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新股中签率走低成常态 “小而美”受热捧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5-05-14 09:06: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田中精机(300461.SZ)本周一申购结束后,年内第5批新股发行已宣告完成。A股市场在暂获停歇后,下周又将迎来20只新股密集发行。

一月内现两批新股同时发行,打新情绪明显提升,第5批新股冻结资金规模达3.3万亿,多位分析师预计,下周打新冻资规模仍将维持该水平,群情激昂之下,打新中签率或将继续走低。新股申购重点应当放在好行业、好题材、小股本、低发行价格的个股上。

低中签率或将延续

田中精机在5月11日完成申购。至此,除红蜻蜓因被举报需核查而暂缓发行外,年内第5批新股中其他24只已完成发行。数据统计显示,该轮新股发行的中签率创下历史最低水平,24只新股网下平均中签率为0.37%,网下平均中签率更滑至0.1%。

从已完成申购的近3批新股数据统计来看,新股募资总额、网下申购上限已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打新资金规模则一直扩容。4月完成申购上市的30只新股,网上平均中签率为0.54%,网下平均中签率为0.21%。3月完成申购上市的24只新股,网上平均中签率为0.7%,网下平均中签率为0.4%。

对于上轮新股中签率的加速下滑,融资规模下降、申购资金膨胀或为主因。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研报中称,上轮新股募资规模达到年内各批次的新低,但今年4月以来利率进入快速回落阶段,打新收益可观吸引大量申购资金。

统计显示,第5批新股发行的网上、网下冻资达3.3万亿,单日累计冻结资金最高达2.8万亿元,为去年6月新股发行重启以来的次高水平,此前,机构对上轮新股冻资规模预测多在2.2万亿至2.7万亿区间。

张忆东认为,打新频率由本月升至“一月两发”,随之带来的是年化打新收益率在历史水平不变的基础上将增加一倍,各种因素的合力,最终导致中签率显著降低。他预测,下周20只新股发行或还将延续低中签率。

将于下周集体申购的20只新股,预计合计募资规模约在90亿元,环比再降,且个股募资规模均不高。多家券商分析师均表示,本轮新股发行预计冻结资金规模仍将维持在3万亿水平。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强调,市场资金利率持续走低,外围资金继续涌入市场,且待发新股又多处于估值较高行业,整体吸引力较强;但新一轮新股数量有所减少,且并无较大市值公司拉升中签率,“下一轮新股网下中签率难有明显回升”。

打新致股市波动明显加剧

当低中签率成为新常态,国泰君安分析师孙金钜认为,新股申购重点应当放在好行业、好题材、小股本、低发行价格的个股上。

公开信息显示,下周申购的20只新股中包括11家沪深主板公司、6家创业板公司、3家中小板公司。行业分布包括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消费等目前估值较高的行业。王汉锋预计,本批新股最高平均涨幅在250%以上。其中,其更看好迅游科技、高伟达等4只新股上行空间,表示或将有500%以上的潜在涨幅空间。

从发行节奏上看,下周5月19日、20日两天分别集中了12只、7只新股发行,21日当天最后一只新股石大胜华将进行申购。更为集中的发行节奏,预计将致20日当天的资金冻结规模超过3万亿。

申购资金的不断膨胀,导致其冻结和解冻对资金利率和股市的影响加剧。5月8日上周五,大盘在连续三天调整下跌后出现强势反弹,市场一度解读为“2万亿打新资金援兵”所为。

张忆东对此表示,新购申购对于资金利率的脉冲式影响自4月已趋缓,但自今年2月以来,打新资金冻结和解冻规模大幅提升,给市场带来的脉冲效应非常显著,打新资金解冻期间股市表现优异。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在4个期间内均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和8%,相比申购冻结资金期间,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6%和9%。

从本轮新股回款进度来看,中金公司预计21日、22日、25日和26日将分别净回流0.5万亿、1.7万亿、1万亿和700亿元。兴业证券则预计,5月22和25日两日为解冻高峰期,分别有1.6万亿、9000亿资金解冻回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田中精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