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北汽密集“输血”昌河 北汽多品牌不会同业竞争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王禁 2016-04-08 09:47: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长安汽车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我要咨询

一段与长安汽车(000625)长达4年的“婚姻纠葛”,一度令昌河汽车对于“再婚”心有余悸。在原昌河汽车总经理、现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蔡速平极力撮合下,对于未来稍显迷茫的昌河汽车最终于2013年10月份与北汽集团走到一起。时光荏苒,“再婚”后的北汽昌河如今过的怎样呢?

2015年12月27日,当记者来到北汽集团重组昌河汽车以来第一个落地的战略项目——江西景德镇洪源基地时,仅仅一年时间,一座年产30万辆,一期建成可投产15万辆的现代化工厂已经拔地而起,同日北汽集团导入昌河首款乘用车QX25在该工厂下线。记者记得,2010年中国长安也曾在洪源规划建立“年产整车50万辆,发动机30万台”的汽车工业基地,但该基地始终未动工。

“洪源基地前后两条路地名都换了:一个叫北汽大道,一个叫昌河大道。因为北汽是真金白银投进去了,将来一期全部建完还有二期,当地政府很支持,在主大门外面开了一条国道,因为物流车进出比较方便,”北汽集团整车事业本部市场管理部部长兼昌河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林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洪源基地动工之时,北汽集团就已经为昌河规划好多款产品。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到2017年底,昌河全系列覆盖有轿车、MPV、SUV、交叉型车,同时还有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昌河汽车的产品将更加丰富。

也就在北汽重组昌河第二年,北汽就向昌河渠道投放了一款商用型七座MPV-福瑞达M50,而今年将是昌河汽车进入北汽集团以后产品最密集投放的一年。林伟介绍,加上3月28日刚上市的昌河Q25,昌河体系会有4款全新产品、2款大改款合资产品投放市场。

背后大树好乘凉。随着北汽集团对于昌河承诺的兑现,昌河销售渠道快速增长,昌河与铃木合资合作快速推进。不具名昌河汽车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铃木小型SUV吉姆尼已经确定在昌河国产。而近期曝光的一组国产吉姆尼谍照也坐实了此消息。

昌河销量下滑

经销商数量不降反增

2014年是昌河汽车重组后的第一年,也是其强势复兴、快速发展的一年。据昌河汽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汽当年投入10亿元支持昌河汽车的发展,2014年昌河采取全系降价方式换取销量。《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当年整体A00级和A0级市场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昌河自2014年新年过后连续10个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整车产销14.1万辆,同比增加32%以上。在主销结构上,昌河汽车主销产品结构继续得到优化,其中利亚纳系列销量增幅历年最大。

但好景不长,进入2015年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恶劣,加之昌河在乘用车方面迟迟未有新品投放,当年销量出现下滑。林伟对此表示,2015年昌河改变给经销商压库存比的销售方法,“2015年我们尽量在销量开票指标上压得轻一点,帮助经销商把库存清出去,逐步做到良性循环,一是为2016年的新产品上市做准备,二是因为2016年初不少地区对于国四车不给卖了”。

即使是在去年销量不畅的情况,旗下经销商没有退网情况发生,反而有60家新网络加盟到昌河体系。林伟介绍,截止到2015年底,昌河有130家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200多家。

“昌河Q25上市后,一部分潜在的意向经销商第二天就表示要打款加盟,”林伟表示,昌河潜移默化地用北汽集团背书,给了经销商希望和信心。

不会同业竞争

在产品开发上,车型平台由集团来支持,但昌河也有自己的产品平台。未来昌河产品会与北汽集团旗下其它品牌产品产生同业竞争吗?北汽集团品牌管理部部长李航否定了此说法,昌河与其它品牌产品相互借鉴在所难免,但目前昌河在研发独立性上更强一些,“但是在资源调配上,肯定集团会对旗下各企业在必要的时候会给予一些支撑”。

林伟也提到,北汽整合昌河的时候已经有充分的准备和规划,“昌河4月份将上市一款大微卡,北汽乘用车不会造这个车;北汽威旺下个月首款SUV S50要上市,昌河渠道不会有这个车,昌河大微卡威旺也不会生产,所以北汽集团大的规划里面不会让我们同业竞争,相互挤压”。

在渠道建设上,昌河也与北汽其它品牌不一样。林伟介绍,昌河现在主攻的市场不在是一、二线城市,实际上买自主品牌的用户集中在三、四线的,这才是昌河的目标市场。

“昌河作为独立法人,我们如果生产了过多的大MPV、SUV之后,它的燃油消耗值要靠一些新能源车把它拉低”,林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昌河九江汽车产业园未来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不会挂北汽的标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