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民生银行(01988.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一)做好「五篇大文章」
1、科技金融
本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业务纳入全行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质效,强化对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一是优化体制机制,扩容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和特色支行,积极探索专营模式,完善总分支多层级组织架构,制定落实年度开发策略,加强资源投入。二是丰富「易创」专属产品体系,持续完善线上信用贷产品「易创E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易创知贷」,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研发贷款、科技创新债券等特色创新产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全方位、多元化、综合化满足客户各类金融需求。三是强化数智化服务能力,持续迭代完善科技金融「萤火平台」数字化工具建设,实现企业快速数字画像、精准适配产品╱权益、深度行研支持等,提升客户体验。四是持续举办「科技金融民生相伴」等系列营销服务活动,拓展获客渠道,整合集团和生态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服务科技型企业12.19万户、「专精特新」客户2.80万户。报告期内,本行荣获中国证券报「金牛银行支持科创奖」,「易创E贷」获评为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2025年度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
2、绿色金融
本行坚定贯彻落实绿色金融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经营管理体系,强化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绿色低碳、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继续聚焦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方向,结合重点客户绿色发展需求,推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渗透。
报告期内,本行发行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绿色产业项目投放。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地方特色客群的策略宣导及营销推动,推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福建等重点地区绿色金融稳健发展。持续丰富迭代「民生峰和」产品服务体系,不断强化细分场景产品及综合服务模式创新。加强转型金融和碳金融创新,推动落地产业转型碳足迹挂钩贷款、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挂钩银团贷款等创新业务,强化「减排贷」「民生碳e贷」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促进企业改进可持续性表现,推动公众参与碳普惠创新机制。积极服务全国碳市场,为会员企业交易履约提供专业保障。积极融入绿色发展大局,全面参与绿色金融、「碳中和」、乡村振兴等主题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升级。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信贷余额3,264.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6.81亿元,增幅9.63%。
业务展望:
当前,宏观经济处于持续修复阶段,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增长动能积聚。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既面临息差承压、市场竞争加剧等现实挑战,也迎来「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开放生态加快构建等重大机遇。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未来,本行将立足经济转型升级大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聚焦核心举措,统筹发展质效与风险安全,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一是全面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流程,改进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全旅程体验,为客户提供更适配、更高价值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不断巩固客户关系。
二是着力打造特色化市场竞争优势。深入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强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以塑造差异化品牌价值,并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智能化应用水平,有效增强客户黏性。
三是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经营策略。在资产配置上紧密贴合国家战略导向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科学把握投放节奏,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在负债管理上则坚持量价均衡发展,加大低息存款拓展力度,强化负债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负债结构以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四是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坚持审慎经营原则,着力完善风险识别、计量与监控体系,大力升级数字化风控手段,并针对重点领域风险实施精准化防控策略,为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