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指数基金“含苞”只等流动性春风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15-08-17 08:35: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新三板指数低迷,多家公私募基金公司表示,当前正是布局新三板市场的最佳时机,多家公司也陆续在推出新三板产品,而由于流动性缺失,要在当前时点布局新三板指数产品尚有难度。

多家推出新三板产品

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初至8月14日,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下跌5.95%、4.93%。

而在成交额度方面,三板成指成交额在二季度为555.91亿元,日均成交额为8.97亿元;自7月初至8月14日,三板成指成交额共计97.72亿元,日均成交额仅为3.05亿元,成交额降幅为65.99%。三板做市指数二季度成交额为269.66亿元,日均成交额为4.35亿元;自7月初至8月14日,三板做市指数成交额共计65.44亿元,日均成交额仅为1.98亿元,成交额降幅为54.48%。

久久益基金总经理宋三江表示,他所在的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三板指数基金产品。北京一大型公募的专户投资经理则向记者透露,该基金公司的新三板专户自2014年底开始筹备,2015年3、4月份发行以来,规模已经达到5个亿左右,虽然近期市场低迷,但机构资金仍然是增加的。北京一中型公募副总也表示,新三板确实到了投资时点,该公募发行的多只基金专户和指数产品都在积极筹备参与新三板市场。

新三板凸显估值优势

在机构看来,新三板当前在估值方面比A股更有吸引力。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表示,新三板近期的调整跌出了投资价值,当前正是价值投资的好时机。很多市盈率很低、成长性又很好的新三板企业可以参与定增,投资价值很大。

张驰称,“新三板下跌后,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从50倍下跌到30倍,而创业板从100倍跌到50倍,新三板市场还是比创业板更有估值优势。”

宋三江也分析,新三板目前有600多家做市,平均估值是40倍,估值比较合理。只要有集合竞价,预计40倍的市盈率会到80倍,高于中小板,低于创业板。

另外,新三板在低迷行情中融资额的增加也为后市行情爆发打下基础。

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新三板市场的融资额度每周平均为20亿元,一个月融资额大约在400亿元,今年以来累计融资额已经超过500亿元,全年超过千亿元规模问题不大。

张驰对此认为,在新三板市场底部融资规模的增加,体现了机构对新三板市场的看好。资金疯狂进入,参与定增增多,都预示着后市新三板市场将有更加积极的表现。

估值修复预期也是多家基金快速布局新三板的重要因素。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的低迷行情不会持续太久,估计三个月左右市场就会再次起来。随着新三板未来不断兑现政策利好,一大批拆VIE结构的企业和3000万利润以上的企业放弃A股登陆新三板,将再次带动市场的热情。

指数产品难配置

多位业内人士称,要想把握新三板的投资机会,投资指数是最好的选择,但由于流动性的缺失,要在当前时点布局新三板指数产品还很难配置。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副总表示,当前新三板市场量价齐跌,投资指数基金确是较好的投资方法。

宋三江也认为,不像A股那样的投机市场,新三板是一个更市场化的市场,只有长期的指数投资才是真正的占据市场。

“目前做新三板指数基金成熟的条件有两个”,宋三江称,“第一,从性价比的角度看,市场跌的足够低,有的新三板企业的价格比做市商的价格还要低;第二,从风险控制角度,指数基金持股足够分散,这样流动性也保证了。”

为了占领该指数市场,久久益基金计划未来对新三板指数基金的管理费降为零。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认为,所谓的新三板指数基金,就是按比例投资新三板的成分股,目前由于流动性缺失,在二级市场还是做不到,市场当前流动性不支持指数基金的发行。

张驰表示,“目前新三板多是以定增方式进入新三板,尤其是没做市的企业,而做市的企业若做市商不卖的话也买不到,如果以几千股的规模慢慢配置,也很难配置到合格的指数产品。”

以8月14日的三板做市指数为例,目前三成的做市企业无成交,五成做市企业成交额低于10万元。当日192只做市企业中有61只企业上市企业成交金额为零,占据全部做市企业的31.77%;106只做市企业成交量低于10万元,占据全部做市企业的55.21%。

但张驰也表示,随着未来市场的趋热和政策利好的释放,市场的流动性充裕后,新三板指数的配置条件也会慢慢具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