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桐昆股份(60123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2025年上半年,涤丝价格以整体跟随成本端运行为主。1-3月价格窄幅震荡,4-6月相对震荡加剧。
一季度聚合熔体成本维持在5543-6025元/吨的区间;与此同时,涤丝的价格波动也不大,POY150D的高低价格区间在6825-7330元/吨,FDY150D的高低价格区间在7155-7735元/吨。
二季度受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和以伊冲突的影响,原油价格先抑后扬,进而从成本端影响聚酯产业链整体价格,并带来剧烈波动,4月整体下跌,5月抬升,6月进一步抬升。
从涤丝盈利性来说,一季度盈利性相对平缓,成本的小幅波动对原料采购相对友好,更有利于涤丝工厂低价位原料采购操作;二季度成本大幅波动,对原料端的采购操作更显考验。
涤纶长丝分主流品种来看,上半年涤丝POY盈利尚可,而FDY整体亏损,尤其是细旦FDY,阶段性出现过细旦FDY、POY品种价格倒挂的现象。
2、行业新增产能情况
上半年聚合新产能的投放依旧聚集在非纤的瓶片和切片居多,长丝新产能相对稀少,仅有两套共计65万吨长丝装置投产。截至目前,涤纶长丝有效产能在5338万吨,其中直纺长丝产能在4341万吨。
涤丝上半年的负荷处于相对高位,其中2-3月份的月均负荷超过2024年同期,1月低于2024年,4-6月和2024年基本持平。涤丝产量增长整体有限,增速仅2%略偏上,处于较低水平。
3、涤丝的供需情况
2025年1-6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034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其中纺织品出口5068.1亿元,增长3%,服装出口5280.1亿元,增长1%。从量上来看1-6月,针织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8.1%,梭织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7.5%,毛皮革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下降1.3%,其他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0.6%,纱线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11.7%,面料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11.67%,制成品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10.87%。其中,化学纤维纱线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11.4%,化学纤维机织物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10.5%,化纤制针织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10%,化纤制梭织服装出口量累计同比增加6.5%。
2025年1-6月涤丝累计出口量在211.44万吨,累计同比去年上升10.94%。CCF统计涤纶长丝上半年产量增速估值2%附近,表观需求增速0.7%;消费总增速5.3%;国内4.7%。在相对尚好的涤丝出口和纺服出口的支撑下,上半年涤丝社会库存增长有限,而是织造端的库存增加明显。下半年涤丝环节的蓄水池还有空间,且新投产能有限,因此若没有成本端的大涨大跌,预期涤丝整体负荷仍会相对坚挺。
4、行业发展呈现的特征
(1)周期性特征
涤纶长丝及其上游PTA行业,因上游原料及所生产的产品均为石油炼化产品的衍生品,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叠加行业间企业之间竞争策略的不同,再加上下游需求受宏观经济、消费升级、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行业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区域性特征
涤纶长丝及其上游PTA行业处于纺织产业链的中游位置,长丝和PTA的生产要接近下游客户且需配套港口设施,对于生产基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地域要求,在中国随着纺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愈发明显,涤纶长丝行业的区域分布向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集中,同时也呈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的特征。
(3)产业链一体化特征
涤纶长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意识到,单纯依靠产业链单一环节的竞争,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企业盈利的波动性比较大。涤纶长丝行业巨头纷纷依托自身所在产业链环节,向上或向下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链,以抵抗行业波动的风险,打造一体化产业链的趋势愈发明显。
(二)主要业务情况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民用涤纶长丝、短纤、坯布的生产、销售,以及涤纶长丝主要原料PTA(精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的生产,并向上游延伸参股投资浙石化20%股权,形成炼化-PTA、MEG-聚酯-纺丝-加弹-纺织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销量常年稳居行业第一,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包括涤纶POY、涤纶FDY、涤纶DTY、涤纶复合丝、ITY、中强丝六大系列一千多个品种,覆盖了涤纶长丝产品的全系列,在行业中有“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的制造,以及小部分用于产业用(如缆绳、汽车用篷布、箱包布等)。
在PTA方面,公司子公司嘉兴石化以及嘉通能源分别拥有一套KTS科氏技术(原英威达)P7+技术180万吨,P8技术240万吨,两套P8++300万吨产能设备,合计PTA产能1020万吨,目前已实现PTA原材料自给自足。
