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东湖高新(60013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7 16:32: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湖高新(60013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1、环保科技

    环保科技板块业务主体为光谷环保、泰欣环境与湖北科亮,主营①烟气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燃煤火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水泥、化工等行业烟气综合治理,②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③固废处置业务,④节能降碳四大业务领域,整体具备“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实施能力,可以为合作方提供一体化“环保管家”服务。

    (1)大气治理

    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烟气综合治理业务是为燃煤电厂提供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服务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由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脱硫岛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之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烟气治理BOOM、BOT、TOT、OM项目15个,覆盖火力发电厂脱硫、脱硝、除尘输灰等大气治理全流程,项目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陕西、新疆、山西、江苏、内蒙古等地,总装机容量1638万千瓦,投资规模30亿元,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选的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机组容量排名中位列前五。

    公司垃圾焚烧及非垃圾焚烧烟气处理业务依托于控股子公司泰欣环境,致力于为垃圾焚烧电厂及钢铁、水泥、冶炼、化工等工业生产提供烟气净化治理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范围包括以多种工艺或技术路线,为客户提供烟气净化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及环保设备销售、安装、调试。烟气净化治理是指采取脱硝、脱酸、除尘、除二噁英等工艺和措施,使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二噁英等污染物含量达到有关标准要求。该技术和工艺,可应用于垃圾焚烧厂、火电厂、钢铁厂、冶炼厂、造纸厂、水泥厂以及石灰窑、石油化工厂、危废处理等领域,客户群包括郑州公用、深圳能源、伟明环保、中冶设备总院、北科欧远、北京哈泰克等垃圾焚烧及火电、钢铁等非垃圾焚烧行业有影响的投资运营或烟气治理项目总承包商。

    (2)水务治理

    水务治理业务以“投资和技术驱动,建设和运营并重”为指导思想,提供水环境领域治理全方位解决方案。通过投资并购和投资新建、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运营、EPC+O,PC+O等方式,业务范围涵盖市政/工业污水处理、城镇自来水生产供应、模块化应急水质提升、综合水环境治理、智慧水务等。截至报告期末,运营湖北省内武汉、咸宁、随州、十堰、鄂州等区域,浙江、广东、河北、新疆等十余个供水及污水处理项目,并承接水务治理工程项目。

    (3)固废处置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市政污泥、医疗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电子垃圾等废弃物一体化处理的静脉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为公司新开辟的环保赛道。目前正在商业运营的为蕲春餐厨垃圾处理和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BOT项目,在建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广西河池东巴凤绿能环保发电项目,以及新中标的山西长治市西南部(长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4)节能降碳

    节能降碳业务目前涉及三大类别:一是依托旗下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成为双碳领域的服务管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双碳”咨询与规划、碳资产评估、双碳智慧平台、林业碳汇开发、碳金融等解决方案,打造降碳工程实施、数字化、资产化、金融化的全链条服务。

    二是依托旗下智慧能源专班,开展“智慧综合节能”、“供能供热”、“工业节能+微电网”、“零碳园区”四大智慧能源类业务。

    三是近年来,公司依托旗下光谷环保、泰欣环境等联合拓展,成功开辟工业领域节能业务。即在工业生产场景中,通过整合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能源系统优化等手段,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电力热力自主供应”的协同业务模式。主要业务模式包括:余热余压回收发电、契约式节能发电服务(EMC模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多能互补与能源梯级利用等。

    2、园区运营

    园区运营业务历经32年发展,通过构建“平台+运营+投资+生态”全产业链大运营模式,从“单一空间载体服务商”向“产业生态共同体”升级转变。从为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载体,到加速构建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全产业链基金规模,构建产业协同大生态。目前主要业务模式为:一是聚焦“智能制造”、“生命科技”、“新材料”三大产业方向,打造全生命周期空间载体,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涵盖孵化加速、研发办公、产业化升级的全类型产品服务;二是以全产业链模式提供轻资产服务,构建从“硬件投资”到“生态要素整合”新业态,通过要素齐备的专业服务突破空间供给,延伸至技术、人才、金融等全周期运营支持。三是通过产业基金,既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亦实现投资与园区生态的价值互哺。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环保科技

