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赛摩智能(30046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公司所在行业为大类“C制造业”中的仪器仪表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为C40;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工厂提供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利用现有智能制造资源优势,拓展优化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三大业务板块的市场及核心竞争力,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矿产、冶金建材、化工食药、机械电子以及汽车等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自动化业务。
(二)所属行业情况及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聚焦新质生产力,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年上半年,国家多部门连续发布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为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新增支持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动“扩绿增效”。
公司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积极拓展优化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技术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属于新型工业化范畴,强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等基本特征,以数字化智能化助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营业务方向。同时,国家提出的工业设备更新政策、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AI+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相关政策,将有力促进公司相关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等业务进一步快速发展。
(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主营业务开展情况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归母净利润亏损1,523.80万元。主要原因是计量检测产品、自动化项目、智能物流系统营收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加上前期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公司应收账款账龄跨期,坏账准备计提较同期增加,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84.59万元,较同期增长。
1、智能装备业务板块
智能装备业务板块包括计量检测、包装码垛和智能物流仓储装备三大类产品。计量检测产品用于散状物料在工业生产过程的重量与品质检测,以获取工厂生产经营过程所需的重量和质量数据,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皮带秤、称重给料机/配料秤、称重给煤机、自动采样机、机器人制样机等;包装物流产品用于食品、药品及各粉粒物料的自动计量、填充、封装,自动整理、装箱、码垛和二次包装转运作业;智能物流仓储产品用于企业在原料端的自动存储、自动配送和投料、配料,以及成品端的物流转运,自动存储和自动装车作业,产品包括AI多维智能整理机、机器人包装码垛系统、AGV移动搬运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等。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计量产品研发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电子皮带秤智能诊断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对采集数据进行毫秒级在线运算分析,一旦监测到计量偏差超出预设阈值,系统将立即触发多级报警机制,精准定位故障点并实施偏差校准操作,实现了皮带秤计量精度的动态优化。该系统作为行业内首创的皮带秤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不仅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更为电力、矿山、港口等对计量精度要求严苛的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升级范本。报告期内,成功签约国能集团电子皮带秤智能诊断系统项目,标志着公司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成功。
燃料智能化方面:公司牵头起草的《电厂碳排放核算燃煤计量系统》团体标准发布,该标准旨在提升发电企业燃煤计量数据准确性及监管规范化水平,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支撑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公司对燃料智能化产品进行体系迭代:开创性地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燃料价值优化”与“厂内+厂外一体化大平台”的产品核心理念,将动态数字煤场、配煤掺烧模型及可视化展示进行了全面优化。集成全厂燃煤数据,以煤流实时动态变化,实现设备、流程、数据的多维融合与三维可视化展示。报告期内,公司中标灵台电厂燃料智能化项目、华电潍坊电厂燃料智能化完善项目、梁山港燃料智能化项目、鄂州电厂动态数字化煤场项目等,以上项目是公司燃料智能化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成果的有力验证,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智能整理机产品方面:公司针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推出第8代AI软包智能整理机及双层装箱机,形成食品医药行业后端智能物流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成功实施了涪陵榨菜集团的“乌江榨菜白鹤梁工厂整理装箱线”项目并顺利验收,并得到了客户的好评;同时还中标上海福博、广东中一、昆山戈瑞特、洛阳凯迈、深圳永创等多家AI多维整理项目,为AI多维整理系统市场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2、自动化业务板块
自动化业务板块主要为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以及其他选定行业建设自动化产线、自动化物流系统以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其中装备制造行业业务包括自动化装配线、喷涂自动化线、焊接自动化线软硬件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包括自动化仓储及物流系统,半导体行业视觉检测自动化线,其他行业包括乳品的原料生乳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工程机械自动化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中标中煤科工太原研究院煤机装配线项目;太重叉车车架焊接线、装配线项目,与中煤科工、太重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项目合作关系。
乳业方面:公司为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打造的生乳进厂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作为乳业智能工厂的一部分,入选2024年第四次工业革命灯塔工厂,成为中国乳业首家获批的灯塔工厂,也是全球首家获批的液态奶工厂。
3、信息业务板块
信息业务板块包括智能工厂、智慧电厂建设所需要的工业互联网及其SaaS应用,工业软件、工业物联网、AI大模型应用等产品和服务。
