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日沪硅产业(68812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信、中金、国泰海通、长江、华泰、投资者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1、半导体行业和沪硅产业经营情况介绍
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包括半导体硅片市场整体都有所改善,但复苏速度慢于预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沪硅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业绩数据来看,我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8.16%。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收8.96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 11.75%。然而,我们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然为负,这主要是由于硅片市场的复苏滞后于终端市场、芯片制造等产业链的下游环节,硅片产品价格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较大压力,再加上我们持续扩产带来的折旧摊销费用、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及其他固定成本增加的影响,导致短期内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在业务方面,我们的300mm硅片业务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出货量同比有所增加。上半年,我们上海、太原两地300mm硅片合计产能已达到75万片/月,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我们在技术研发和新产品成果上亮点颇多。上半年,我们开发了50余款300mm硅片新产品。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300mm硅片业务的累计客户数量超过100家,产品广泛用于逻辑芯片、存储、CIS等应用。我们的 300mm硅片产品凭借高纯度、低缺陷、良好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参数,以及稳定的供应,受到了相关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300mm SOI业务上,作为国内唯一具备300mm硅片衬底和300mm SOI产品技术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能力的企业,我们在国内的领先性更是凸显。公司300mm SOI业务在过去半年里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已开始向多客户批量送样。特别是面向高压高可靠性高算力应用的300mm SOI 硅片已正式开始流片,目前已完成客户送样并通过客户内部的特殊工艺验证。目前,我们的300mm SOI产品能够满足各类应用领域对衬底材料的严格要求,并已与多家行业内领先的设计及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具备为其提供高质量的300mm SOI硅片的能力。
然而, 200mm及以下的硅片市场还未完全复苏,公司200mm及以下尺寸硅片业务表现仍较为疲软。不过,我们的子公司在各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芬兰Okmetic持续推进其产品在MEMS、传感器、射频滤波器和功率器件领域的应用;新傲科技在200mm SOI和200mm及以下外延业务方面持续推动转型升级,着眼产品高性能应用,以期在IGBT/FRD等产品应用市场争取获得更广泛的渗透。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虽然当前面临挑战,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终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下游客户库存水平逐步正常化,半导体硅片出货量及价格的持续回暖值得期待。特别是各类新兴市场的崛起,将为半导体硅片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在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尤其是在300mm硅片业务和300mm SOI 业务上,持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新兴市场对高性能硅片的严苛需求;在新产品开发上,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扩充产品种类;在市场开拓上,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2、投资者交流问:当前半导体硅片价量的情况。
答:从量的方面,300mm硅片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存储领增速明显;200mm硅片已触底,但复苏较为缓慢。从价格方面,仍然承压,主要来自新进竞争者、客户降本要求及市场竞争加剧。
问:2025年、2026年的折旧预期
答:2024年折旧约9亿元,2025、2026年仍处于资本开支高峰期,后续随设备完全折旧后,增速会逐步下降。
问:当前200mm和300mm硅片的产能利用率
答:300mm产能利用率较高,200mm升仍然略显乏力,个别品种开工率较高。
问:硅片产品的国产化率
答:300mm硅片在存储领域国产化率高于逻辑芯片,200mm硅片除特殊产品外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问:公司300mm产品产能规划及海外市场规划
答:目前产能已达到75万片/月,已公布的产能规划将达到120万片/月。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已与较多海外客户建立合作,未来将借助海外子公司渠道进一步提升国际销售占比。
问:300mm硅片未来价格升空间及下游领域复苏情况
答:随着正片占比提升、LT订单结束及整体市场需求增长,价格有望企稳升。300mm硅片需求整体向好,下游市场中,存储、逻辑和功率器件等领域预计率先复苏,消费电子和手机市场需等待I应用驱动增长。
问:掺砷产品进展
答:掺砷产品在太原基地研发生产,目前已向客户送样,正处于认证阶段,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取得进展。
沪硅产业(688126)主营业务:半导体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沪硅产业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97亿元,同比上升8.16%;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上升5.67%;扣非净利润-4.81亿元,同比下降12.1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96亿元,同比上升6.0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上升17.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上升4.66%;负债率39.78%,投资收益3139.81万元,财务费用-2439.4万元,毛利率-13.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21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58.9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