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突然持续下跌,MOM意外成为金融机构期待中的“避震”安全垫。
在一名准备发行MOM产品的民间金融机构主管看来,不少金融机构最看中的,是MOM产品模式对基金经理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有着严密的分析研究能力,能准确把握各个基金经理在当前股市大幅下跌情况下的操盘心态——是否因为心里恐慌情绪而胡乱买卖股票,或者采取某些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最终导致净值更大的损失。
“通过MOM,金融机构会选择那些心理素质过硬的基金经理,反而能在股市大跌期间取得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至少净值跌幅不大会超出投资者与MOM管理机构的承受范围。”表示。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随着A股持续下跌,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将MOM产品视为吸引高端投资者入市抄底的新利器。
继满益网携手天弘基金推出天工MOM1号理财产品后,一家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集团拟推出百亿MOM对冲基金发展计划。
所谓MOM,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Manager of Mangers)模式,由MOM基金管理人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基金经理投资过程,挑选长期贯彻自身投资理念、投资风格稳定并取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以投资子账户委托形式让他们负责投资管理的一种新投资模式。
它与FOF(基金中的基金)最大的不同,概括而言,就是FOF参考各个基金产品投资业绩与净值波动性作为投资依据,MOM则更加看中基金经理的个性、操作风格与市场应变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多家金融机构之所以借MOM产品吸引投资者入市,很大程度是看中MOM更多考察各个基金经理在股市极端大跌行情的市场应变能力,能创造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
但是,在市场投资信心疲软的困境下,要吸引投资者再入市,绝非易事。
“只能另辟蹊径。”一位准备发行MOM产品的民间金融机构主管坦言,他计划引入劣后/优先份额的结构化产品模式,由MOM产品发行方作为劣后出资方,吸引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等发行信托产品、期货资管产品募集优先份额资金,再以MOM形式投资各个子基金产品实现收益。
他直言,若没有劣后资金的安全垫效应,现在要吸引投资者入市,难度并不小。但一旦引入优先/劣后份额出资结构,对MOM管理机构而言,在投资安全性方面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MOM意外受宠
自2011年平安集团联手罗素集团将MOM产品模式引入中国,它已经“潜伏”了4年时间。期间,其发展历程似乎相当缓慢。
一位熟悉MOM产品模式的人士坦言,一家成熟的MOM管理机构,需要多年的基金经理投资操作数据分析积累。
换言之,MOM管理机构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访谈国内公募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与公募基金、券商的专户投资管理人,既要了解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业绩回报,又要研究分析其以往工作履历(如公募转做私募)带来的投资风格变化,甚至连基金投资研究团队、个人心理抗压能力都不能漏过。
而且,光靠约谈,是远远不够的。
MOM管理机构还得根据基金经理提供以往的月度、周度、季度股票买卖交易清单与持仓数据明细,在专业的组合分析系统工具支持下,对各个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与操作风格做深入分析,并反复与基金经理沟通,验证基金经理实际操盘风格是否与其投资理念、个人性格、操盘风格相一致,能否创造超额的投资回报。
“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直到最近一两年,国内才有MOM产品面世。”这位人士表示。MOM在国内发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收益率未必能跑赢其他类型私募基金产品。
曾有金融机构对最近十多年美国基金策略及其收益进行统计,发现MOM产品仅有一年排过收益榜首位,其他年份均排在3、4名。这份成绩,未必能满足国内投资者的牛市高收益期望值。
然而,随着A股突然持续下跌,MOM意外成为金融机构期待中的“避震”安全垫。
在上述准备发行MOM产品的民间金融机构主管看来,不少金融机构最看中的,是MOM产品模式对基金经理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有着严密的分析研究能力,能准确把握各个基金经理在当前股市大幅下跌情况下的操盘心态——是否因为心里恐慌情绪而胡乱买卖股票,或者采取某些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最终导致净值更大的损失。
“通过MOM,金融机构会选择那些心理素质过硬的基金经理,反而能在股市大跌期间取得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至少净值跌幅不大会超出投资者与MOM管理机构的承受范围。”他表示。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MOM产品在此次股市大跌期间的抗跌性相当高。比如招商智远群英荟MOM与外贸信托-万博宏观MoM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仍能达到58.08%与56.79%,在组合基金类私募产品业绩榜排名靠前。
有业内人士直言,MOM产品的短板,是规模效应与其业绩表现成反比。
有MOM管理机构通过调查国内数百位基金经理性格与操盘能力,总结了一个十五亿现象,即很多中国私募基金公司在管理规模跨越15亿后,出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些私募基金在规模急速扩张时出现管理能力跟不上,导致业绩下滑或平庸等现象。
记者也注意到,不少金融机构在试水MOM产品初期,往往先采取小规模募资的策略。比如首期天工MOM1号理财产品总募资额仅有400万,保底年化收益达到5%,预期收益逾20%。
这位准备发行MOM产品的民间金融机构主管表示,他们的MOM对冲基金计划将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先发起管理型产品,每个产品将以MOM形式分配给5-10个投资顾问操作,单笔投资规模分成两档,一是100万-500万元,二是1000万-3000万元,投资顾问可以提取投资盈利部分的15%-20%;第二步是随着MOM产品运作成熟,他们将尝试发行结构性产品,即投资者可以获得稳定的优先份额保底收益,产品发行方与投资顾问作为劣后投资方,在承受更高投资风险同时获得更高比例的超额收益。
然而,随着股市大跌导致市场信心疲软,要吸引投资者重新入市,这些金融机构似乎还得拿出“狠招”。
“安全垫”架构
“在当前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的确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募资方式。”前述准备发行MOM产品的民间金融机构主管直言。他的计划,就是引入劣后/优先份额的结构化产品模式,由MOM产品发行方作为劣后出资方,先出资1/3资金,再吸引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等发行信托产品、期货资管产品,按优先份额募集另外的2/3资金。
至于投资收益分成,在扣除投资顾问20%收益分红后,优先份额投资者与劣后份额投资者分别按3∶7比例分配剩余投资收益。与此同时,劣后投资者确保优先份额投资者优先领取年化8%的投资回报;一旦产品出现亏损,劣后投资者将最先“买单”。
在他看来,若没有这些投资安全垫,几乎很难吸引投资者重新入市。
但是,这也给MOM管理机构带来不小的运营压力。由于MOM产品通过投资子基金方式主要投向期货、股票等,在当前金融市场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基金经理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小的投资亏损额,一旦导致劣后出资部分亏损过大,就容易引发产品面临清盘风险。
“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各个基金经理以往投资过程的净值最大回撤值,以及相应的净值回升速度,评估他在股市期市极端下跌期间的市场应变能力。”这位民间金融机构主管直言。只有最大回撤值越低,且净值回升速度越短,才能表明劣后投资部分的安全性越高。
在他看来,MOM管理机构需根据当前股市剧烈下跌的波动状况,选择擅长量化投资,多空风险对冲投资、多策略的投资顾问,即使股市期市仍然大幅震荡,他们可以通过各类对冲策略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但在投资顾问准入门槛方面,他们要求每个投资顾问必须具备3年以上期货(股票)交易经验,并连续2年以上盈利,资金管理规模至少500万,个人资产超过300万元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机构纷纷取道MOM吸引投资者重新入市,也有自身业务转型的考量。尤其是不少民间金融机构此前看好牛市行情,纷纷推出P2P贷款产品用于借款人杠杆炒股,但随着监管趋严,加之股市下跌导致这类产品违约风险加大,他们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