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7月份IPO暂停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市场各方参与者急切盼望IPO的开闸,投行们更是翘首以盼,因为没有IPO的日子真的不太好过。
有兴趣的投资者不禁要问:“IPO暂停以后,投行都干什么去了呢?是转战新三板?还是将重心放在并购重组业务上?”
另一方面,记者也发现,不同于以往在IPO暂停后,投行业务人员频繁出走,此次IPO暂停,券商投行部门人员变动并不大,大家多持有观望态度。
投身新三板业务
截至7月2日,年内有193只股票登陆A股,蓝晓科技、光力科技幸运地赶在IPO暂停之前登陆创业板,此后A股的新股“爆炒”阶段戛然而止。
截至8月18日,已有光大证券、招商证券等5家上市券商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其中,共计实现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23.05亿元,同比大增123.57%。然而,IPO暂停后,7月份仅有5家券商共计承销5单IPO项目,获得承销保荐费用1.32亿元,环比降低93.42%,预计券商下半年的投行收入将无法重现上半年的辉煌。
然而,在没有IPO的日子里投行也不一定就进入“寒冬”。今年以来新三板行情非常火热,很多券商也将目光转向新三板。截至8月18日,新三板挂牌数量为3255家,超过A股市场公司数量。
“去年这个时候,投行去新三板部门工作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丢弃’香饽饽’,而如今新三板火爆,大家也都开始尝试进入这个领域。当然也有不少人是抱着过渡时期的临时工作而去的。毕竟新三板业务项目小、工作繁杂,收入也无法与IPO相比。”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但对于非投行的券商员工而言,或许类似新三板这样的券商创新业务更能吸引他们。“现在做传统业务赚不了多少钱,像我们这样的一线员工,真的只能靠天吃饭,行情与工资挂钩,三四千块钱在北京没法生活,想要收入多就得依靠创新业务。”某中型券商营业部投资顾问表示。
与此同时,一家券商投行部门的女员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年我实在是太累了,频繁的出差,工作高度紧张,身体也大不如前,这次IPO暂停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还是决定休假一段时间,不会转战其他领域。并且为自己制定了短期计划,比如健身、旅行,或者谈一场恋爱,毕竟身材与家庭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由于IPO暂停事出突然,对于暂停的时间问题也不好把握,所以裁员的券商还是很少的,不同于往年IPO暂停后的大幅裁员。业内人士则认为,在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之下,很多公司和个人还都是以观望为主。
转战并购重组市场
此外,券商投行的另一项业务也在悄悄崛起。
8月12日,昔日退市公司*ST超日历经破产重组变身为如今的协鑫集成于深交所[微博]恢复上市,首日恢复上市涨幅高达986.1%。据Wind数据显示,2007年-2014年间国内上市公司共发生5987起并购;而2013年-2014年的不到两年间,共发生并购2544起,占比高达42.5%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持续火爆,即便是在6月份的非理性下跌后,市场热度也并未锐减。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有很多拟申报IPO的公司将目光投向并购,这些业务都将转变为投行财务顾问业务收入。”
“虽然并购重组市场活跃,但收入差距与IPO的收入相差甚远,一直被外界认为就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挣钱,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光无限。”某券商人士表示。
对此,某券商投行人士分析,承销在投行业务中的收入占比应该是三分之一,而并购所创造的收入至少应与承销收入平分秋色,另外三分之一将由产品设计创造,但是,对于国内投行来说,现阶段达到这一收入格局的环境尚不成熟,其承销收入占比仍超过50%。在未来上市资源和再融资需求均会提升的大趋势中,券商的承销收入仍会进一步增加,但更大的收入成长空间将由并购重组及资本中介业务所创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