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和8月28日宝钢认股权证和万科认沽权证走到了各自的终点,分别以当日下跌85.78%和95%的巨大跌幅悲壮谢幕。8月30日宝钢股份也终于没有回升到行权价上方。权证特有的交易方式给喜欢投机操作的投资者提供了舞台,但最后“归零”的结局,也使得一些投机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两只权证的黯然谢幕,也引发了不少对权证高度投机诟病的评论。但笔者以为,权证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要客观看待其“功”与“过”,应积极探讨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规范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提供更多的借鉴。
首先,目前推出的27只权证产品,主要是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而设计的。由于1300多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经营业绩、投资者持股成本等差异性较大,一些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用通常的方式将无法推进股权分置改革。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改对价中的送股数量无法满足流通股股东的要求,甚至根本无力送股。在这种情况下,权证产品的即时推出并作为对价推动了这部分公司的股改顺利进行。根据《权证管理暂行办法》,发权证的公司主要是大中型公司,这些公司股改的顺利完成为未来股改全局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权证功不可没。
其次,权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丰富了投资品种,改变了深沪证券市场品种单一的局面。相对于美国等成熟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结构还很不丰富,交易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而权证作为实施了T+0的交易方式的金融创新产品,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另外,如武钢股份等同时推出的蝶式权证以及所推出的创设机制,不仅提高了正股的活跃度,而且提供了套利、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作用。同时,认沽权证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的缺陷。权证的创新功能不言而喻。
但从宝钢、万科两只权证的市场表现来看,其高度的投机炒作也给市场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8月23日宝钢权证跌幅达到85.78%,换手率达到1164.82%;8月28日万科认沽权证的跌幅达到95%,其当日换手率达到547.17%。两只理论上几乎毫无投资价值、并且最后命运注定要成为一张废纸的权证,受到市场如此炒作反映了市场的高度投机性。而一部分投机者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市场,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不过,两只权证价格“归零”的命运也使一些参与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给盲目的投资者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
从两只权证的“功”与“过”来看,大力开拓金融产品的创新,丰富投资品种,才能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吸引力,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投资需求。但如何更好地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理念,发挥金融产品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推出权证产品时可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如大大增加市场供给量,避免供需失衡;引进做市商制,维持市场必要的流通量和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维护相对合理的价格;制定相对完善的游戏规则;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市场炒作等。另外要防患于未然,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加深产品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倡导理性投资理念等。这样,我国证券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将向着更为理性和成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