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华电B股(90093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2 19:58: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电B股(90093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截止2025年6月底,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2025年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6%,全国新增电源装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截止2025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火电同比下降2.4%;水电同比下降2.9%;核电同比增长11.3%。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504小时,同比下降162小时。其中,火电1968小时,同比下降130小时;风电1087小时,同比下降47小时;太阳能发电560小时,同比下降66小时;水电1377小时,同比下降100小时。截止2025年6月,我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黑龙江省总发电装机容量5431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582万千瓦(煤机2217万千瓦,其他365万千瓦),占比47.54%;水电装机容量235万千瓦,占比4.33%;风电装机容量1755万千瓦,占比32.31%;光伏装机容量859万千瓦,占比15.82%。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推进。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规范有序推动新能源项目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并在电力市场外建立可持续发展差价结算机制,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明确了各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进一步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费用传导机制。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6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原煤生产平稳增长。在进口煤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进口煤炭2.22亿吨,同比下降11.1%。整体供应结构呈现国内增量为主、进口结构性补充的动态格局。需求端受工业用电增速放缓、清洁能源加速替代火电、传统高耗煤行业消费量下滑等压力要素叠加影响,导致下游需求整体增速减缓。受供需因素交互影响,上半年,动力煤市场供应持续宽松,但需求端支撑明显不足,价格重心整体延续震荡下行趋势。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国内煤炭市场总体呈现“量增价跌、供强需弱”的运行特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4亿元,同比下降10.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亿元,同比下降27.24%,每股收益为0.06元。公司煤炭销售收入27.16亿元,同比下降27.49%,电力销售收入37.52亿元,同比升高2.91%,热力销售收入17.30亿元,同比下降4.38%,工程施工及其他收入0.86亿元,同比下降7.14%。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议,保障能源安全,深化提质增效,推动改革深化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安全基础持续夯实,保供能力稳步提升。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基固本年”活动,动态管控隐患、风险“两个清单”,提升设备可靠性,机组实现“零非停”。二是扛牢能源保供主力军责任,强化生产管理和组织协调,圆满完成“两节”“两会”“亚冬会”等重要时段的保供任务;成功启动山东梁山北、东平及日照南的煤炭发运,开辟保供新通道。三是创新应用“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AI决策”技术模式,建成覆盖全矿的UWB精准定位系统、全矿井AI分析管控平台、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气体等200余项关键指标,设备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四是积极应对暴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重重考验,全面提升优质服务,热用户报修回访率、办结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保暖保供任务,所属9家供热主体均进入政府信用评价“红榜企业”,供热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高度评价和百姓高度赞扬。

    (二)积极应对市场影响,提质降本取得成效。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量价统筹,努力增发效益电量。扎实开展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积极争取获得关停机组补偿电量3.3亿千瓦时;全力提升机组顶峰出力,获得容量电费2.58亿元;有效发挥电锅炉、切缸调峰作用,获得深调辅助服务收益2.35亿元。二是制定提质增效登高目标优化方案,狠抓关键要素指标管控,增收节支取得显著效果。努力降低燃料成本,入炉煤折标煤单价完成842.53元/吨,同比降低55.90元/吨,节支2.28亿元;直供热耗同比下降,节约燃料成本近5000万元;取得保险理赔421.05万元。三是全力争取政策支持,上半年申报“超长期国债”“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技术改造再贷款”共32项,资金需求41.25亿元,累计已获批“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3项,获得专项债资金2.14亿元;已获批“技术改造再贷款”15项,资金需求26.22亿元,已落实再贷款资金2.13亿元,已取得贴息55.78万元。取得相关奖励150万元。提升资金创效能力,可比口径财务费用同比节支0.43亿元。

    (三)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安全与绿色发展并重,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公司狠抓政策机遇,通过“两个联营”,快速推进哈尔滨第三发电厂66万千瓦“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哈尔滨新能源、孙吴新能源、汤原新能源、北安新能源等70万千瓦一体化联营新能源项目建设,为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内生动力有效激发。一是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组织体系,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设立科技与数智化部,推动科技创新任务落实见效。积极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依托万兆环网实现“一张图”系统的综合接入。智能调度中心及模块化数据中心投入使用,配套完成工业控制虚拟化、大数据云平台建设。二是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提升公司电力营销市场竞争力。实施“焕新”行动,总结四个“首台”新一代睿蓝DCS改造经验,研究推进其他DCS的安全可靠应用替代改造,按照“能替尽替”原则逐步实现全覆盖。三是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严格实施市场化招聘,组织公开竞聘上岗,激发全员活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资及控股电厂完成发电量101.0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完成86.31亿千瓦时,机组含税平均电价480.4元/兆瓦时;机组平均利用小时1575小时;上半年供热量完成3752万吉焦;煤炭产量567.31万吨,煤炭销量574.20万吨。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96.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51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8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每股净资产为0.54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