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三旺通信(688618)报收于26.98元,上涨0.82%,换手率1.22%,成交量1.34万手,成交额3638.97万元。
11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95万元,占总成交额0.8%;游资资金净流出214.09万元,占总成交额5.88%;散户资金净流入185.14万元,占总成交额5.09%。
问:公司在非煤矿山、电网侧以及车路云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能否请管理层更具体地分享一下,目前这些新业务领域的订单开拓、项目落地进度如何?以及它们预计在何时能为公司收入带来实质性的显著贡献?
答:在智慧矿山领域,公司TSN端到端产品解决方案已在某能源集团智慧矿山场景实现落地应用,支持智能化开采及矿山机器人的实时数据传输和确定性控制。公司积极开拓非煤矿山智能化业务,凭借全国约3万座非煤矿山的庞大基数及政策支持,该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电网侧方面,公司紧随智能电网实际需求,提供智能电网通信解决方案,扩大高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等高端应用,致力于构建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一体化通信网络体系,为智能电网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2025年上半年传统电力收入同比增长超20%,公司中标多地大客户框架项目,国产化产品研发及融合解决方案的推出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车路云一体化方面,公司在智能网联的应用场景包含车联网、低速无人车、车路协同、配送无人驾驶、矿区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大巴、路侧单元、V2X等,应用案例包括九绵高速车路协同、柳州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一期)等。公司在低速无人驾驶、无人公交车等领域已实现批量供货,并在车载确定性网络、车载多域控制器、车载网关等方面投入资源进行研制,有望乘上智能网联东风。
问题2: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07%,这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长趋势相反。请问管理层,导致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减弱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公司有何具体措施来提升主营业务的利润水平?
2025年1-9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6.07%,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技术突破、产品竞争力提升与市场布局,研发与销售投入增加所致。2025年1-9月,公司共计投入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11,739.92万元,同比增长15.52%。公司将持续加强费用管控,目前已经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基于公司战略及业绩目标匹配预算资源,重点投向促进公司战略目标达成和业绩增长的领域,同时公司还匹配了考核奖励办法,将费用管控、促进经营目标达成等做到了奖励方案当中。
问题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与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之比高达539.01%,这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款压力和资产质量的关注。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这一风险?未来在信用政策、客户管理和催收方面有哪些改进计划以改善现金流状况?
近年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维持稳定,风险可控,公司主要客户财务状况良好,商业信用较高,具有较强的偿付能力。公司积极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1、制定客户信用管理政策,执行客户账期事前审批流程;2、将客户款情况纳入销售部门考核方案,督促销售部门积极跟进客户款;3、制定应收账款分级催收管理机制,设专人定期跟进款,根据应收账款风险情况采取升级催收或法务催收等措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