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富奥B(20003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富奥股份公司是中国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集团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在企业规模、产品系列、研发能力、客户覆盖、资源布局均具有一定优势的混合所有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十三五”以来,公司以客户市场为核心,以战略规划为前提,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全面布局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和整车技术发展趋势的新项目,集中精力开展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主动求变,积极应对,实现了规模化、国际化、高质量的发展。公司已经从传统零部件企业,初步转型成为适应新技术趋势、新发展要求的国内知名零部件集团,为公司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方向全面发展,成为国际化零部件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坚持走技术发展之路,通过市场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底盘系统、热系统、新能源、智能网联、发动机附件系统、转向及安全系统、制动和传动系统、紧固件等系列产品为主导核心产品的产业格局,产品品种覆盖重、中、轻、微型商用车和高、中、低档乘用车等系列车型;公司产品为众多国内整车/整机企业配套,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三)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情况储备合理的库存,以应对客户临时增量或其他风险。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采用持续分批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原材料和配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持续不断地优化供应商资源,在公司采购管理部与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实现采购成本和采购质量的有效控制。
3、销售模式
公司的国内市场销售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面向整车、整机配套市场,由各分、子公司为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实现销售;二是在备品市场上,依托富奥汽车零部件销售(长春)有限公司,进行零部件的备品销售。在出口市场,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或代理商,向境外客户出口并销售。公司货款结算以现汇、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为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市场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客户培育和市场开发工作,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整车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当前客户涵盖乘用车及商用车两大领域,并积极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深入分析行业规律和发展趋势,在稳步提升一汽集团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国内、国际市场,持续开发优质新能源客户,取得了卓越的成果。2024年,公司大力扩展增收渠道,深入落实低成本改善工作,通过提升份额、增加配套品种等方式,保证了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外销占比超过28%。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比亚迪、赛力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零跑汽车等新能源优质市场领域取得了大量订单,进一步丰富了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大型整车集团的产品线,成功开发了斯堪尼亚等高端重卡龙头企业,在北美、欧洲、俄罗斯等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取新增订单141项,其中外部市场订单62项,外部订单收入占比达到44%,新能源类订单占比超过70%,中标产品包括底盘、转向及悬架、热系统、泵类、紧固件、汽车电子等多个产品系列。同时,公司科学开展客户风险评级工作,建立客户分级制度,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降低市场风险,保证未来收入增长的持续性。
2、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系列丰富,业务范围覆盖广泛。目前公司在乘用车及商用车领域主要零部件产品包括:底盘系统、热系统、发动机附件系统、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产品、汽车电子类产品、转向及安全类产品、制动和传动类产品、紧固件类产品。公司紧随汽车“新四化”技术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战略规划引领下,聚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产品发展方向,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通过“原有产品转型升级”和“新产品全新布局”两条发展路径,快速实现了公司产品系列的拓展与完善,公司已经从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成为适应新技术趋势、新发展要求的零部件集团。
在“轻量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和投资建设了低压铸造铝合金底盘轻量化产品,已经实现了稳定供货,其“一模两腔”的核心工艺水平领先于竞争对手。商用车产品也在深耕轻量化技术,持续推进铝合金传动轴、少片单片簧、复合材料板簧等产品的开发。
在“电动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热集成模块产品,产品设计方案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实现了在热集成模块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减振器产品通过自主开发,实现了电控减振器产品的技术升级,产品成功量产并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空气弹簧产品已完成样件开发,为后续产品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转向产品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已实现全系产品电动化的转型升级,其中核心部件PPK产品技术正逐步实现自主掌控。在推进原有产品转型升级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全新产品系列,重点布局了电驱动总成的逆变器产品,以大众MEB平台逆变器和红旗逆变器项目为载体,建设了国际一流标准的逆变器制造资源;成立智慧能源公司和富奥天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再生的新业态,目前该业务已进入国家工信部拟定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形成电池循环产业链的关键布局;投资设立富奥鑫创新能源公司,新增电池壳体产品,并已进入宁德时代市场。
“智能及网联化”方面,富赛公司秉承着“成为智享出行的首选伙伴”的企业愿景,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板块开展业务,专注于优化车内驾驶体验,丰富人与汽车电子的互动方式,提升云平台及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富赛公司先后通过了CNAS国家级实验室认证、ASPICE软件三级认证和TiSAX网络安全认证,成功取得了ISO9001和IATF16949证书,并连续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和省市技术中心等称号。成立至今不到5年的富赛公司,在上半年荣获了2024中国汽车智能化供应商收入排名的第22位,获得高工智能“2025年度技术领航奖”和“2025年度国产化供应链攻坚奖”等行业奖项,1-5月份中控屏产品装机量位列第十名。富赛公司的综合研发能力、交付能力及客户协同能力获得行业和客户认可。
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系列,在产品成本上也极具竞争力。围绕公司构建的低成本战略管理框架,从敏捷研发、高效投资、优质采购、精益运营、卓越营销、科学人资六个方面多角度推进低成本工作,实现全员、全流程、全价值链的提质增效。除以上措施,公司伴随主要客户在全国进行了区域布局,属地化供货及集群效应使公司在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和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在已有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南五大生产基地外,拓展了长三角地区和华中地区;在海外拥有北美富奥墨西哥公司、紧固件德国公司。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66个生产制造基地和12个非生产分支机构。公司海内外高效运转,发挥着区域布局与产业集群优势,产品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
3、研发优势
