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上市券商2015年年报已经披露,其中包括中信证券(600030)、海通证券(600837)等大型券商。除了净利润普遍同比大增之外,作为证券市场的深度参与者,上市券商各项财务数据透露出更多信息,勾勒出去年下半年证券市场的跌宕起伏。
大多数上市券商虽然去年业绩大增,但巨额净利未能在自己手中停留太久,而是投入证金专户用于救市。报表细节则显示,上市券商去年分两批向证金专户投入的资金截至去年年底浮亏约5%,好于同期大盘走势及市场预期。
去年下半年忙花钱
海通证券日前披露的2015年年报显示,其在去年实现净利润158.3亿元,较2014年同比大幅增长105.42%;实现营业收入380.8亿元,同比增长111.84%。较早披露的中信证券年报显示,其在去年实现净利润197.99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74.64%;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91.84%。
不过,同比大增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对券商来说可谓来得快去得也快。数据显示,多家券商现金流情况去年下半年出现大幅净流出,与去年上半年大相径庭。
以最近发布年报的兴业证券(601377)为例,其去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45亿元,全年则逆转为净流出13.8亿元。从现金流量细节来看,其用于“购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一项的支出下半年激增,上半年该项数字为3.1亿元,而下半年为73亿元。与此相对应的,其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也较年中大幅增长,由154.5亿增长至234.8亿。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海通证券,其此年报显示,其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5.8亿元,而其上半年该项为580.1亿元。其全年买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支出为233.3亿元,而其上半年则通过处置金融资产获得现金净流入18.8亿元。
这些数据显示,在二级市场如火如荼的去年上半年,券商自营部门较为冷静,并未盲目追高,相反在高位处置了不少金融资产,在年中手握大笔现金。而在去年下半年,券商一方面积极参与救市,一方面买入大量债券参与债市牛市,自营股票、债券仓位都大幅提升。
救市资金小幅浮亏
去年7月及9月,向证金公司专户注资也是券商去年的一项大宗现金流出。多家上市券商都在年报中披露了其向证金公司专户注资的具体时间及规模。海通证券就披露,根据公司与证金公司签订的相关合同,公司分别于2015 年7 月6 日和2015 年9 月1 日出资人民币150 亿元和人民币44.57 亿元投入该专户。该专户由公司与其他投资该专户的证券公司按投资比例分担投资风险和分享投资收益,由证金公司进行统一运作与投资管理。其他参与注资的券商年报中的相关内容除出资额度不同外,表述基本相同。
不同券商根据自身情况,将证金注资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不同子项。少数券商将其单列为一个子项,从中也可以窥见证金救市账户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
广发证券(000776)年报就显示,公司分两次合计出资138.63亿元交由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专项用于蓝筹ETF等投资。截至12月底,这部分专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31.77亿元,较初始账面价值减少6.86亿元,减值率为5%。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不约而同地将此类资金归在资产负债表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一科目里,而非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业内人士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的决策过程无法预测,持有时间通常大于一年,因而归于这一科目下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暂时不体现在利润表,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对公司短期盈利状况并无影响。
计提坏账防两融风险
受益于去年上半年行情上涨,券商融资业务井喷。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全行业利息及佣金收入合计1576.36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27.41%。
然而,这样的高景气度或难以长期维系。截至3月29日全市场两融余额较去年年底已减少逾25%,与去年巅峰期相比,更是削去六成多。两融规模锐减的同时,券商也开始担忧背后潜藏的风险。
华泰证券(601688)去年对融资融券融出资金计提减值准备5977万元,而在2014年该科目计提金额为零。海通证券也在今年增加了融出资金的减值准备,由年初的1.2亿元增至1.4亿元。
沪上大型券商资深两融人士坦言,去年下半年股市剧烈震荡,少数客户未能如期、足额还款或还券,因此券商按形成的应收账款金额专项计提坏账准备。
更有券商为提高融资类业务防御风险的能力而变更会计估值。国投安信(600061)年报中披露,除了专项计提坏账准备,公司还对未计提专项坏账准备的融资类业务,根据融资类业务资产分类,按照资产负债表日融资余额的0.3%计提坏账准备。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对融资资金、融出证券合计减值准备8334.29万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