,上市公司以担保作为增信方法,而不作为举债主体的情况在增多。”
高担保额公司数量的变化佐证了这一趋势。统计显示,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过10倍的公司,在2014年共有789家,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抬升至 868家。
“这说明一些债务可能正在通过担保、互保等形式体现在中小企业当中。”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宏观分析师表示,“相反,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具备足够规模的企业反而负债率在走低。”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型企业利用信用优势低成本募资,并利用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的资金空转套利,也是造成企业负债率走高的原因之一。
“如一家大央企,它用3%左右甚至更低的成本来发债,相当于银行存款,那么募集到钱后在银行存一笔存单,然后再质押融资放出去,相当于一笔资金在银行端出现了空转;还有就是利用自有的财务公司、金融企业做投资,赚利差。”姚剑锋表示,“这种现象在去年下半年资产荒的时候特别明显,这也让债务规模放大了,类似于企业金融化,一笔资金用了两回甚至更多回,相对应所形成的债务也更多。”
“这种空转下形成的更多债务,相当于造成了金融风险的进一步积聚与传导。”前述宏观分析师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