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科创板 - 科创板要闻 - 正文

宏微科技:9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金基金、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2 18:04: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日宏微科技(68871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金基金、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基金、名禹资产、涌贝投资、中景润集团、九方智投、上海季胜投资、华安证券、北京瑞裕私募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80万元,同比增长18.4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9万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93.96%,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主营业务毛利率15.75%,同比有一定幅度提升。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各业务板块收入结构及增长驱动是什么?
答:工业控制领域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7.34%,占主营业务收入约49%,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新能源发电领域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暖及公司在储能客户的积极拓展,收入同比增长22.43%,占比提升至33%;新能源汽车领域受行业价格竞争影响,营收占比约为18%。公司正积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替代加速以SiC产品的导入和推广,为后续恢复增长蓄量。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进展?
答: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共计5,856.61万元,同比增长8.6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8.61%,且研发人员团队总数达220人,其中硕士、博士学历人员占比超过20%。
公司上半年在IGBT、FRD、尤其是SiC、GaN等核心领域持续取得重点突破,包括公司的1200V 40mohm SiC MOSFET 芯片、1200V 13mohm SiC MOSFET芯均已通过可靠性验证;自主研发的SiC SBD芯片已经通过多家终端客户可靠性和系统级验证,产品已形成批量出货;自研GaN 650V 75mohm芯片成功完成内部验证并进入客户导入阶段,产品研发工作的开拓未来将为公司的I服务器电源业务和人形机器人等高增长市场打开空间,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路线的战略竞争力。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控股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SiC器件方面有何重大进展?
答:近期,控股子公司芯动能获得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的SiC MOSFET器件定点通知,确定其为供应商。该客户系国内领先的高端自主品牌车企,随着后续订单的顺利转化,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SiC产品领域的配套份额,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截至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针对该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客户的定点项目,尚未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合同签署时间及履约安排尚存在不确定性,后续公司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公司在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布局“一体”即持续夯实硅基IGBT主营业务,服务好现有核心客户;“两翼”则指重点布局SiC和GaN业务,积极拓展新型应用场景。
在战略合作方面,公司多项举措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与华虹宏力签署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围绕IGBT、FRD等核心产品展开联合开发,推动工艺迭代与平台优化,此次合作升级,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公司上游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携手,共建“功率器件可靠性评测与寿命预测实验室”,致力于提升功率半导体产品在高温、高功率等苛刻环境下的可靠性;公司与国家怀柔能源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SiC芯片及模块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瀚海聚能开展联合探索,前瞻性布局功率半导体在直线型核聚变装置中的应用场景。这些扎实的布局和突破,为我们下一阶段的技术迭代与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持续转化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动能。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针对当前的竞争格局,公司有哪些核心竞争力,自身有哪些优势?
答: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主要有以下先发优势
客户优势
公司与行业头部客户深度绑定、多行业多品类覆盖、定制化与快速响应能力强、产能与技术协同稳定,已形成“高粘性+高拓展”的客户结构。
公司客户优势显著,其客户结构优质,工业控制、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多为头部或细分龙头客户,且获多家知名客户 “优秀供应商”或“重要供应商”认可;客户粘性高,通过提供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及标准品与定制品并行服务,与头部客户深度技术绑定;供应链与技术协同为客户优势提供有力支撑,既与华虹宏力深度合作保障技术迭代和供货稳定,又有多家代工、封测伙伴降低风险;整体而言,公司以产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内核、供应链协同为底座,通过大客户战略形成份额与口碑正循环,为多赛道持续放量奠定基础。
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技术沉淀与积累,公司在IGBT、FRD等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及模块的设计、封装与测试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构建起全面的技术体系。
在芯片领域,不仅掌握微细沟槽栅、多层场阻断层、虚拟元胞、逆导集成结构等IGBT芯片设计及制造技术,软恢复结构、非均匀少子寿命控制等FRD芯片设计及制造技术,以及高可靠终端设计等高压 MOSFET芯片设计及制造技术,更在高压技术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可满足不同场景下对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性能需求;同时,公司积极联合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技术协同创新持续攻克芯片设计与制造中的关键难题,加速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公司以成熟的Si基功率半导体业务为“一体”,凭借多年技术沉淀,在IGBT、FRD等芯片、单管及模块的设计、封装与测试领域优势显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为公司营收与市场地位筑牢根基。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以SiC和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两翼”发展
SiC领域已实现多项关键突破,核心芯片通过可靠性验证,部分产品小批量出货,自研车规模块工艺及光伏用模块获头部客户认可,后续将加快产品验证与交付,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电源等场景的应用。
GaN领域自主研发的核心芯片完成内部验证并进入客户导入阶段,将依托其性能优势,开拓I服务器电源、人形机器人驱动等市场。
通过“一体两翼”战略,公司既巩固了Si基产品的多元布局优势,又加速推进第三代半导体产品落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全面、多元发展。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近期,公司有股东频繁进行大宗交易,具体是什么原因?
答:针对投资者近期询问公司频繁存在大宗交易的情况,经公司与有关原始股东沟通了解,近期公司的大宗交易系个别原始股东基于个人的财务性安排,将持有的股份通过大宗交易转入其资产管理计划,并非出于减持目的,属于资产管理行为。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问:公司未来的再融资计划是什么,如何考虑资本开支?
答:公司作为聚焦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再融资计划将紧紧围绕“深耕功率器件核心技术、拓展高附加值应用场景”的布局,结合行业趋势、资本市场政策及市场环境动态研判,审慎使用再融资工具,确保资金与研发、产能建设、市场拓展等核心需求精准匹配,兼顾股东利益与长期价值,严控财务风险。
资本开支则以“技术驱动、效益优先”为原则,重点投向IGBT、SiC、GaN等关键功率器件技术研发、核心领域产能扩建与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协同及市场渠道拓展,同时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与动态效益评估,保障投入高效支撑业务增长,推动公司在功率半导体赛道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
本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信息请以公司披露的临时公告与定期报告为准。

宏微科技(688711)主营业务:从事IGBT、FRED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模块和电源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宏微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8亿元,同比上升6.86%;归母净利润297.8万元,同比上升18.45%;扣非净利润-18.39万元,同比上升93.95%;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83亿元,同比下降1.8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89.44万元,同比下降55.2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71.47万元,同比下降64.35%;负债率57.52%,投资收益98.13万元,财务费用1292.83万元,毛利率15.79%。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9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23.31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宏微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