    (1)大气治理火电厂烟气治理特许经营业务:燃煤火电厂将脱硫、脱硝、除尘输灰、湿电大气治理业务以合同形式特许给公司,由公司承担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并达到合同规定烟气排放标准,获得特许运营服务费及产生副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动供锅炉超低排放改造BOT项目:由公司承担动供锅炉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并达到合同规定烟气排放标准,按锅炉产生的蒸汽量结算收入。

    垃圾焚烧、水泥、化工等行业烟气治理业务:以EP或EPC、EPC+O等方式为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方提供烟气治理系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咨询、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与售后或技术改造,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货物销售或劳务获取行业合理利润。

    (2)水务治理

    以BOT、TOT、ROT、股权投资并购、OM等模式承接地方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水务项目,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政府指定的机构收取污水处理费用、自来水费用,实现项目盈利;以EPC、PC、P等模式承接政府或其他机构水处理方面工程业务,获取工程收入及利润。

    (3)固废处置

    以PPP、BOT等模式承接地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固废项目,固废项目通过垃圾处理服务费及垃圾资源化收入实现项目盈利。其中垃圾处理服务费指为提供垃圾处理服务而获得的服务收入,垃圾资源化收入指通过相应的处理工艺对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后产生的收入(如垃圾焚烧发电上网售电的收入)。

    (4)节能降碳

    林业碳汇业务:为业主提供全流程的林业碳汇开发服务,与项目业主按照收益分成的模式进行合作。

    智慧能源业务:以EMC(合同能源管理)、EPC(工程总承包)和EC(能源托管)为核心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的全周期能源服务。依托EMC模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并分享收益,依托EPC承接能源项目的设计、建设和交付,依托EC模式对用能单位实施全周期能源系统托管运营,实现能效优化与降本增效。三大模式协同发力,主导大型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与长期运营,在工业节能、区域能源站、光伏+储能等领域实现高效盈利,同时拓展碳资产开发等增值收益,形成“投资-运营-增值”的闭环商业模式。

    工业领域EMC(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由公司提供包括项目设计、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等一整套节能服务,帮助客户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并从客户通过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

    2、园区运营

    主要通过产业园区物业的销售、持有物业对外租赁获得开发收益。通过为园区企业提供物业、法律、金融、会计、审计、人力、科技转化、出海咨询等服务,获取运营服务收益。通过面向政府及合作单位,提供产业规划、设计咨询、代建管理、招商服务等获取轻资产业务收益。通过旗下基金,围绕园区板块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优先选择入驻或即将入驻园区的优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取股权投资收益。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31.66%,营业成本7.78亿元,同比增长40.94%,实现毛利润2.90亿元,毛利率27.14%,同比减少4.80个百分点。

    2、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二)各板块经营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8万元。

    1、环保科技

    近年来公司以“稳存拓新”为指导思想,持续巩固传统气、水业务,壮大新兴固、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谋求通过收并购等手段加速延伸环保业务边界,谋划布局环保新赛道,持续培育增长点并深化技术护城河。

    (1)大气治理

    大气治理业务分为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烟气综合治理BOT业务以及垃圾焚烧发电、水泥、化工等行业烟气综合治理EP/EPC/PPP/BOT业务。

    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烟气治理业务以光谷环保为主体经营,拥有存量项目14个,非电烟气治理BOT项目1个,2025年1-6月均安全平稳达标运行,累计完成脱硫电量289.52亿度,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延展环保业务技术服务能力,前期旗下创新研究院承担湖北省重点研发项目“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VOCs—二氯甲烷开发白油吸收新型工艺的中试及放大设计研究”已完成验收并获评良好。报告期内,公司将此研发技术应用于上海化工研究院的有机废气回收设备项目并实现中标,成功进军新材料行业VOCs治理领域。