工业软件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系统MOM、制造执行系统MES、物流自动化管控系统LES、设备管理系统EMS等系列产品,涵盖了制造、生产、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全厂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运营的透明化和数字化。公司还基于AI大模型对此类工业软件进行了迭代升级,升级后产品具备了统一设计规范和新功能扩展的标准,实现了产品开发集中管理,可减少出差时长,降低实施成本。报告期内,公司签约精工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MES项目及精工欧洲办事处MOM系统项目,此类海外项目已获得行业认可,不仅有助于精工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拓展,也为公司自身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发电领域,公司的工业软件专注火电厂的燃料智能管理系统和采制样AI智能分析管理平台。公司对燃料智能化产品进行体系迭代:开创性地提出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燃料价值优化”与“厂内+厂外一体化大平台”的产品核心理念,将动态数字煤场、配煤掺烧模型及可视化展示进行了全面优化。采制样AI智能分析管理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与传统自动化采制样解决方案,通过在各环节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实时捕捉人员操作行为、设备运行状态及样本流转数据,利用AI算法进行异常行为识别与风险预警,实现采制样全流程的智能化、透明化管理。公司牵头起草的《电厂碳排放核算燃煤计量系统》团体标准已发布,该标准旨在为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为发电企业提供精准的碳排放计量手段,助力企业的绿色化发展。
在AI大模型应用方面,公司为工业企业提供基于AI算法应用的数字化产品,该业务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包括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散料行业的称重计量检测、汽车行业的AI视觉检测、石油化工行业的危化品装卸车以及企业6S管理等。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汽车行业首个AI视觉检测项目“江淮汽车装配线AI质检项目”,该项目涵盖冲压件钻孔质量检测、仪表盘缺陷识别、车身外观标识漏贴识别、总装零部件装配工艺检测等4个核心质量检测场景,实现了AI视觉技术在汽车生产质量管控中的创新应用。
4、新设控股子公司开展新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海靖和实业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上海元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借助股东上海靖和在高精度微加工、小模数齿轮加工、微型零部件表面处理等领域的优势,以及赛摩智能在生产流程的信息化,制造装备智能化方面的优质资源,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行星滚柱丝杠、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和制造,能够有效替代智能工厂中电动夹爪等末端执行器,实现生产过程中更加精准的操作,使其在工业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与洛阳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洛阳赛摩科创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与驻洛科研院所就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自动化产品研发、军民融合技术转化等开展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合资公司成立后已按计划完成了组织架构的搭建,相关技术及业务已开展前期讨论对接。
(四)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公司继续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主要以公开招标方式获取订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方案设计,并通过客户确认后组织设计、生产、交付。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主要采用招投标式的采购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将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分类,供应商评定小组依据供应商资质、以前年度供货质量、供货的速度、运输便利程度等筛选供应商。
2、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根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采购,并组织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公司主要生产过程包括制定生产计划、机械加工、机体组装、仪器仪表组装、软件写入、整机集成调试(包括内置软件测试)、整机检验、产品入库等过程。
3、销售模式
根据行业发展及特性,公司主要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通过与客户协商或参与招投标的方式获取合同订单。
(五)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是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江苏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优秀服务商、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定企业;“赛摩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国制造业“双创”试点示范平台、行业级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长三角九城市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TOP100;公司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JITRI—赛摩智能联合创新中心”;赛摩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入选“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十大标杆平台”称号。
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产品高精度皮带秤的称重准确度达到了世界最高的0.2级,是世界上首家获得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颁发的0.2级(最高等级)证书的企业,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机器人全自动制样系统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工业优秀设计奖和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相关项目及产品多次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企业被授予部级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公司燃料智能化系统具备进场验收智能化、煤场数字化和掺烧智能化三大模块系统解决方案,在业界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市场,充分发挥资本整合优势形成的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三大业务,致力于数字化工厂整体建设、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建设、自动化产线建设、信息管控系统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与物联网应用等,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加快企业发展,促进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聚焦优势行业,细化过程管控,促进业绩增长
