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刘中国:国际化是五粮液的长期战略 不排除海外并购

来源:证券日报 2015-12-17 08:31: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五 粮 液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咨询高手 实盘买卖

刘中国:国际化是五粮液的长期战略 不排除海外并购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通过184天对外展示,参展企业输出产品的同时也输出了自己国家的文化。中国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作为“中国种子”代表企业参展米兰世博会,再次用实力证明了五粮液的魅力,在囊获多项米兰世博会大奖的同时,也让这个百年世博品牌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

作为五粮液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刘中国近两年来参加的海外商务活动频率大增,为五粮液国际化探路把脉。如今,在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下,五粮液将如何来演绎自己的“中国制造”呢?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五粮液又将奏出怎样的国际化乐章呢?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刘中国,对于如何经营好五粮液的下一个百年梦,这位曾在20多年前就参与五粮液海外并购事务并留有“遗憾”的五粮液股份公司“老板”似乎胸有成竹。

加速国际化步伐

五粮液新的百年战略已经布满沙盘,一场内外延式的扩张正在上演。

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中国馆内,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参展,并在意大利斩获了“百年世博、百年金奖”、“世博金奖产品”、“最受海外华人喜爱白酒品牌”等多项殊荣。在国际上获奖,对于五粮液来说并非第一次,但是,在拥抱米兰多个大奖时,刘中国这位五粮液股份公司“当家人”还是显得非常的激动。

“此次五粮液获得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多个大奖,是对五粮液质量、品牌的肯定。” 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在刘中国看来,参加世博会,进入国际市场,不仅提升五粮液的国际形象,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白酒五粮液,还可以拓展五粮液海外市场的份额。

站在百年历史舞台上的五粮液,在国内白酒行业内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老大,2015年五粮液的品牌价值达到761.26亿元,位居国内白酒制造类第一位。而在世界舞台上,虽然五粮液的足迹已经遍布海内外,出口数量在国内名优白酒中遥遥领先,但是与国内相比,却是微乎其微。

特别是在经历了2013年、2014年两年销售低谷期后,五粮液在扎实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对海外市场的重视度也是空前的。从美国肯塔基到英国伦敦,从澳大利亚悉尼到意大利米兰……五粮液正在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契机,加速推进五粮液国际化进程,提升五粮液全球影响力的意图十分明显。

“2013年以前,国内白酒供不应求,五粮液经常欠经销商的货,同样,国外市场也缺货,因为五粮液的产能就是那么多。但是,过去两年中,受价格下滑、行业调整影响,白酒的销售出现疲软。”刘中国表示,不过,今年以来,不仅是国内市场份额增加,海外市场的销售同样出现40%的增长。

在刘中国看来,中国白酒走出国门,就应该巧妙地把中国酒文化与当前世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紧密结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努力开拓,保持和发扬优秀的中国酒文化;就应该坚持白酒传统的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保持特有风味口感与符合国际食品标准相结合;让各国消费者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人的生活习俗,进而接受中国白酒,喜爱中国人的饮酒方式。

近年来,五粮液加大在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推广力度,也反映出五粮液海外战略的拐点性变化,五粮液正在加速拓展白酒文化最难进驻的西方代表的“刀叉文化圈”。虽然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这也是中国白酒企业走出国门必须面对、突破的过程。不过,随着五粮液股份公司“老板”的几次欧洲行,五粮液在欧洲的销售开始突破。

“我们看到了意大利著名品鉴大师为五粮液做品鉴推广,以他的亲身感受告诉当地人五粮液的品质,喝过五粮液的外国友人都说好喝,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表示愿意做五粮液欧洲的总经销。甚至意大利一著名企业表示愿意深度介入,共同打造国际市场。”刘中国表示,很多细节需要公司进一步的商量制定中,目前还不好透露。

开品鉴会、与音乐同行,五粮液从“高端”入手,要从喝红酒的“洋人”口里分得一杯羹,让外国人喜爱中国白酒五粮液,而刘中国目前做的工作就是在做铺垫,用时间换市场空间。

为多元化“觅食”