    2025年上半年泰欣环境攻坚拓展,垃圾焚烧及非垃圾焚烧烟气治理“签约+中标待签约”项目共20个,金额约4.7亿元,但执行中的项目上半年仅交付7个,确认营业收入4273万元,管理、销售、财务及研发费用仍在刚性发生,致上半年阶段性亏损。

    (2)水务治理

    水务治理业务致力打造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以“投资驱动,技术和运营并重”为指导思想,报告期内,运营污水/供水处理规模达27万吨/日,存量项目生产运营稳步推进,监利化工园项目顺利竣工,房县红塔项目等按进度在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市场拓展方面,报告期内成功中标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2.85亿元。

    (3)固废处置

    近年来,公司依托旗下光谷环保BOT项目运营经验和泰欣环境领先的技术优势协同发力、联合拓展,市场开拓成绩斐然。已中标的3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近9亿,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工程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报告期内,新中标山西长治市西南部(长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3.7563亿元,特许经营期限40年。上述项目整体建成后垃圾处理规模合计约为2000吨/日,为固废业务打下稳健基础。

    (4)节能降碳

    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公司积极响应“双碳”国策,依托旗下创新研究院,积极培育碳咨询、碳规划、碳资产管理、节能降碳领域等前后端技术能力,全力谋划自身项目碳资产开发,开拓工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为公司现有绿色低碳业务的开拓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撑。报告期内,节能降碳领域项目整体推进态势良好:

    一是节能降碳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依托内部园区应用场景+外部拓展方式,积极拓展智慧能源项目。2025年上半年已投运节能项目10个,开工建设项目7个,成功签订徐州美凯龙等3个项目合同,并完成2个零碳示范园区的建设方案。节能降碳技术创新实现突破,首发自主开发的“绿色低碳智控系统1.0”,赋能零碳园区/工厂等场景智慧化管理;在推进实施的某能源站项目中,完成热泵耦合控制升级,显著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联合产学研力量,攻关湿法脱硫智能控制与智慧环保岛技术,构建高效智能工业解决方案,为企业降碳目标提供强支撑。二是碳咨询业务实现全产业链贯通。报告期内,依托与华中科技大学开展“基于‘能源-经济-环境’耦合模型的园区零碳发展路径研究”项目,助力光谷环保成功中标安徽无为林业碳汇评估咨询项目,将依托项目的评估成果推动林业资源碳汇通过国家资源减排机制或者安徽省林业碳票机制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同时前期实施的乡村温室气体核算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安徽长丰县林业碳汇评估项目完成了评估报告,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后续将重点拓展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项目的核证减排量开发服务。

    三是工业节能领域取得新突破。光谷环保承接的国铭铸管EMC项目(总投资1.54亿元)成功并网发电,运行平稳,项目总装机容量34MW,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利用业主生产过程中的富余高炉煤气资源,大幅提高煤气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报告期内,中标并签约首钢水钢高质量发展焦系统结构调整项目(一期)干熄焦工程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由光谷环保投资建设1x110t/干熄焦装置及30mw发电系统,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运营期10年,开辟了干熄焦工业节能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

    2、园区运营

    2025年上半年,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公司主动调整园区战略布局与经营策略,从顶层设计切入,深挖内生动力,加速业务优化与转型升级。