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散状物料(煤炭、矿石、化工原料、粮食等)等优势行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全流程应用提供称重、采样、检测、包装、物流的一体化综合智能解决方案。公司一方面拥有极具竞争力的系列化智能装备,包括高精度电子皮带秤、给煤机、给料机、采样设备、制样系统、机器人化验系统、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产品;另一方面,公司还可以为散状物料的全流程应用提供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本整合优势形成的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三大业务形成的特有技术生态,抓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迅速扩大的难得机遇,聚焦公司优势行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自动化解决方案,促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2、科技创新驱动
公司是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江苏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优秀服务商、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定企业。公司是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自动衡器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江苏省散料工程智能化工程中心,截至目前,先后起草国家标准累计1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拥有发明专利100项,实用新型专利158项,软件著作权289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产品证书49项。其中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著3项。
公司注重科技创新,致力于在细分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成为技术领导者,在发电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电子皮带秤智能诊断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对采集数据进行毫秒级在线运算分析,一旦监测到计量偏差超出预设阈值,系统将立即触发多级报警机制,精准定位故障点并实施偏差校准操作,实现了皮带秤计量精度的动态优化;公司对燃料智能化产品进行体系迭代:开创性地提出了“数据驱动的燃料价值优化”与“厂内+厂外一体化大平台”的产品核心理念,将动态数字煤场、配煤掺烧模型及可视化展示进行了全面优化;公司研发的采制样AI智能分析管理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与传统自动化采制样解决方案,通过在各环节部署智能终端设备,实时捕捉人员操作行为、设备运行状态及样本流转数据,利用AI算法进行异常行为识别与风险预警,实现采制样全流程的智能化、透明化管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内部协同优势
公司上市后在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扩张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公司全面拓展深化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现已汇聚形成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系列智能制造资源及自动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尖端人才。各子公司之间通过研发制度协同、研发技术协同以及研发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建立研发协同响应机制,实现公司内部资源和技术的互补,大大提高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具备了智能制造项目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全过程的资源以及高效的研发能力。
2、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江苏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优秀服务商、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定企业;“赛摩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国制造业“双创”试点示范平台、行业级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长三角九城市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TOP100;2023年公司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JITRI—赛摩智能联合创新中心”;赛摩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获得“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十大标杆平台”称号。公司的“Saimo赛摩”商标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赛摩电子皮带秤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的高精度皮带秤的称重准确度达到了世界最高的0.2级,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公司历经近30年在行业内的发展及产品推广,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及产品质量,公司品牌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在业界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与客户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这些老客户面临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的新需求,赛摩的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成为他们的首选,老客户将助力赛摩业绩快速增长。
3、人才优势
现有团队对经济运行、行业发展和企业管理具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较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和高效的执行能力,为公司带来了清晰的产业战略、精细化管理经验及丰富的行业资源,使公司得到全方位、系统化的提升。同时,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创始人及业务骨干大多为行业内的技术专家,公司内部的研究机构和工程中心聚集了智能制造相关的自动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人才;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成立“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将就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展开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有效保证公司成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4、创新能力优势
公司是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江苏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优秀服务商、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定企业。公司是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自动衡器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江苏省散料工程智能化工程中心。截至目前,先后起草国家标准累计1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拥有发明专利100项,实用新型专利158项,软件著作权289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产品证书49项。其中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著3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