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JTB1与万科HRP1将于8月30日和9月4日陆续到期,就目前情况来看,万科HRP1到期时处于价外状态(没有行权价值)已几成定局,而宝钢JTB1到期时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处于价外状态。如果两只权证到期后成为“废纸”,不少投资者产生了疑问———是否我们的权证市场失败了,是否长久以来大家一直在热炒一个泡沫?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权证到期之后,是否具备行权价值,不能作为衡量权证这个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拿公认的世界上最成熟最成功的香港权证市场而言,在长期向上的牛市环境中,也仅有不到45%的权证到期时具有行权价值。台湾权证市场的情况就更是如此,以8月16日的收盘情况来看,台湾权证市场共有502只权证仍在挂牌交易,处于价内的权证只有65只,也就是说有87%的权证不具备行权价值。虽然权证具备多种功能,但投资者使用最多的是其杠杆功能,因此,为投其所好,发行商一般都发行价外的权证,因为越价外,权证的杠杆就越高。目前的权证,全部为股改权证,因此派送时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因此到期后权证具有行权价值的可能性也较高。8月16日收盘时,沪深27只权证中有13只处于价内状态。
那么,权证市场的成功应当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呢?在海外,衡量一个交易所上市产品是否成功的最主要标准是看其交易活跃程度,交易活跃则表明受投资者欢迎,是一个成功的产品。沪深权证市场运作仅一年时间,交易金额就跃居全球第二,并且权证受到热烈的追捧,从这点看,沪深的权证交易是非常成功的。在海外,监管层在决定推出一个产品时,总是非常担心交投清淡,受投资者冷落,故而千方百计来活跃交易。例如,香港权证市场也是经历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才有今天的成功局面。就宝钢、万科两只权证而言,它们的面市无疑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方面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也为解决股权分置疑难杂症的解决提供了样板,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开启了为沪深证券市场开启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门。在成功的背后,唯一不足的是目前沪深权证市场的投机氛围依旧较重,权证涨跌与正股不具相关性,但这是任何一个新兴品种都难以避免的问题,在海外成熟市场,这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阶段。正所谓,瑕不掩瑜,成功的权证必然随着制度的健全、市场的理性而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