    一是主动优化轻重资产配置开发结构,推动发展方式向服务增值型、创新驱动型转型。一是加速构建全生命周期轻资产运营体系。以全产业链模式落地宜昌、武汉2个轻资产项目;参与共建工信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成立武汉火炬中心运营有限公司,全面承接火炬中心功能定位,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旗下海创园项目,成功引入湖北光谷实验室,致力培育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报告期内荣获2025中国新质生产力优秀产业运营商,排名第一;旗下全资子公司武汉智园科技运营有限公司荣登“2025中国轻资产服务力优秀企业”榜全国第三,运营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二是重资产坚持“优中选优”投资开发策略。2025年上半年共有在建10个,在建面积约52.44万平方米,重点聚焦武汉、上海、长沙、合肥等核心城市的开发与去化,力争现金流快速回笼;同时通过“存货去化+资产盘活”专项政策及“一园一策”精细运营深挖存量效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公司新增销售面积6.58万方,签约落户企业139家,其中上市公司(含分支机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88家,占比63%。二是坚持精准价值投资,深化从“房东”向“股东”转型。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基金投资成果取得多维突破:继达梦数据成功上市后,禾元生物7月1日成功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成为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企业。新增3家企业取得新三板挂牌函件,持续夯实上市储备梯队。所投项目中,3家企业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TOP100,达梦数据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70%入选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以上入选各级“金种子”企业,技术实力与创新价值获得高度认可。

    3、数字科技

    2025年,公司数字科技板块,以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及应用为产业并购核心,加速团队建设与资源整合,坚持标的储备与渠道拓展并行,推进项目立项及尽调工作。联动高新数科产业投资与东湖投资基金孵化,打造“资本+技术+企业”共生体系,推动产业生态培育。

    4、战略规划

    展望未来,公司将抢抓发展机遇,以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运营商”为目标,以提升服务公司战略转型、服务业务协同发展、服务自身价值壮大、服务股东投资价值“四个服务”能力为使命,统筹推进“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品牌运营、资本运作、治理提升”六大工程,打造以园区为功能底座,以环保科技、智能制造为主导,以生物医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为培育方向的“1+2+3”产业体系,通过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有效利用全球资源,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久久为功、善谋善成,加快形成“一体两翼、适度多元、创新引领、全球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两年内战新产业营收、利润比重显著提升,对冲经济波动能力显著增强;五年内在高科技领域并购成效明显,打造创新要素集中、高端产业集聚、行业地位领先的科技型、创新型、引领型上市公司。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统领转型新格局。以“党建领航新征程、人才赋能固根基、文化铸魂树品牌”为三大支柱,深入推进党业融合,汇聚战略转型发展合力。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打通“政产学研用”全要素协同通道。加快做实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的联合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以科技创新合作加速专利获取;深化“创新研发-产业孵化-资本赋能”创新体系,联合江夏实验室、光谷实验室等加快形成成果转化项目筛选机制,加速科创成果转化;2025年下半年,计划组织光谷环保、泰欣环境等完成电力建设国家级协会科技进步奖申报;未来三年,计划新增省级或国家级协会科技奖项2-3项,新增创新平台或政府科技项目2-3项,加速提升公司科创影响力。

    三是加快传统产业创新,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生态优化的增值曲线。一是打通“创新研究院-东湖投资-科技园”业务协作链条,构筑“研融产”高效协同模式,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者、园区企业健康发展助力者、政府产业氛围营造者和中介机构高质量服务集成者”为目标定位,打造多方合作共赢的园区产业新生态。二是持续巩固链主企业地位,通过产业链横向、纵向延伸,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以EPC+O、BOT、TOT“投资+运营”为主的综合服务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研发、技术并购、智慧化升级加速推动转型,提升科技属性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赛道。索元数据科创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智慧水务加快研发打造爆款产品,科讯智园持续强化园区服务商的科技属性。同时,依托产业优势重组设计研究院,拓展专业产业咨询服务赛道;依托旗下智园科技、索元数据以及欧洲公司等,发挥广阔应用场景和企业资源优势,开辟高端服务咨询业务。

    四是升级品牌运营,筑牢战略发展根基。重点围绕“空间筑基”“产业育态”“绿色赋能”“全球链接”四个维度全面发力:一是依托科技园平台底座、智园科技"e+运营",构建“特色空间+全量场景”载体体系。二是联动高新数科科技投资、东湖投资产业孵化,打造“资本+技术+企业”共生体系。三是围绕智慧能源“零碳园区”建设,融合环保大气碳规划、泰欣环境碳资产运营经验,构建“绿色替代-系统治理-碳效提升”一体化能力,促进绿色产业增值。四是以旗下欧洲公司为枢纽,嫁接东湖投资跨境资本、高新数科国际合作渠道,搭建“国外引进+国内孵化”双向通道,推动国际合作互联。

