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天虹国际集团(02678.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本集团收入以纱线销售为主,中下游业务则以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梭织面料销售为主。回顾期内,由于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影响,纱线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2%至约人民币86.222亿元。梭织面料销售收入则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约17.9%,令纱线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一定程度上由去年同期的78.4%微降至78.1%。
业务展望:
本集团于回顾期内贯彻稳健的投资策略。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的主要生产设施包括约423万纱锭,其中在中国及海外(主要位于越南)分别有约248万及175万纱锭,与去年产能基本相若,并配备逾1,700台梭织及针织织机及对应的染整设备。为配合技术改造升级及产能重新布局,本集团于回顾期内淘汰了部分老旧设备。
展望二零二五年下半年,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高额关税可能导致终端市场消费价格上涨,纺织行业或面临存货错配与需求回落的问题。若上半年因「抢进口」避税而形成的高库存,未能于下半年消化,有些企业将承受存货成本上升与订单骤减的双重压力。此外,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中东局势紧张及俄乌战事升级,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推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或令全球经贸增长进一步放缓。
此外,美国对华关税税率仍然偏高,双方的关税博弈可能影响中国出口。目前,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进展不明,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税角力持续,连带影响难以避免。全球高关税的长期化趋势已成定局,贸易碎片化风险依然存在。然而,美国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为本土企业提供大规模税务优惠及财政拨款,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加之减息预期为美元带来的贬值压力,及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增加,共同营造出「意外宽松」的金融环境,或可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下行风险。
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将加速全球纺织行业供应链的近岸化及区域化发展,推动行业产能转移,而已率先部署海外产能的企业在把握市场机遇时将更具优势。本集团在中国、越南、欧洲和美洲等地均已完成产能布局,有能力捕捉此等市场机遇,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在全球纺织产业格局加速重组的背景下,纺织行业正经历由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的深度转型。纱线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上游,其制造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功能化升级影响整体竞争力,更是推动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智能制造技术正在革新纱线生产模式,本集团将把握此趋势,进一步强化「内含式增长」策略,透过技术改造升级现有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投资报酬率。
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下,绿色消费已由概念倡导迈向规模化发展,成为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动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更标志着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绿色消费涵盖产品、服务及生产等多个层面,其核心在于透过消费端的绿色选择,推动供给端的绿色转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底,本集团已经在中国内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70兆瓦的光伏电站,亦将于二零二五年下半年,继续在国内外工厂增建约11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降低本集团的能耗成本。
根据目前市况,撇除贸易业务的销量,本集团计划于二零二五年下半年销售约40万吨纱线、5,000万米梭织面料及3,000吨针织面料。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