公司具备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自主研发体系能力建设,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各事业板块的研发部门及相关合作的研发院所、高校,在统一的研发“目标管理”体系下,持续聚焦“三化”和新能源研发目标,聚焦关键核心产品总成,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研发基地布局,持续开展前瞻技术分析、研发数智化转型、专利申报等工作,强化重点研发项目管理,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地,促进自主研发体系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研发资源具备一定规模优势。在多年持续投入下,目前已形成长春、辽源、吉林、辽阳、大连、上海、苏州、武汉等地的研发基地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有10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11个CNAS认可实验室。在上海成立富奥智研(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电控及软件开发,为电动化底盘、热泵空调及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电动泵等核心部件电动化转型开发奠定基础。
公司研发具有较高效率,研发成果突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突破了23项核心技术,并申请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研发成果显著。同时,公司与多所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建立战略上的研发合作、与国内顶尖大学联合攻关核心技术、与战略客户联合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支持产品转型升级。各重点业务领域的自主研发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底盘系统、热系统、电动系统、智能网联等产品为主体的核心业务领域研发成果丰硕,部分产品的研发能力及制造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强大的研发能力加持下,富奥股份公司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有力支撑了新市场开拓。
4、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全方位建立“富奥”品牌形象并扩大“富奥”品牌影响力。“富奥”品牌经过多年打造和精心维护,在整车客户端,公司不仅做到了高质量供货,还能够参与产品的同步开发,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被多个整车企业评为优秀供应商,为“富奥”品牌赢得值得信赖的零部件战略资源;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富奥”品牌是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在资本市场上,“富奥”品牌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董办最佳实践案例”等奖项,连续三年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优秀)考评,是资本市场上值得选择的投资方向;在党建方面,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党旗飘扬富奥远航”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拓展“支部立项”活动,持续推进党建联建共建,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1、深耕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重点项目拓展成效显著
公司围绕既定战略目标,精准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应对行业变革挑战,在重点项目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收入规模持续增长筑牢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核心转型方向,在底盘系统、电控减振器、热管理系统及智能网联等关键增量领域持续深耕,实现多点突破性进展:成功获取奇瑞汽车、赛力斯、长安汽车等主流车企多系列电控减振器订单,并获取宁德时代下箱体、蔚来汽车副车架、吉利变速箱油泵、小鹏汽车控制臂等具备战略价值与规模效应的重点项目,加强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完善了核心业务布局。海外方面,获取了俄罗斯NAMI热集成模块、KAMAEV紧固件等订单,加大了北美、欧洲、东南亚市场开发力度。
上半年,公司在重点目标市场收入均保持快速增长,累计获取新增订单141项,按照客户规划产量计算,预计生命周期收入320.5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订单占比达73.9%。获取传统市场订单79项,生命周期收入178.9亿元,占比55.8%;新拓展市场订单62项,生命周期收入141.6亿元,占比44.2%。上述成果不仅稳固了传统优势业务基本盘,更推动公司在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领域的持续拓展,有效提升业务结构多元化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行业转型关键期的核心竞争优势。
2、核心技术研发多点突破,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聚焦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核心研发目标,围绕“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及网联化”技术发展方向,加速电控核心技术突破,各重点领域研发成果显著:
(1)智能底盘领域:采用行业首创多点环向扣压工艺的空气弹簧已实现应用;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内置阀电控减振器、双阀电控减振器、DP-EPS电动转向等产品,成功获取国内豪华新能源车型订单;全主动悬架减振器、线控制动(EMB)、线控转向(SBW)产品已完成样件开发,并顺利搭载实车验证。
(2)热管理领域:突破冷媒适配性、系统密封性等核心技术,持续推进新型环保冷媒R290热管理集成模块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技术水平达到行业先进。
(3)智能座舱领域:加速座舱域控与辅助驾驶域控技术研发,持续突破多模块集成、跨域融合等核心技术,尤其在多屏融合交互、语音语义精准识别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
上半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专利申请量较上年同期提升30%,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提升50%;发明专利占比稳步提升,技术创新转化能力持续增强。
3、主责主业为基新兴赛道为翼:协同发力助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1)重庆渝安并购项目
为契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公司控股子公司富奥智能悬架系统(长春)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对重庆渝安减震器有限公司、重庆意来智能悬架有限公司的并购,成功拓展外部市场并与赛力斯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对公司业务布局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力支撑减振器平台稳固现有业务,进一步完善西南区域的产业布局,显著强化区域市场渗透能力与竞争优势,为后续区域业务深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开拓赛力斯及其关联企业的悬架业务,成功打开增量业务空间,为公司业务规模扩张与营收增长注入新动能;三是助力减振器平台加速品牌传播进程,推动公司在行业内快速建立清晰的用户认知,更为公司大底盘业务顺利切入赛力斯供应链体系筑牢关键基础,为后续业务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公司将持续依托此次并购成果,深化与赛力斯等核心客户的合作,不断提升在智能悬架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战略目标落地,为实现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出售富奥万安公司股权项目
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公司针对非核心产品线相关主体,严格遵循“收入规模小、经营状态差、综合竞争力弱、无发展前景”的整合原则,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富奥万安公司40%股权,实现该非核心业务的有序退出。此举将推动公司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核心业务发展,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与核心业务竞争力,助力整体经营质量优化。
(3)旗挚基金投资飞行汽车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新兴业务赛道布局,出资1亿元参与投资旗挚基金,并通过该基金投资旗翼科技飞行汽车项目,成功获取万亿级飞行汽车新赛道的入场契机,为培育新增长极奠定基础并构建实质性产业联动。针对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公司将整合自身在智能底盘、热管理领域的技术储备,以及富赛公司在智能驾驶感知与控制、E事业部在电驱动领域的核心能力,前瞻性拓展飞行汽车相关产品布局,抢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先机,推动技术优势向新业务领域延伸。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