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港元保卫战:投机资本大举沽空 联系汇率制承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植 2016-01-22 08:09: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防守香港

全球尽墨,避险资产齐涨,美股命悬一线,恒指也再度下行。港汇在多次冲击下,截至21日20点,徘徊在7.8145附近。港股持续下跌,港元兑美元汇率很可能在短期内触及7.85,迫使香港金管局卖出美元维持港元汇率,这是国际做空资本最想看到的局面。但是,从港府的强势表态来看,这种策略恐怕要落空,香港也远未像98危机那样糟糕。所谓的香港联系汇率不是问题,美元制度才是问题。风险外溢,正从商品市场主体性地转移至股市,债市或将接力下半场。国内市场不可能不受影响,央行高压放水,代价是风险溢价上行,资产荒逼近极致。现在已经不是人民币的事情,不是联系汇率的事情,也不是原油的事情了。

此前央行干预汇市的做法,让他们吸取了教训——不再直接与中国3.3万亿外汇储备对抗,而是借沽空港元为跳板,押注中国政府借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做法,动用外汇储备帮助香港渡过难关,借此一步步消耗中国外汇储备,为下一次成功沽空人民币做铺垫。

始于1997年蔓延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会不会再次重演?面对这个问题,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张刚调侃说:“只有天知道。”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期香港资本市场遭遇了“汇股双杀”。1月20日,港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7.8241,创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距离7.8304的历史最低值仅仅只有一步之遥。当日香港恒生股指盘中也一度跌破19000点,创下过去42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国际投机资本似乎正在复制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操作手法,首先大手笔沽空港元,意在迫使香港政府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即“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仅仅允许港元兑美元汇率在7.75-7.85之间浮动),营造市场悲观氛围,再通过沽空香港恒生股指与股指期货获得巨额收益。”张刚表示。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对此强硬表示,一旦港元触及7.85的水平,金管局就会入市卖出美元买入港元,并无任何计划令港元与美元脱钩,且香港有能力抵御资本流动考验。

“目前而言,市场并没有发现香港金管局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港元汇率的迹象。”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

截至21日20点,港元兑美元汇率徘徊在7.8145附近,但恒生股指当天收盘价报在18542.15,较20日又跌去约3%。

在他看来,若港股持续下跌,港元兑美元汇率很可能在短期内触及7.85,迫使香港金管局卖出美元维持港元汇率。

“这似乎也是国际投机资本最想看到的局面。”这位外汇交易员分析说,一方面它可以不断消耗香港外汇储备,有可能迫使香港政府最终放弃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引发港元大跌,令投机资本收获更高的沽空利润;另一方面它还可能促使中国政府消耗一定外汇储备额度,协助香港渡过难关,为国际投机资本下一次沽空人民币做铺垫。

他直言,1998年,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贬值,减轻了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压力,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的坚强后盾。如今,国际投机资本似乎在反其道而行,即先冲击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意在布局沽空人民币套利。

“但是,这种沽空策略的成功几率可能微乎其微。”他指出。

沽空路径

在张刚看来,1月14日之前,国际投机资本沽空港元更像是“小打小闹”。

“当时国际投机资本的主战场是沽空人民币,港元仅仅受到轻微波及,小幅下跌了100-200个基点而已。”他回忆说。但从1月14日起,他却发现港元市场突然涌现出大量沽空抛单,令港元兑美元汇率猝不及防,在随后6个交易日跌幅竟然超过600个基点。

他直言,很多投资机构认为国际沽空资本在沽空人民币受挫后,将沽空战场转向港元。

究其原因,港元似乎具备相当多的沽空套利条件,首先,近期香港房地产和股市表现疲软,令市场担心香港正出现资本外流迹象;其次,港元随着美元被动升值,令不少投资机构认为港元汇率存在高估迹象;最后,港元执行的自由兑换制度,令国际投机资本可以随时随意筹集大量港元进行沽空套利,而不像沽空人民币处处“受制”,比如中国央行抽走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就能令国际投机机构面对巧妇无米之炊的尴尬。

然而,过去一周沽空港元投机潮如此迅猛,令不少基金经理颇感吃惊。

荷宝投资管理集团中国首席投资总监繆子美认为,考虑到港元兑美元采取联系汇率制度,沽空港元获得的汇兑收益相当有限。

“除非动用10倍以上的杠杆投资倍数,否则在扣除汇兑手续费与交易成本后,收益可能不到1%。”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国际投机资本之所以热衷于沽空港元,真正的获利渠道主要源自两个路径,一是营造强大的沽空压力,迫使香港政府最终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由此造成港元汇率大幅下跌,进而套取高额汇差收益;二是利用港元大幅贬值所营造的市场悲观情绪,大举沽空恒生股指与香港股指期货获利。

