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料现“溢价定增”输血实体经济

新三板定增得到投资者追捧,一些挂牌公司的定向增发价格开始水涨船高。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挂牌公司获悉,不少处于询价阶段的挂牌公司酝酿推出的定向增发价格甚至高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A股市场不一样的“溢价定增”现象或出现。

分析人士称,这一方面是由于2015年以来新三板定增市场持续出现“秒抢”现象,直接抬高了挂牌公司身价;另一方面与新三板股票发行的特殊优势密切相关。券商人士认为挂牌公司通过溢价定增,有助于倒推公司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也可使这些新兴公司获得更多发展资金。

部分公司酝酿溢价定增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部分新三板挂牌公司了解到,在定增市场持续火热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在询价阶段开始酝酿溢价定增。以河北一家公司为例,目前公司已经做市,5月4日收盘价格为9.32元,在最新酝酿的定向增发引入外部投资者中,公司筹划的定增价格为8到10元之间。

安徽一家公司也在筹划溢价定增。公司目前有4家做市商,5月7日收盘价格为10.77元,公司计划5月进行一次非公开发行,拟发行股份550万股,价格初步定在11到16元之间,且投资者需采用竞价方式参与认购,价高者得。

新三板公司定增融资对促进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资金方认购活跃,也带动越来越多公司的发股价格水涨船高。有券商人士透露,目前一些挂牌公司已要求认购资金先按照较高价格打入定增保证金,而后再启动认购。在增量资金涌入新三板定增市场的背景下,挂牌公司的话语权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前4月,新三板有300余家企业进行了定向增发,融资额超过2014年挂牌企业全年的融资数量。其中,云南文化、中科招商等公司尽管提高了认购门槛,但还是受到各路资金热捧。

输血实体经济

即便在定增火爆的A股市场,溢价定增现象也极为罕见。有新三板研究人士分析,与主板相比,新三板定增市场存在明显优势。一方面,定增小额融资可以豁免核准,另一方面,一次核准、多次发行的再融资制度也可减少审批次数,提高融资效率。最重要的是,新三板公司定增无限售期要求,如果不是定向增发的对象自愿锁定的话,定增股份可随时转让,但不含董监高参与的定增股份,这部分比照《公司法》每年25%的限售条件。这些因素推动了新三板定增市场火爆,越来越多挂牌公司希望在定增制度红利中“分羹”。

思考投资日前发布的定增方案显示,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定增不超过3900万股,每股价格不低于7.22元不高于8.00元,定增招募对象主要包括离任公募基金经理、私募基金经理、专业研究员等。有分析认为,此笔定向增发有望使思考投资的融资规模甚至超部分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的定增融资优势再度体现。

市场人士认为,新三板定增市场火热意味着交易不活跃、融资难的局面已有很大改观。新三板融资功能恢复和壮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输血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新三板交易市场。实际上,一些酝酿定增融资的公司并不缺钱。比如,本次酝酿溢价定增的某挂牌公司表示,公司现金流较充沛,在引入投资者方面,一方面考虑能否为公司带来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希望公司股票交易活跃化,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分层制度奠定基础。

客观看待溢价定增

对于溢价定增,国都证券相关人士指出,部分挂牌公司的溢价定增更倾向于私募基金,由于私募基金不能从二级市场直接拿票,因此即便定增价格偏高,也只能接受“倒挂”的价格。

一位参与多家新三板公司定增的机构人士表示,2015年以来,包括机构、个人在内的投资者对挂牌公司定增持续出现“秒抢”,这无疑成为直接抬高挂牌公司的“身价”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新三板股票发行的特殊优势,尤其是参与定增资金通常并不设置限售期,在二级市场并不容易成交的情况下,倘若看好公司后市发展,溢价参与定增也不失为一种“获得快钱”的方式。

券商人士对于挂牌公司的溢价定增的看法也有分歧。有研究员认为,这种方式或是挂牌公司变相提升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的一种方法。挂牌公司通过溢价定增,有助于倒推公司二级市场交易活跃,而一旦分层制度推出,交易量有望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国都证券人士提示,溢价定增实际上是此前挂牌公司股价持续飙涨下产生高价待沽的心理,特别是在如今不少挂牌公司股价持续低位盘跌的背景下,投资者参与的热情或许不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