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发力“开垦”新三板 热衷认购新三板并购基金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5-08-14 08:37: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无惧新三板市场的“气候多变”,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决定加入“开垦”新三板的队伍。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仅8月以来,就有14家A股上市公司的旗下企业宣布将在新三板挂牌,达到平均每天一家的节奏;而在7月,这个数字也达到了37家。除直接选派参控股公司登陆新三板外,还有A股公司采取认购新三板产业基金的渠道来分享新三板盛宴。

新三板市场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随着A股IPO暂缓,选择让子公司登陆新三板,也不失为一条融资捷径,同时更有利于A股母公司进行市值管理。”

推动参控股企业挂牌新三板

8月1日,南京高科宣布由其控股99%、其子公司持股1%的南京臣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获批;同日,高鸿股份也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大唐融合已于7月底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其后几日,陆续有达安基因、蓝光发展等八家A股公司公告称旗下参控股公司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其中5日一天就有银禧科技、珠海港、大名城等三家。至8月8日,又有南钢股份、武钢股份、中国宝安等三家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下属公司拟登陆新三板的相关事宜。12日,郑煤机公告,接旗下参股公司速达股份通知,后者拟于次日挂牌新三板。

再向前追溯,据统计,7月份也有安琪酵母、南京银行等近40家A股公司宣布,旗下参控股公司拟登陆或已登陆新三板。其中,一部分挂牌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如长城电工全资子公司长城果汁、华神集团控股97%的华神钢构、京山轻机控股52.38%的武汉耀华等;有些为参股关系,如浙江东方参股的硅谷天堂、方大特钢参股的东海证券、神州泰岳参股的大连华信等。

还有些A股公司以参与认购的方式来投资已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展现出其对新三板的浓厚投资兴趣。如康得新近日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664万元,以每股6.66元的价格,参与上海行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认购400万股股份,而后者正是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有研报显示,截至8月11日,有A股上市公司参股的新三板企业达462家,而据上证报不完全统计,今年初至7月下旬已有60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拟)挂牌新三板。

对上述现象,一位资深券商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推动子公司到新三板进行挂牌,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因为新三板包容性强,同时不限制企业规模,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机会。”

由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资产证券化的大环境下,一些A股公司的子公司或外延产业在单独进行IPO相对难度较高的情况下,选择在新三板挂牌,一可使其资产的估值得到提升,二可快速满足融资需求。”

热衷认购新三板并购基金

除了让参控股企业挂牌新三板外,发起及参与认购新三板产业基金也是A股公司参与新三板投资的一个重要途径。

8月13日,天津松江公告称,公司与北京天星资本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共同设立新三板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20亿元。对上述合作,公司表示,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公司的投资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利用合作伙伴的丰富信息渠道和资本市场的多样性投资方式。

此前,盛达矿业也公告宣布,拟出资8000万元,认购新三板股权投资基金“羽时互联网1号”的优先级份额。有类似投资布局的,还有冠农股份、渝三峡、金证股份等公司。

对于缘何投资新三板基金,冠农股份表示,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来自于新三板的高投资收益,同时为寻找和培育合适的并购标的,更好地实施公司“主业+投资”双轮驱动的长期战略,以快速扩大公司规模。

出资近亿元设立类似基金的万年青则表示,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及其他多种投资工具,可实现资本增值,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由此,对新三板的投资诉求,或成为大多数A股公司参与设立上述产业基金的原动力。对此,前述资深券商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设立或参与投资新三板股权基金,目前还只是开始,以后会越来越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宝安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