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时说得花好稻好,真正需要兑现承诺时却两手一摊。最近,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因收购标的资产存在问题,频频出现重组“流产”的现象。以往那些花哨的、露骨的、炒作型的“武媚娘式”重组,虽然表面看风光无限,实则暗藏“杀机”。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个月,上市公司终止重组的数量达到39家,大大超过以往一个月只有单位数的几家。而这其中,有不少公司是因为标的企业业绩不济,盈利前景存疑而终止重组计划,如宜华木业、苏宁环球、星河生物、天润控股、万鸿集团、金叶珠宝等。
昨日,就有一家公司宣布终止重组。深圳惠程公告称,鉴于目前推进重组条件尚不成熟,公司决定终止。而重组条件究竟如何不成熟,深圳惠程并没有详说,该股昨日复牌遭到市场“用脚投票”,股价暴跌9.77%。
前一日,宜华木业公告称,预计并购标的恒安兴在2014年度实际盈利情况达不到原业绩承诺利润的75%,其未来经营业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故决定终止重组。市场曾因重组对其热捧了一个涨停板,而如今重组“流产”对股价影响还不得而知,截至昨日该股还在停牌中。
去年市场曾一度风靡的影视传媒、手游并购热,如今也有不少公司出现了因实际业绩不及承诺而提前“喊停”的现象。例如:天润控股终止收购旭游网络,原因是旭游网络的两款手游产品未按时上线,原预估值可能会发生较大调整。天润控股此前因并购股价连拉了6个涨停,而失败后,连跌了3个跌停板。
像这样重组前股价飙涨,失败后暴跌的案例在A股不是少数。1月初,秀强股份与赛为智能双双宣布重组告吹。其中,秀强股份因引入战投蝶彩资管,停牌前股价飙涨,而后暴跌近三成;赛为智能则曾因收购金宏威连拉7个涨停板,而后股价最低下探至12.08元。威华股份重组更是离谱,赣州稀土资质不全仍 “带伤”闯关,还好证监会火眼金睛未获核准,股票连续三跌停。
“很多上市公司所谓的‘市值管理’就是追求短期股价提升而盲目并购热点题材。同时,‘囫囵吞枣’一次性并购多个标的、签署疯狂对赌协议、通过分仓一致行动等伪创新来规避监管。”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刘晓丹认为,2015年将会陆续有很多公司的并购绩效不达标,对赌无法实现,整合后遗症开始显现。
那么,如何规避这些重组“黑天鹅”的股票呢?市场人士认为,重组类股票的不确定性较大,回避风险的最佳手段就是避免高位买入。其次,重组耗时漫长,因此对于重组股的操作要有充分的耐心;同时投资者要避免孤注一掷,宜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进行,可考虑选择在不同价位分批买入的手法摊薄成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