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埃斯顿(002747)发布2025年三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8.04亿元,同比上升12.97%,归母净利润2900.39万元,同比上升143.4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2.55亿元,同比上升4.78%,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32.17万元,同比上升232.35%。本报告期埃斯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营业总收入比达49.28%。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28.45%,同比减4.11%,净利率0.88%,同比增147.9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7.5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9.93%,同比减14.05%,每股净资产2.23元,同比减25.2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4元,同比增150.83%,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增143.55%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5400.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06元。
持有埃斯顿最多的基金为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目前规模为133.15亿元,最新净值1.558(10月31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5%,近一年上涨42.66%。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李栩 李树建。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董事长您好!在自动化工业时代的大爆发阶段,我了解到咱们公司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并且相关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那么我们公司首先是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尽管财务状况不是很亮眼,但是人形机器人的应用端是最贴近生活的,时刻都可能与人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要时刻遵循我们人类发出的指令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相比于目前的工业机器人不同的是,工业机器人是点对点工作,那么我的核心是人形机器人最终发展可能是无限的迭代,换句话说;也许有朝一日压根就没有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之分,会不会有合二为一的可能?到那个时候公司有想过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变化或者说迎接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吗?谢谢!
答:公司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结合易用性、高性能和安全性等客户需求,研发技术及产品,关注机器人与智能化融合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具体落地场景,进行机器人与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公司构建了面向I应用的控制系统架构,以强大的开放性、兼容性与扩展性为核心,为工业智能化场景提供坚实支撑。公司依托对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数据,从上层到底层渗透式布局I技术,在下一代控制器中专门开发了可以无缝衔接I控制的接口技术,控制器底层具备了接入上层具身智能控制的能力。公司将结合相关应用场景,围绕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新兴技术交叉融合,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