在刘中国看来,五粮液在世界的舞台上已经走过百年,如何将百年品牌运营好,步入下一个百年,需要五粮液人的共同努力。

国内市场,过去两年行业调整,作为龙头企业的五粮液也未独善其身,社会库存的高企、市场零售价下滑的同时,企业产品销售遇阻,在多重困难下,五粮液通过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社会库存保持在了合理的范围内,公司主打产品普五的出厂价也恢复到659元/瓶,销售收入也出现大幅提升。

今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国家制定的“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关键词。而五粮液则提出了“创新驱动、凸显主业、强化多元”的“十三五”规划。刘中国表示,苹果公司通过不断地创新实现了不错的销售收入,五粮液要快速的发展,除了科技创新外,还需要通过多元化来实现各方的共赢。

事实上,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五粮液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作为国有企业,五粮液又被“体制”束缚着,不过,从近两年来的动作来看,五粮液正在为新的多元化做准备。五粮液财务公司于2014年成立,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五粮液及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提供存款、贷款、资金结算等金融服务,子公司等在服务费率方面可享受优惠。

内部从机制上将公司存量资金变得灵活运用,外部,五粮液也开始了并购动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调整期,五粮液在国内成功并购了河北永不分离酒业和河南五谷春酒业,这两家企业经过整合后,已经开始为五粮液贡献利润。但这对于五粮液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五粮液以后不会并购小型的酒企,要并购就是找强强联合的大的标的企业。”刘中国称,五粮液不仅在国内寻找并购标的企业,也不排除在国外并购。

事实上,作为中国酒业大王的五粮液,早在90年代就已实现产品线全覆盖,五粮液除了主业白酒外,还涉及产销红酒、果酒、保健酒等酒品。刘中国年内两次赴意大利,除了宣传五粮液,考察意大利葡萄酒酒庄也成为一项任务。

“意大利的葡萄酒受地理环境、土壤等因素影响,其葡萄酒的品质较高。酒庄大多数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目前欧洲经济放缓,葡萄酒产能过剩、年轻人不愿意继承祖业等因素影响,不少葡萄酒酒庄有意出售,而购买一个酒庄不仅拥有其葡萄种植基地、酿造车间、多个庄园等诸多有价值的固定资产,而且还拥有其技术及优质品牌等无形资产。”刘中国如此表示。

“很多事情在洽谈中,五粮液是上市公司,我们会按照公司章程来开董事会研究,最终形成方案后再对外公布。”刘中国同时表示。

“混改”力度将继续加强

作为国有企业,五粮液的“混改”已经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2014年底,五粮液出资与北京耀莱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越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江成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投资公司共同设立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宜宾五粮液创艺酒产业有限公司。对此,五粮液方面曾表示,设立该公司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酒。

10月30日,五粮液发布“混改”方案。公司拟定增23亿元投资信息化建设、营销中心建设和服务型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三大项目。另外,五粮液也首次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并引入战略投资者。

五粮液以定增的形式将员工、经销商等利益共同体作为另类的战略投资者引入公司框架之内,通过混改解决此前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经销商利益不一致的矛盾,同时也将员工和经销商纳入企业发展红利分享机制中,虽然此次定增规模不大,但是,五粮液的混改还是迎来市场的高度关注及掌声。不过,在刘中国看来,五粮液的此次员工持股规模还是小了点,与公司当初的设想还是有差距的。“此次员工及经销商持股是公司混改的第一步,未来公司的改革会更加深入,力度也会更大。五粮液集团的体量很大,未来的混改从二级、三级子公司改会更好些。”

事实上,国有企业的混改目前都处于试水阶段,如何改、怎么改都是对企业的考验。五粮液的混改虽然规模不大,但其释放出的信号及意义是重大的。公司在治理结构的持续改善的道路上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管理层、经销商和股东的利益一致将提升长期投资价值。同时,五粮液的混改对行业内国企改革,特别是同一地区的白酒国企改革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纵观白酒行业,目前分化严重,以五粮液和茅台为代表的名优白酒龙头企业已逐步见底回升,而地方小酒企盈利仍较困难,为行业并购带来契机,拥有254亿元(三季报数据)现金流的五粮液,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公司未来外延并购带来新增量成为业内的期盼。

如今,通过五粮液高层近两年来的举动来看,五粮液正在为实现外延式扩张的“野心”而努力。而在五粮液供职22年,既有销售经验、又有战略思维的刘中国,如何带领五粮液人实现五粮液的外延式扩张,将迎来各界关注的目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五 粮 液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