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监管继续加码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监管层短期对市场风险表示重视,但长期在扩大新三板市场容量、在提高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方面,是想要推动的,毕竟新三板的定位在那里,宗旨不会改变。”

4月以来,针对新三板的监管动作就没有中断过,这个新兴市场正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严厉的监管时段。

对于这个相对于A股监管较为宽松的市场来说,近期的种种消息无疑为市场上紧了发条。

个股被立案还仅属于对个体公司的监管,而5月15日的发布会上,针对全体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文件发布并实施,这便是《关于加强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将对场外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此前4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据了解,2015年4月24日至5月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证监会共收到16封有效邮件和2份有效传真件,围绕《意见》框架和具体条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其中便包括采纳了不挂牌公司股份转让、中介机构延伸检查等建议。

搭建监管框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5月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是证监会重要的监管职责,《意见》定位于贯彻落实《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加强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明确监管系统内部职责分工,提高监管协同性和有效性。

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研究团队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对于新三板的监管一直是个空缺,该《意见》的发布旨在进一步明确责任,是对新三板市场监管的补缺和确认,是从零到一的过程。

此次发布的《意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总体要求;二是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三是挂牌公司监管;四是不挂牌公司监管;五是监管协调。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内部人士表示,《意见》厘清了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关系,两者不得相互替代、不得缺位越位。而行政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要归位尽责,依照法律法规对非上市公众公司履行行政执法和自律监管职责。另外,《意见》对非上市公众公司、中介机构、自律组织等市场主体提出了规范要求,强化各类市场主体的合规意识和法律责任。

除了搭建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框架之外,《意见》的发布还填补了很多监管盲区,其中《意见》中的第四部分不挂牌公司的监管便是如此。

对于很多非上市公众公司来说,如果不挂牌新三板,那么谁来监管是非常不明确的,甚至可以说在证监系统下,对于不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来说存有监管盲区。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证监会对新三板挂牌公司没有纳入监管范围,但现在是明确了。地方证监局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和拟挂牌公司有相关监管职能,以前没有明确提出,但这一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这一点。”华东地区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外一个此前未有过的便是地方派出机构将参与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意见》发现,在划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职责上,文件明确提出,全国股转系统履行挂牌公司自律监管责任,负责对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等,而派出机构作为日常监管的执法主体,承担事中事后监管职责,负责对挂牌公司开展非现场监管,不作例行现场检查,坚持“底线监管”思维,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根据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启动现场检查。

上述“派出机构”,指的就是各省证监局和上海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深圳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

前述华东地区投行人士进一步透露说,“实际上这种监管在去年上半年开始就逐步在展开,在去年12月以后逐步明确了,地方证监局也将配合进行新三板公司的监管,对于非上市公众公司也授予了它一个监督权,毕竟市场对于新三板公司的关注度一直在提高。”

监管组合拳

“前期新三板的二级市场太火爆了,管理层连续降温的政策是为了抑制市场风险,除了监管措施的加强,市场此前预期近期将推行的竞价交易和降低投资者门槛,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了。”华南一位负责新三板挂牌的券商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5日的发布会上,几乎所有被证监会调查的新三板企业都被披露了出来,这其中有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有华泰集团(830831)、现代农装(430010)、汽牛股份(原)(现名春茂股份:430463),涉嫌操纵股价的有华恒生物(831088)、中科招商(832168)、国贸酝领(430583),涉嫌违规交易的是奥美格(430406),除此之外还有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宏泰矿业(831131)。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此前第一家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中海阳(430065),证监会在其异常交易案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专业分析人士看来,《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向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再次打出一记重拳。

东莞证券分析师黄黎明认为,新三板市场处于成立初期,难免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但是,同创业板一样,新三板也是未来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监管层一定会继续大力扶持新三板发展,规范市场无疑会有利于市场长远发展。

但诸多券商人士表示,尽管新三板市场监管在加强,并不是说监管层不希望市场迅速发展。

“监管层短期对市场风险表示重视,但长期在扩大新三板市场容量、在提高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方面,是想要推动的,毕竟新三板的定位在那里,宗旨不会改变。”前述华南券商负责新三板业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