在聚酯长丝方面,公司目前主要有:桐乡总部生产基地、桐乡洲泉生产基地、湖州长兴生产基地、江苏南通生产基地、江苏宿迁生产基地、新疆生产基地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拥有1300万吨聚合产能、1350万吨长丝产能,长丝产能及产量位列行业第一。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上半年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1.58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8.41%,实现利润总额116632.56万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上升3.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650.32万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上升2.9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6元,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上升2.22%。截止到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资产1118.99亿元,同比增长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6.55亿元,同比增加3.05%。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依然呈现严峻复杂态势,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冲突持续不断,美国发起的“对等关税”冲击严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受阻;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依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雄厚的发展优势和澎湃的内生动力,坚持“以内部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策略,推动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光明前景。
在此背景下,桐昆凭借扎实的发展根基稳步前行,从半年度成绩单来看,公司基本面始终保持健康稳定。
当前公司发展态势稳健向好,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可控区间,在同行业头部企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彰显了公司优质的资产质量与稳健的财务状况。现金流方面同样表现强劲,去年年报披露,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近90亿元,这一硬核指标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综上,尽管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但桐昆具备强大的穿越周期实力,拥有抵御风险与稳定发展的双重坚实基础。
(二)上半年产业布局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及实施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桐昆始终坚定践行“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差异化”的“四化”发展战略,在一体化路径上坚持“上控资源、下拓市场”的核心思路。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重大战略突破:成功布局煤头领域,在吐鲁番地区获取优质煤矿资源。该煤矿储量达5亿吨,初始开采规模为500万吨/年;其煤炭品质卓越,含油量高,平均热值超6500大卡,且具备低磷、低硫、低氯、低灰、高热值的“四低一高”特性。此次布局标志着桐昆实现了从油头、气头到煤头的全品类覆盖,战略布局迈上新台阶。
目前,中昆公司正紧锣密鼓推进煤气头项目建设,计划2026年底至2027年一季度实现投产,届时将全面打通油头、煤头、气头全链条。在新疆区域,公司正构建从气头、煤头到“一根丝、一匹布”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后续公司将聚焦芳烃路线合作机会,力争掌控PTA和乙二醇两大核心原料,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在百年企业建设的征程中,“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公司对印尼项目高度重视,若项目审批完成,将为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打开广阔空间,成为企业发展史上的关键布局。
(三)下半年经营思路
1、坚定信心,凝聚发展合力
当前形势下,必须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全面提升团队能力与战斗力。信心缺失或能力不足是发展受阻的核心症结,唯有筑牢信心根基、强化战斗实力,才能引领桐昆真正穿越周期。这份信心源于多重利好因素:
从宏观环境看,国际形势正逐步向有利方向发展。中国崛起之势不可阻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时代背景;中央政策导向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的出台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增强龙头企业议价能力,利好化纤行业长期发展。同时,中央明确“反内卷”要求,为行业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从行业属性看,长丝行业具备刚需属性,化纤行业整体需求持续增长。结合国家安全需求、政策红利释放及行业刚需特性,行业前景向好,当前供求关系亦对公司发展有利。
从企业自身看,扎实的基础与优质的产业布局为发展提供保障。一旦市场回暖,凭借现有产能规模必将迎来增长机遇;随着统一大市场、反内卷等政策落地及需求回升,公司优势将充分发挥,下游家纺服装行业及出口业务均有望改善。
2、咬定目标,强化责任落实
目标是工作的动力源泉,必须咬定目标不动摇。下半年公司将责任层层压实,把工作目标转化为精准发力的“鸟瞰图”,并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确保目标落地见效。下半年仍有广阔机会实现突破,公司全体人员将以责任担当推动公司发展。
3、问题导向,聚焦攻坚克难
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问题清单管理制度,针对核心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实现问题清零。通过聚焦短板、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企业运营质量,为发展扫清障碍。
4、打造生态,提升综合竞争力
重点构建三大生态体系:一是优化外部生态,协同同行反对过度竞争与恶性竞争,营造健康行业环境;二是完善内部生态,强化统筹规划,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三是延伸产业生态,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提升全链条竞争力。通过生态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