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航电测(30011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与服务保障,主要产品包括航空防务装备、民用航空产品和智能测控产品。
(二)报告期内的经营模式
公司按照客户需求,统筹当期订单与发展规划制订年度经营计划,组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保障和维修等工作。
1、采购模式
航空装备研制是一项多单位协作的系统性工程,制订整体经营计划后,确定航空装备的生产计划,进一步分解为主要原材料等物料的采购计划,并实施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作为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单位,通过制订整体经营计划,并将其拆解为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具体执行,分层级进行节点和过程管控。整体生产研制坚持优质、准时、低成本管理理念,统筹平衡质量、成本、进度管理。整体生产研制以推拉结合的模式进行,统筹设计制造资源高效协同开展。
3、销售模式
军贸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品出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的规定,公司与依法取得军品出口经营权、并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从事军品出口经营活动的军贸公司根据各自业务定位开拓市场。公司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军贸公司向国外最终用户进行产品及相关服务的销售。
对于非军贸业务,包含民用航空产品及部附件产品等均采取直销模式,依据客户的采购计划制订相应的产品交付计划,航空装备的销售价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根据市场化情况确定。
4、盈利和结算模式
公司通过向客户销售产品及服务获取收入,扣除基础原材料、零部件成本和加工、装配等环节的制造费用后获得一定的毛利,支出各项管理活动和研发活动等费用后,形成公司的营业利润。
(三)行业情况
航空装备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具有较强的产业链带动能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牵引力量。航空装备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受国家战略、国防政策的影响较大;二是技术密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
航空装备尤其是航空整机等复杂装备的供应商需通过多年技术及经验积累形成较强的装备承制能力,具备专业的人才团队和技术资源,并取得相应业务的专业资质,导致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新竞争者进入行业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行业内生产企业主要根据用户订单生产,形成稳定配套规模后一定时间内销售数量和价格较为稳定。
公司作为航空整机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始终聚焦航空主业,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数智化转型,确保产品竞争力和行业领先地位;加快培育战新产业,积极构筑第二增长曲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储能;系统开展企业流程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合规管理融入业务、嵌入流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有力支撑企业经营质效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航空工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制造业的皇冠”,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司坚决践行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坚定担当航空强国使命,是我国军用航空防务装备、民机大部件重要制造商、专业化航空军贸维修保障基地、智能测控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和省市重点优势企业,研制生产了系列军用整机和民用大飞机机头,具备高端航空装备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与服务保障等全链条能力,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方面,公司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围绕高端航空武器装备研制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在先进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数字化制造、装配集成与测试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建成“黑灯工厂”等数智化制造能力。作为“链主”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赋能联动,形成了以航空国创中心为引领的多层级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等创新平台十余个。牵头承担多项航空制造装备及工艺研究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价值专利群,有效发明专利180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公司是工信部首批“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试点单位”,持续开展面向装备的科技成果对外转化,“文鳐”系统参加四川省“应急使命2025”高原区防灾救灾演习,氢能源无人机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巡航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生产制造方面,公司基于正向工艺设计理念,构建了“以数智化为基础、以装配为牵引、以计算仿真为驱动”的整机制造技术体系,在材料工程、零件制造、机体装配、工艺装备、机电产品制造、电子电气产品制造、设备技术等多方面形成全产业链技术竞争优势;建成复合材料一体化加工检测、结构件智能加工、整机喷涂等多条数字化生产线,突破多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提升了航空装备智能化制造水平,支撑高端航空装备的敏捷研发、优质高效生产交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试验试飞方面,公司构建了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和试验试飞技术体系,掌握整机综合调试、飞行试验等关键技术,具备飞机研制全过程的试验试飞工艺设计、敏捷保障、健康评估能力,全面支撑科研批产试验试飞任务,试飞安全管理持续高水平运行。
维修服务保障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敏捷响应客户需求,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整合产、备、修资源,构建一体化的维修服务保障体系,采取集中管控、片区运营、属地化保障等策略,开展航空装备维修、巡检巡修以及零备件制造等业务,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维修服务保障能力。
管理体系方面,公司持续建设健全有效、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体系,明晰各治理主体的权责,以科学治理结构保障决策效率。不断夯实公司管理体系基础,围绕模式、架构、流程、IT、标准五大方面,融合多系统、多要素、多工具,形成一体化集成管理体系,构建从规划、需求、市场、研发、供应链、交付到维修服务保障的产品全链条能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与创新,建立健全以“权衡设计、本质安全”为目标的集成产品开发体系、“集中认证、分散履行”为特征的采购模式,不断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