    五是强化资本运作,推动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通过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环保科技、高新数科聚焦节能环保、工业自动化及高端装备制造及应用2大方向开展收并购,东湖投资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服务业3大产业开展创投。

    六是创新治理机制,激发转型动能。加快构建“人才+组织”“监督+容错”“研究+投后”“差异化考核”四大机制体系,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环保科技

    (1)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环保科技业务于2007年起步,已形成“气、水、固、碳”业务体系。其中,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业务是国内由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脱硫岛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垃圾焚烧发电烟气净化业务以旗下子公司泰欣环境为实施主体,泰欣环境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了300多家企业,提供了800多台/套环保装置系统,建造了多个体量大、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业绩,其STC品牌已成行业标杆,市场占有率稳居细分领域前列。

    (2)核心技术实力

    经过十余年发展,在大气治理、水务治理等各细分领域积累形成了成熟的核心技术,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大气治理领域,研发并具有“湿法脱硫后烟气余热利用及深度净化技术”“湿法烟气脱硫复合增效添加剂”“湿法烟气脱硫协同脱汞技术”等一系列国内一流的烟气治理核心技术,具有火电厂烟气治理系统集成、设计优化、项目建设管理和系统运行调试、运营维护管理的全流程能力;泰欣环境自主研发、设计和集成的炉内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及炉外低温催化还原脱硝(SCR)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以技术转让方式引进的日立造船湿法脱酸技术国内领先。环保水务在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水质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及新型构筑物设计等多个方面拥有授权专利,拥有贯穿“前期策划、技术设计、工程实施、调试运行、稳定商运”全生命周期项目实施能力,并在“建设与运营一体化、管网与污水处理一体化、供水与排水一体化、城乡村区域一体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3)业务协同

    公司环保业务范围广、商业模式多元、技术路径应用面宽,在业务拓展上可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近年来公司依托火力发电烟气治理BOT能力、泰欣环境垃圾焚烧烟气治理细分行业领先技术,将业务拓展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开辟固废处置领域赛道。在节能降碳领域,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绿色环保设施建设运营经验,高度契合国家大力发展的减污降碳协同的政策思路,拥有建筑、工业等多样化的落地场景。公司依托“大园区+大环保”协同资源优势,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着力构建低碳/零碳品牌体系,加速推进双碳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打造零碳园区智慧管理系统,整合碳排放监测核算、能源智能调控及场景化减碳解决方案等核心功能和技术,全面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2、园区运营

    (1)核心招商能力:拓展招商渠道,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招商网络体系,充分利用行业、高校、院士教授等资源,强化资源整合与拓展能力;创新招商策略,精准把握政策动向,主动对接政策资源,提升政策敏感度与运用效能;打造园区复合型、服务专业化、产业前瞻性的团队,推动形成“产业研究型”招商思维,从“聚集企业”转向“聚集生态”,从“提供空间”到“提供发展”转变。

    (2)核心运营能力:整合资源,努力塑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者、企业健康发展助力者、政府产业氛围营造者、高质量工业服务集成者”的品牌形象,重点强化资源整合能力,聚焦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四方资源,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在政府端助力产业落地与氛围营造,在高校端推动人才、科教、平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在企业端提供定制化服务,在中介端构建法律、金融、风投等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多层次服务架构,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增值服务。挖掘自身优势,在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园区在市场中的辨识度与吸引力。

    (3)核心投资能力: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资理念,牵头多家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科研平台携手组建园区孵化基金联盟,发挥“空间+资本+产业”的聚合优势,构建多元基金矩阵。以园区为支点,以资本为纽带,深度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湖高新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