在他看来,这种做法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国际炒家如出一辙,即国际炒家利用香港汇市、股市和股指期货的关联性,先大举沽空港元迫使香港政府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港元大跌,进而拖累港股大幅下跌,由此造成沽空港元、港股、股指期货获利的三赢格局。

港元联系汇率制受冲击

其实,国际投机资本的这套沽空策略似乎初见成效。

20日港元12个月远期合约一度下跌0.3%,至1美元兑7.8904港元,已经超出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所设定的7.75-7.85浮动区间,创下过去16年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还有国际投机机构大举沽空恒生国企指数。他们预计只要恒生国企指数跌破8000点,就会吸引金融机构抛售近340亿美元的挂钩H股指数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由此造成港股进一步大跌,获得更可观的沽空收益。

“这正是国际投机资本最想看到的局面。港元大跌带动港股大跌,港股大跌又会拖累港元进一步下挫,由此造成汇股双杀的恶性循环。”张刚直言。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不少对冲基金预计,若港元兑美元汇率跌至7.85,可能还会导致约3000亿港元资金外流,进一步加剧香港金融市场动荡。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对此回应说,一旦港元触及7.85的水平,金管局就会入市卖出美元买入港元,并无任何计划使港元与美元脱钩。

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金管局强硬表态后,20日港元1个月期的香港银行间利率(Hibor)续创三年新高,达到0.31%,3个月期Hibor也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至0.55047%。

市场因此一度认为,香港政府可能效仿此前央行干预离岸人民币汇市的做法,先抽走港元流动性抬高沽空港元的杠杆融资成本,迫使国际投机资本不得不止损离场。

但张刚指出,由于港元执行的自由兑换制度,港元融资利率飙涨背后,还可能是国际投机资本从欧洲、日本等地区低息拆入大量欧元、日元资金,然后兑换成港元等待下一个沽空机会,由此造成港元流动性趋紧。

“目前而言,港元兑美元很可能在未来一两周触及7.85,市场也在关注香港金管局会动用多少外汇储备力挺港元。”他表示。因为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一旦被动摇,人民币将可能面临更高的贬值压力,这恰恰是国际投机资本的最大算盘之一。

投机资本的新算盘

在张刚看来,国际沽空机构大举沽空港元,其实有着另一层算盘——就是以小博大,利用沽空港元加重人民币贬值的市场氛围。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若香港政府最终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导致港元进一步贬值,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必然迅速升温,由此给人民币沽空投机潮带来新契机;即便中国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协助香港政府抵御住这波港元沽空潮,国际投机资本也会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因此消耗不少,未来沽空人民币的胜算将会更高。

但他强调,香港政府几乎不可能放弃港元联系汇率制度。首先,当前香港拥有约3500亿美元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高达113%,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的4倍。

“由于香港外汇储备相当于基础货币投放量的1.7倍,除非国际投机资本通过杠杆融资不断放大港元沽空资金量,否则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足以买回市场所有港元。”他分析说。

其次,香港也会权衡调整汇率政策所带来的多米诺效应。目前市场一个普遍观点是,一旦港元联系汇率机制被改变,将会影响人民币和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发布最新报告称,对香港而言,现有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最佳的安排。

但是,国际投机资本似乎也有自己的博弈底气。由于美元持续加息预期升温,市场预计未来一年美元可能有10%的升值空间,这无形间加大了港元的贬值压力。毕竟,若香港政府延续联系汇率制度,令港元跟随美元大幅被动升值,很可能导致香港出口贸易受到负面冲击,加之楼市股市疲软,令香港经济面临更大的复苏压力,到时港元仍然将面临不小的贬值压力。

有证券机构分析师认为,当前港币已经积累较高的贬值压力。若考虑到全球货币兑美元的平均贬值幅度,港币隐含的年均贬值幅度约为1.3%~1.6%,港元兑美元合理汇率可能在 10.7-11.6之间,即港元可能需要贬值约30%。

前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认为,尽管港元贬值压力不小,但鉴于香港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国际投机资本沽空港元的最终目的,很可能不是押注香港放弃港元联系汇率制度——而是间接给人民币贬值施加压力。

此前央行干预汇市的做法,让他们吸取了教训——不再直接与中国3.3万亿外汇储备对抗,而是借沽空港元为跳板,押注中国政府借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做法,动用外汇储备帮助香港渡过难关,借此一步步消耗中国外汇储备,为下一次成功沽空人民币做铺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